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日光性角化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70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结果 (1)在70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老年男性占据较大比例;(2)70例患者发病部位多在面部、颈部等经常暴露在日光下的部位;(3)临床诊断符合组织病理诊断的有34例,占48.67%,临床上的误诊疾病主要是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结论 总体来说,日光性角化病老年人好发,患病部位主要在一些长时间暴露在外的位置,疾病易误诊,要和脂溢性角化病相互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日光性角化病的认识。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的日光性角化病并发皮肤鳞状细胞癌11例的临床资料,复习文献资料。结果有10个以上日光性角化病损害的患者中,5年内发生鳞状细胞癌为14%,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日光性角化病损害为44%。日光性角化病发生于日光暴露部位,多发生于易晒伤不易晒黑的人群。结论日光性角化病易发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与皮肤对日光的易感性,长期的日光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Tenascin-C(Tn-C)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低水平表达,而在各种肿瘤中则有高表达。截至目前,还没有关于Tn-C各种亚型在鳞状细胞癌(SCC)和日光性角化病(AK)的早期皮损中m R NA表达和蛋白水平的研究。目的:评价皮肤鳞状细胞发育不良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Tn-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鳞状细胞癌(SCC)和日光性角化病(AK)的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皮损采取手术切除,于术后第2d开始ALA-PDT,每周1次,共3-7次,随访15-36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为完全反应(完全反应率100%),随访仅1例SCC患者复发(复发率5.26%),AK患者无复发。结论手术联合ALA-PDT治疗SCC和AK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日光性角化病(solar keratosis,SK)又称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或老年性角化病。主要受日光、紫外线、放射性热能以及沥青或煤及其提炼物诱发致本病。病损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耳廓、手背等。表现为表面粗糙,可见角化性鳞屑,揭去鳞屑,可见下方的基面红润,凹凸不平,呈乳头状。导致SK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长期照射皮肤,损伤了表皮细胞的DNA,受损DNA不能完全修复以致发生突变,从而影响皮肤自身的稳定性及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外用0.5%5-氟脲嘧啶(5-Fu)治疗日光性角化病(AK)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NGC和CBM,纳入所有0.5%5-Fu治疗AK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估和交叉核对,并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5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程1周、2周及4周临床疗效均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4周的临床疗效优于疗程1周及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皮肤刺激,随疗程的延长而增加,但多为轻中度,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 0.5%5-氟脲嘧啶治疗日光性角化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桥粒芯糖蛋白1和桥粒芯糖蛋白2在不同表皮肿瘤中表达的改变,探讨桥粒相关成分与表皮肿瘤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桥粒芯糖蛋白1(Dsg1)、桥粒芯糖蛋白2(Dsg2)在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Bowen病、日光角化病(AK)、角化棘皮瘤(KA)、脂溢性角化症(SK)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和桥粒芯糖蛋白2在正常皮肤表皮中显著表达()并广泛分布于表皮全层及毛囊、汗腺上皮;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组织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基底细胞癌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Bowen病、日光角化病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下调,但与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近核染色( )和完全消失(-)相比,其主要表达类型为胞膜灶状染色();在绝大多数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症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方式为强而连续的胞膜染色(),与正常皮肤表皮的表达非常相似。结论:桥粒芯糖蛋白1、2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而皮肤良性肿瘤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与正常表皮基本相同。提示皮肤恶性肿瘤中桥粒芯糖蛋白1、2的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远处转移有关,桥粒芯糖蛋白1、2可能对表皮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E-钙黏着蛋白在不同表皮肿瘤中表达的改变,探讨桥粒相关成分与表皮肿瘤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E-钙黏着蛋白(E—cad)在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Bowen病、日光角化病(AK)、角化棘皮瘤(KA)、脂溢性角化症(SK)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cad在正常皮肤表皮中显著表达(+++)并广泛分布于表皮全层及毛囊、汗腺上皮;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基底细胞癌中E—cad表达显著;Bowen病、日光角化病中E—cad表达下调,但与鳞状细胞癌的近核染色(+)和完全消失(-)相比,其主要表达类型为胞膜灶状染色(++);在绝大多数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症中E—cad表达方式为强而连续的胞膜染色(+++),与正常皮肤表皮的表达非常相似。结论:E—cad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直接相关,分化好的肿瘤细胞较分化差的肿瘤细胞表达强;良性肿瘤KA、SK的表达较癌前病变AK和原位癌Bowen病的表达强;AK和Bowen病的表达较SCC强;转移能力较差的BCC较转移能力强的SCC表达强,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皮肤恶性肿瘤中E—cad的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远处转移有关。E—cad可能对表皮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rotein-3,FOXP3)在正常人皮肤和不同表皮肿瘤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0例脂溢性角化、19例日光性角化、21例鲍恩病、13例鳞状细胞癌及13例正常人皮肤中FOXP3的表达。结果   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鲍恩病、鳞状细胞癌皮损中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皮肤(P<0.01);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鲍恩病、鳞状细胞癌间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光性角化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高于脂溢性角化(P<0.05);鲍恩病、鳞状细胞癌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日光性角化(P<0.05),而其在鲍恩病与鳞状细胞癌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淋巴细胞在表皮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在表皮肿瘤的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杨琳  肖燕标 《当代医学》2021,27(14):80-82
目的 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64例,包括鲍温病6例,疣状癌5例,日光性角化病5例,基底细胞癌22例,鳞状细胞癌18例,Paget病8例.所有患者均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鲍温病、疣状癌、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患、Paget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5.45%、88.89%、87.50%;随访6个月,鲍温病、疣状癌、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患、Paget病复发率分别为16.67%、20.00%、20.00%、13.63%、11.11%、1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包括皮损周边轻度糜烂、红斑、水肿、疼痛感,但症状较轻.结论 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在临床上以光动力疗法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不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受者常发生皮肤疣及日光性角化病,一大组病例报告发生率为90%。癌发生率也增多,突出的有淋巴瘤、宫颈癌和皮肤癌,皮肤癌中主要是鳞状细胞癌。 1975年1月~1988年5月英国牛津大学Churchill医院对598例病人行707次肾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β-catenin在角化性皮肤病和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β-catenin蛋白在10例脂溢性角化病(SK)、26例光线性角化病(AK)、17例Bowen病(BD)和35例初发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SK、AK、BD和SCC皮肤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肤组织(P<0.001)。β-catenin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表达在SK与AK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BD组(P<0.01)。BD组β-catenin表达缺失显著低于SCC组(P<0.05)。SCCⅠ级与Ⅱ、Ⅲ级相比,β-catenin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表达及表达缺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正常皮肤向角化性皮肤病和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进展过程中,细胞质和(或)细胞核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β-catenin在角化性皮肤病和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β-catenin蛋白在10例脂溢性角化病(SK)、26例光线性角化病(AK)、17例Bowen病(BD)和35例初发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SK、AK、BD和SCC皮肤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肤组织(P<0.001).β-catenin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表达在SK与AK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BD组(P<0.01).BD组β-catenin表达缺失显著低于SCC组(P<0.05).SCC Ⅰ级与Ⅱ、Ⅲ级相比,β-catenin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表达及表达缺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正常皮肤向角化性皮肤病和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进展过程中,细胞质和(或)细胞核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有局部破坏性的伴有基底细胞样分化的上皮瘤,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皮肤肿瘤。紫外线照射为主要原因之一,其诱导产生DNA损伤突变,导致相关皮肤病及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病机制中,Hedgehog(Hh)信号通路、RAS/MAPK的激活、Hippo信号通路的激活及其相关分子的表达至关重要。此外,紫外线照射所致日光性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与基底细胞癌均与慢性日光损伤、长时间紫外线辐射有关,均好发于中老年人曝光部位,推测与Smad7、CD163+、Ki-67等分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谢文  胡建兵  张平  韩敏杰  张进 《当代医学》2010,16(10):87-87
脂溢性角化病又名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表皮内良陛肿瘤。该病貌似简单,但由于其临床及病理类型较多,可与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日光角化病、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等相混淆,诊断中不时遇到困难,现报道1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邓建华 《海南医学》2001,12(5):38-38
日光性角化病是渔民常见的表皮肿瘤性疾病之一 ,我院从 1996年 10月至1999年 10月共收治渔民日光性角化病5 1例 ,现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1.1 年龄 :患者 5 1例均为渔民 ,男性 ,年龄最大为 71岁 ,最小 36岁 ,平均43.7岁 ,其中 36— 45岁 40例 (占 78.43% ) ,45— 71岁 11例 (占 2 1.5 7% )。1.2 病理类型 :5 1例均做病理活检证实为日光性角化病 ,其中肥厚型 30例 (占 5 9% ) ,萎缩型 15例 (占 2 9% ) ,扁平苔癣样型 4例 (占 8% ) ,鲍温氏病型 2例 (占 4% )。1.3 发生部位 :头面部 18例 ,上肢部 17例 ,肩背部 10例 ,前胸部 5例 ,下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国人日光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特点,为临床皮肤镜鉴别色素性皮损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皮肤镜诊断及病理确认为日光性角化病的病人的皮肤镜图像。结果:在表现有非色素性皮损的17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17例(100%)表现为“草莓样表面"模式,红斑背景下的伪网格状结构为74.5%,周边有白圈的白色毛囊为43.1%,靶形毛囊,草莓样的表面;红斑在非色素性日光性角化病中常见(82.4%)。在色素性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表现为毛囊口周围点状或球状结构为52.6%,“环形颗粒状"结构为31.5%,表现有褐色或黑色伪网格结构为36.8%。结论:皮肤镜可在结合临床病史基础上提高诊断日光性角化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高度增殖角化性皮损包括非肿瘤性、癌前性及肿瘤性等多种情况,本文旨在检测这些皮损中凋亡相关分子(p53和bcl-2)的表达模式。方法:运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分析66例患者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其中包括12例鳞状细胞癌(2例原位和侵袭性SCC)、11例光化性角化病(AK)、13例寻常型银屑病(PV)、8例寻常疣(VV)、6例慢性皮炎(CD)、5例脂溢性角化病(SK)、4例扁平苔癣(LP)、3例疣状表皮发育不全(EDV)、2例尖锐湿疣(CA)、2例慢性单纯性苔癣(LSC),10例对照样本来自正常人皮肤。结果:与正常皮肤(0.70±0.26)比较,在非肿瘤性皮损(0.76±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33ING1基因表达与日光性角化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哈医大二院及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科2004~2009年收治的35例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的p33ING1表达情况。结果:日光性角化病p33I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9%(15/35),明显低于正常组的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99,P〈0.05)。结论:p33ING1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中的表达下降,提示p33ING1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的发生、进展中有重要意义,并有可能成为其肿瘤检测蛋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紫外线照射SKH-1小鼠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 探讨紫外线诱发皮肤SCC发生及AK向SCC转化过程中DNA-PKcs-m TORC2/Akt信号转导通路的DNA-PKcs活化水平。方法 将43只SKH-l无毛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 (33只) 和对照组 (10只) 。实验组采用SUV-1000日光模拟器模拟日光照射SKH-1无毛鼠,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第12、18、24、28周分别处死小鼠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28周取同一只小鼠背部不同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收集成人日光性角化病 (AK) 、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 、正常避光部位 (NNS) 、正常曝光部位 (NES) 皮肤组织各5例, 进行后续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12周后实验组部分小鼠背部皮肤增厚, 皮棘隆起;17周开始实验组小鼠背部皮肤陆续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照射28周后成瘤率达100%;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DNA-PKcs和p-DNA-PKcs (T2609) 均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 小鼠表皮组织中DNA-PKcs表达含量增加, 统计学分析有差异 (P<0.05) , 而p-DNA-PKcs (T2609) 无差异 (P>0.05) 。人表皮组织中DNA-PKcs和p-DNA-PKcs (T2609) 表达含量均增加且有统计学分析差异 (P<0.05) 。结论 成功制备小鼠AK模型和SCC模型;明确了紫外线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 可诱发DNA损伤及修复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