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亮色与烟灰色系搭配显一动一静的美好 被菲董“一战成名”的礼帽也再度被演绎,当然更加有时装性,鲜艳的配色让人过目不忘。与服装本身的烟灰色系的对比色差十分有看头,仿若一动一静的美好,既有沉静之美又有跳跃之感,反光墨镜也是不能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的服装生产消费大国,服装展会的数量也相对较多。既然现如今服装产业已步入品牌化时代,那么我们的服装展会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打出品牌化这张牌,锐意突围“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这个夏天是属于世界杯足球赛的,属于球迷的。敏锐的服装商家们自然也不甘落后,早早打起了世界杯的算盘。只可惜这个算盘不是谁想打就能打的,于是就有不少服装企业想起了踢“擦边球”,真可谓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自今年以来,国产品牌中的“有毒”服装屡屡被曝光,下架乃至销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问题”服装中,甚至有不少还是以绿色环保为宣传理念的,这一现象,多少有些讽刺意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广东虎门镇素有中国女装名镇之称,在它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座商业大厦可谓功不可没,那就是虎门人耳熟能详的“富民时装城”,但凡来到虎门浏览这里服装风采的人们都这样形容它:“不来富民时装城,就等于没来虎门”。  相似文献   

6.
张声明  钱蔚芬 《印染》2005,31(15):52-52
太平洋西岸,以中国为重心的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和供应基地。面对后配额时代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亚洲众多的纺织服装供应国都在积极进行调整,以提高其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期望在“蛋糕”分配中占有尽可能多的份额。亚洲纺织呈现出崭新的竞争格局,中国也因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压力。中国在亚洲的竞争对手既有传统的纺织服装强国,又有新兴的纺织服装出口国。  相似文献   

7.
顾韵芬  陆鑫 《纺织导报》2003,(2):30-33,29
探讨了“比例法”推放服装工业样板中的关键理论问题;对“比例法”推放服装工业系列样板的原理、坐标系选择、部位档差的计算和推板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对服装工业化生产和服装CAD软件的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业专家说.服装假日消费中.春节黄金周最有机会、“五一”黄金周最有潜力、“十一“黄金周最有市场。2004春节期间.各地商家纷纷推出了不同的促销方式来赢取更多的消费者。那么.北京的各大商场采取了何种促销方法?销售情况怎样?很多服装厂商都非常重视“五一”,“十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但春节前中国人也有购新衣的习惯,作为商家来说.他们对服装厂商有何建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京城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商场——西单赛特、国贸商城、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岛大厦晨曦百货、飘亮购物中心、新世界商场、城乡华懋商厦和甘家口大厦;同时,我们还刊登了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信息部提供的春节期间上海各商场服装销售的具体情况;采访了北京西单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秉安。  相似文献   

9.
又到炎炎夏日!服装院校毕业生的作品展示,此时进行得也是如火如荼,大有“欲与气温试比高”之势。  相似文献   

10.
电影与时尚,这两个文化圈不断地互相渗透与融合,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是世界电影的盛会,也是精品服装的盛会。台上,奥斯卡最佳服装奖告诉我们影片的成败与服装的密切联系;台下,明星们身着出自著名设计师之手的服装,进行着魅力与品位的无声较量。精彩的服装已被公认为是保证影片“叫好”又“叫座”的重要因素,近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最佳服装奖总是同属一主便是其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服装正在为影片加码。  相似文献   

11.
"巾巾"有味     
一袭丝巾,不但衬托出女性的秀美,而且把她们独有的气质“点亮”。如今,男士围巾也成了服装设计师们灵感进发的新宠,而且更强调其装饰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衣》2013,(11):52-53
自2012年首届“中国服装年度人物”评选开始,“中国服装年度人物”已踏上寻找中国服装业众多行业榜样人物的征程。去年的获奖者里,有默默无闻的缝纫工,有从不出错的仓库调度员,也有推陈出新的企业经理,十位年度人物的事迹,为行业留下了满满的感动,当他们走上舞台时,全行业为之振动,那样的场景、感人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3.
袁枚的《随园食单》,曾载有一道菜的烧法,此菜名“云林鹅”,为元代大画家倪云林所发明。此菜的烧法是这样:“整鹅一只,洗净后,用盐三钱擦其腹内,塞葱一帚,填实其中,外将蜜拌酒通身满涂之;锅中一大碗酒、一大碗水蒸之;用竹箸架之,不使鹅身近水。灶内用山茅二束,缓缓烧尽为度,俟锅盖冷后,揭开锅盖,将鹅翻身,仍将锅盖封好蒸之;再用茅柴一束,烧尽为度。柴俟其自尽,不可挑拨……每茅柴一束,重一斤八两。”瞧,这“云林鹅”对“茅柴”的要求,以及茅柴的燃烧方式、方法是多么严格所以饮食行业有句俗话:“三分技术七分火。”…  相似文献   

14.
王翔 《江苏纺织》2005,(5):10-11
今年,国际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如期实施,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步人后配额时代。配额体制的结束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生产、营销能力得以释放,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但是,近期欧美等国政府和纺织服装行业出于种种目的,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采取了“特保”、“反倾销”等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纺织服装大省,江苏的服装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夏慧敏 《丝绸》2003,(7):48-49
通过对“二部式形式”服装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遭遇的论述,分析了形成中外服装造型观和审美观的根源,揭示出“二部式形式”在中外服装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影视巨星成龙进军服装领域,要将JC Collection系列服装通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服装本身的内涵品质打入国际,成为国际名牌;而成龙的同盟者则是香港和东南亚服装领域的知名人士。众多“大腕”汇聚在一起.究竟要做出怎样的“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7.
钟涛 《辽宁丝绸》2004,(2):4-5,16
我国加入WTO以后,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弱化,“绿色壁垒”正在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对于如何冲破“绿色壁垒”,扩大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外交作用、立法作用及开展国际绿色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开发并运用“绿色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灵 《西部皮革》2023,(6):84-86+96
服装文化中的女性视角是指从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去设身处地,并为之设计服装。它不仅女性具有,部分男性也具有。文章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梳理出拉萨当代中青年女性服饰纹样,主要有传统风格、混搭风格和流行风格三种。其中,混搭风格呈现出“传统”与“时尚”杂糅的特征。研究还发现服饰文化中的纹样有“纹”和“样”的分离。“纹”,包括肌理、材质与面料;“样”通常指图案。  相似文献   

19.
持着专卖店的“羊头”,却搀杂了其它品牌的服装在内,甚至卖着杂牌子的“狗肉”打着某品牌专卖店的旗号,却被该品牌的生产厂家举报投诉;将采购来的有牌子,没牌子的衣服,改头换面成自己店名的所谓“品牌”……眼下这种玩“猫腻儿”的专卖店,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20.
《北京服装纺织》2006,(8):61-61
当北京提出建设“时装之都”已经第3个年头之时,我们的服装企业却异口同声的喊出:政府对于服装企业的支持力度太小,服装企业发展面临重重政策障碍。北京何时能够让服装产业大行其道地搞发展,何时才能够让北京真正成为“时装之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