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美容性纹身和染发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同一名风湿免疫科医师门诊接诊的592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其美容性纹身或染发的相关情况与病史,分析美容性纹身和染发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关系。结果592例女性患者中有77例接受美容性纹身,平均纹身时间(13.5±7.5)年;121例染发,平均染发时间(7.1±5.8)年。比较美容性纹身与没有美容性纹身者、染发与未染发者患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1%US.66.4%,73.6% vs.65.2%,均P〉0.05)。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与非结缔组织病患者比较,接受美容性纹身或染发比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3.6% vs.11.7%,22.5%傩.16.3%,均P〉0.05)。结论尽管美容性纹身和染发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生率高于未接受美容性纹身和染发者,且女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接受美容性纹身和染发的比例高于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需进行更加严格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以进一步证实美容性纹身和染发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抗核抗体阳性结缔组织病(CTD)发病的风险.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440例CTD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40名健康的患者家属或朋友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面对面的交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染发信息(包括染发时间、染发频率、染发次数及与染发相关的过敏).记录病例组的现病史,包括疾病的诊断、病程、初发症状、各脏器受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CTD发病无明确因果关系[比值比(OR)=1.282,95%可信区间(CI)0.966~1.700,P=0.085 ];单独分析病例组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SLE发病亦无明确因果关系(OR=1.092,95%CIO.795~1.500,P=0.587).结论 使用永久性染发剂无诱发抗核抗体阳性CTD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许多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定期染发,从而再现了青春,光彩照人。然而,英国最新研究发现,染发后遇雾霾可加倍致癌。英国《每日邮报》最近报道,化学染料专家大卫·刘易斯教授发表在权威科学杂志《材料》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理发店使用的染发产品,还是超市出售的染发剂,都含有一种有害化学物质仲胺。仲胺易与环氧、醛和酸性气体等反应,可作为染料固定剂,稳定染料的附着效果。但它能渗透到皮肤和头发中,并停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且与烟草、烟雾或空气中的  相似文献   

4.
衰老与癌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癌症是一与衰老有关的疾病 ,其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绝大多数患者的年龄在 6 5岁以上 ,美国癌症患者的中位年龄是 70岁〔1〕。全球人口正趋于老龄化 ,临床医生应了解年龄对癌症发生、生长、扩散及治疗的影响 ,以便更好地认识癌症本质 ,为癌症患者 ,尤其是高龄癌症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一、肿瘤学与老年医学的交叉问题  衰老生物学与癌症生物学存在许多相似而又不同的明显特征 ,癌症与衰老的分子学机制有相互重叠及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每个细胞都有一系列生命反应 ,包括分裂、分化及死亡 ,这些反应可随环境改变而变化 ,任何环节…  相似文献   

5.
第69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有一场"癌症与糖尿病"的专题报告,3位演讲者分别从流行病学、胰岛素抵抗与癌症的关系、降糖药治疗与癌症的关系三方面进行了报告.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和癌症存在多种共同的影响因素,动脉高压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抗肿瘤治疗常导致动脉高压。抗高血压药物与癌症的关系仍不明确,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对癌症发生、复发、癌症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有负面影响,也可能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该文对降压药物和癌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他汀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调脂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他汀的多效性使人们不得不关注其降脂以外的其他作用,他汀对癌症的影响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大多证据认为他汀对癌症的发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也有不少研究认为他汀与癌症发病率的升高有一定关联。故他汀能否影响癌症的发病目前尚无定论,仍需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阐明他汀与癌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癌症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估计2007年有144万新病例发生,并有56万人死于癌症.预计癌症不久将取代心脏病成为头号死因.考虑到癌症与年龄有关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未来数十年中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将大大增加.在搜寻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时,人们的注意力日益集中于胰岛素样牛长因子(IGFs,包括IGF-I)的作用.IGFs是与胰岛素结构相似、能刺激生长的多肽,对各种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与癌症狼狈为奸 糖尿病和癌症之间有一定的病理生理联系。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正常人偏低,因此患某些癌症的几率相对高一些,但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罹患癌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满头白发使人显得衰老,一头乌黑的头发使老年人从外形上显得年轻,也有助于老年人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但我们在皮肤科门诊常常遇到一些老年人在染发后数小时或几天后出现头皮发痒、红肿、水疱、糜烂,这就是发生了染发皮炎,  相似文献   

11.
癌症的支持治疗在癌症患者的抗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但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癌症患者常见的辅助支持治疗包括输血治疗、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孕酮和中心静脉导管.明确支持治疗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有利于癌症患者防治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美国防癌协会消息,1998年美国确证为癌症者120余万人,死亡56万,肺癌是癌症中的头号杀手,白人男性肺癌日减少,女性增多,因女性抽烟的人增多。报告指出患前列腺癌者有三万七千人、女性乳癌者有四万三千人、患肠癌者超过五万六千人、患胰腺癌者约二万九千人,致癌因子中饮食对癌症有影响。每日吃五种以上蔬菜与水果者,癌症发病率低。肥胖与胆囊癌、乳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近亲癌症家族史与患癌危险性的相关性已被肯定与证实,研究表明,癌症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对癌的发生有协同作用。我们收治了一例肺癌患者,发现与近亲癌症家族史有密切关系,这种肿瘤家族性聚集现象为研究癌发生的遗传背景提供了有意义的佐证。 1 病例报告 先证者杨××,男,56岁,右锁骨上肿块(3×3cm)1月余,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性低分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不一定对癌症了解细致,但是几乎都是闻“癌”色变,甚至对癌症患者都要敬而远之。事实上,只要能运用现代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建立以合理饮食为基础的良好生活方式,许多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癌症的发生固然有遗传、基因等内因作祟,但90%以上是外部环境导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40%的癌症患者与饮食习惯、食物构成、食物加工、烹饪方法等因素有关。有大约30%的癌症与生活习惯,特别是吸烟、喝酒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和个体的体质有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癌症相关性抑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癌症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与癌症疼痛、化疗和肿瘤本身等因素有关。癌症相关性抑郁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死亡和转归均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临床识别和治疗为临床医生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就癌症相关性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母亲爱美,虽得了糖尿病,也经常让我帮,陀把她的白发染黑。在衣着上也十分注意搭配。当女儿的看见母亲开心心里也乐呵,只是不知道母亲那么大年纪经常染发对身体有影响吗?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李女士在寄给编辑部的信里这样求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配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癌症恶病质的疗效。方法:用康莱特注射液配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癌症恶病质31 例,并与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癌症恶病质34 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用Karuafsky 计分制统计> 50 分病例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体重增加,血清白蛋白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厌食、疼痛、癌热等症状缓解率> 54.8% 。结论:康莱特注射液配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癌症恶病质疗效满意,不失为治疗癌症恶病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我隐瞒、自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146例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采用自我隐瞒量表(SCS)与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评。结果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我隐瞒得分为(26.76±8.71)分,自尊得分为(29.22±4.7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的影响因素有居住状况、化疗时期;自尊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癌症分期。结论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存在一定的自我隐瞒与低自尊,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人员应了解其自我隐瞒与自尊状况,从不同视角进行干预来提高患者的自尊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癌症所致非转移性神经疾病又称“副肿瘤综合征”或癌对神经系统的“远隔作用”。有关报道甚多,而癌性非转移性神经肌综合征(carcinoma of non-metastatic neuromuscular syndrome,CNNS)则最为常见和引人注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癌症非转移作用影响神经系统,其中50%病例的症状是在癌症确诊前出现。早在1888年,Oppenheim首先报道了癌症与神经肌肉异常有一定关系。1948年Denny-Brown报告2例癌症的远隔作用而致不能行走,并有严重感觉缺失。1958年以后Brain等把伴有癌症的神经综合征称为“神经肌病”。近年来神经生理和神经病理学研究将凡因癌症的“远隔作用”所引起的周围神经  相似文献   

20.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癌症科学研究所发现Leol基因表达的增加会影响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直接有牵连的其他基因,提高癌症的发病率。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科学家Chng Wee Joo副教授发现抑制Leol和Leol下游信号通路,可提供一个新的途径针对性治疗A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