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心理干预方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因强直性脊柱炎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共150例,随机选择其中75例采用延续护理心理干预(延续护理组),另外75例进行常规随访(常规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分析延续护理对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改善作用。结果:延续护理组和常规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06,P=0.760),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延续护理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72,-10.166,-17.302;P0.01),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302),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延续护理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55,-7.499,-9.172;P0.01)。结论:延续护理心理干预方式能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心理干预,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化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7.373,-14.357;P0.05);化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2,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后行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S)、Piper修订疲乏量表(PFS-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CPSS、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SS、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t=8.808,8.459,9.361;P0.01);两组干预后CPSS、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0,-8.662,-7.217;P0.01)。干预后,对照组PFS-R、PSQ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R、PSQ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9.436,9.971;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7.565,-8.808;P0.01)。结论:正念减压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对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整体性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整体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SDS、S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抑郁自评量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前SDS、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前SDS、SAS评分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9月因肺癌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前后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在入院时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采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6,-10.869;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56,P=0.630),术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7,-5.150;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其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7,2.161,2.603,2.503;P0.054)。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干预对稽留流产患者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因稽留流产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共150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支持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下降(P0.05),干预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61,P0.001),两组患者入院前的焦虑和抑郁人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740;χ~2=1.000,P=0.317),而出院时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无或轻度焦虑和抑郁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35,7.985;P0.01)。结论:心理支持干预有助于缓解稽留流产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生理应激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5),实验组患者行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检查后SDS评分、SAS评分、疼痛分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检查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3,14.66,14.87,7.85;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8.127,-2.3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后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2,P0.05),同时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7.624,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内镜检查中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患者的生理应激,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9,8.646,20.2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创伤性截瘫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截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分别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自杀评分量表(QSA)、Derogati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以了解认知疗法对创伤性截瘫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QS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S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3.273,3.706,2.644,3.861);SCL-90总评分低于对照组(t=-3.333);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4.136,16.392,11.015,10.205,19.647,15.337,13.092,16.903);SDS评分(t=-11.518)和SAS评分(t=-11.57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急诊科护士通过认知疗法干预创伤性截瘫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降低自杀意念,提高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春香  顾宇丹 《医学信息》2018,(14):180-182
目的 探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与患者心理状态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52.76±5.51)分、(53.40±5.35)分,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5.87±5.20)分、(46.49±5.34)分,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蒋薇 《医学信息》2018,(21):178-180
目的 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干预组患者行全程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患者SDS、HAD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的H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提高抑郁症病人心身康复质量。方法 对照组 44例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 6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两组病人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抑郁自评量表 ( SD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 NOSIE)评定。结果 观察组 SAS、SDS、NOSIE评分均明显显效 ,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与极显著性意义 ( P<0 .0 5 ,P<0 .0 1 )。结论 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立翠 《医学信息》2018,(1):165-166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遥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 年1 月~2017年3 月收治的98 例脑出血 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各49 例遥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分析护理效果遥结果护理前组间SDS 评分与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跃0.05),护理后优质组SDS评分与SAS 评分明显 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遥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遥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遥  相似文献   

15.
肖倩 《医学信息》2018,(20):180-182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血压、心率、SAS和SDS评分、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心率、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2%,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助音乐治疗对接受无抽搐电休克(MECT)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8例接受MEC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音乐治疗。结果 MECT治疗结束后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715和2.971,P均<0.01),两组患者对MECT治疗的依从性亦存在显著性差异(U=3.151,P<0.01)。结论辅助音乐治疗能明显改善接受MECT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进式电话随访在出院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MI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只进行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跟进式电话随访.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depression anxiety scale,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状况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跟进式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MI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儿科治疗过程中缓解家长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按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家长常规护理,观察组家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心理问题发生率及抑郁、焦虑心理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33%(χ2=45.748,P0.05);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5.590,14.58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15.545,P0.05)。结论:儿科治疗过程中缓解家长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阶段性心理干预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我科室诊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行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疼痛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前1d两组患者患者自评量表(SAS)评分较入院时升高,对照组评分高于研究组,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评分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7,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65,P0.05),手术后研究组止痛药使用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焦虑、疼痛负性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促进手术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