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高辉  王彬 《轧钢》2022,39(1):30-36
针对某厂冷轧卷取带钢咬入阶段常出现起套、断带等卷取失败问题,建立了卷取机带头咬入阶段的二维动力学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并提出了描述带钢咬入阶段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即带钢卷取半圈时张紧为卷筒和带钢的临界速度差。采用该指标,定量研究了带钢厚度、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带头翘曲高度、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材料参数等因素对临界卷取速度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厚度是影响卷取速度差控制的重要因素,带钢厚度越小,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越大、带钢翘曲高度越大,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其他因素如带钢翘曲长度、摩擦因数、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的材料参数对速度差的影响较小。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对该厂卷取机卷筒的初始速度进行了优化,生产表明带钢卷取初始阶段起套现象明显减少,并且能够迅速建立稳定张力,保证了卷取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连退机组快冷段内部运行带钢的振动缺陷问题,充分考虑到连退机组快冷段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分析了快冷段带钢振动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分段离散法,将带钢均匀离散化为微小单元,通过对单元与单元间连接部分作弹簧振子处理的手段,研究了单元间的作用力及其向振幅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连退机组快冷段带钢振动预报模型,实现了带钢振幅大小的函数表达及带钢振动的定量预报。随后,定量分析了带钢加速度、风机转速、风箱与带钢之间的距离、张力等因素对带钢振动的影响规律,带钢加速度、风机转速、风箱与带钢间距和带钢的振幅呈正相关,而张力和带钢的振幅呈负相关。该模型被推广应用到某1420连退机组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海生 《轧钢》2018,35(4):87-89
连退炉生产0.5mm厚以下带钢时,炉内带钢跑偏除考虑来料板形、炉辊辊形及粗糙度、炉内带钢张力等因素外,加热段带钢升温速率也不可忽视。原因是炉子热容量大,热惯性大,温度检测和控制存在固有的滞后性,带钢升温速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升温速率过快,使加热段带钢出现微瓢曲,在低张力控制下,带钢出现跑偏。通过采用较为精准的带钢温度PID调节器输出限幅控制方案,提高带钢温度控制精度,降低带钢升温速率,明显改善了薄规格带钢炉内跑偏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全液压地下卷取机在胀径阶段热轧带钢层间的应力和卷筒压力的分布规律,在考虑带钢不同厚度、不同卷取层数和摩擦影响的前提下,推导了热轧带钢在胀径前,卷筒压力的递推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带钢层数的增加,带钢的法向应力有增大的趋势;随着带钢厚度的增加,带钢的拉应力有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卷筒的胀径过程和提高带钢的卷取质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宽带钢热轧机组的设计中,卷取机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保证所卷成的带钢卷侧边整齐,卷得紧,以及整个机组的产量和成材率哪卷取机的设计参数带钢卷单位宽度的重量(公斤/毫米)是宽带钢轧机及其卷取机设计的最重要参数。它床定带钢卷重量、外径、带钢长度以及板坯尺寸和  相似文献   

6.
平整是带钢生产过程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不同的平整工艺对带钢的性能影响重大。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扫描电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平整工艺的冷轧带钢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显微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干、湿平整工艺下带钢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差异,通过测量不同平整方式下冷轧带钢的极化曲线,比较干、湿平整后带钢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湿平整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复制率,带钢的表面质量和耐蚀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张鹏杰  刘志恒  关淑巧 《轧钢》2007,37(3):90-92
针对某厂DP钢生产过程中退火炉快冷段常出现炉内带钢划伤和瓢曲缺陷的问题,通过生产试验和理论分析,认为带钢张力低,绷紧程度不足,带钢垂直长度方向有可供抖动产生的带钢余量;风机开口度大,气流对带钢冲击激烈,以及稳定辊的位置精度、涂层状态、转速精度是造成带钢划伤缺陷的主要原因;钢种过渡时带钢升温温度不同,使炉辊凸度增加是带钢产生瓢曲缺陷的主要原因。据此,对工艺、设备、管理制度等进行了优化,有效解决了退火过程中快冷段经常出现的划伤和瓢曲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鹏杰  刘志恒  关淑巧 《轧钢》2020,37(3):90-92
针对某厂DP钢生产过程中退火炉快冷段常出现炉内带钢划伤和瓢曲缺陷的问题,通过生产试验和理论分析,认为带钢张力低,绷紧程度不足,带钢垂直长度方向有可供抖动产生的带钢余量;风机开口度大,气流对带钢冲击激烈,以及稳定辊的位置精度、涂层状态、转速精度是造成带钢划伤缺陷的主要原因;钢种过渡时带钢升温温度不同,使炉辊凸度增加是带钢产生瓢曲缺陷的主要原因。据此,对工艺、设备、管理制度等进行了优化,有效解决了退火过程中快冷段经常出现的划伤和瓢曲问题。  相似文献   

9.
冷轧带钢卷的内部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是影响卷取过程板形缺陷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冷轧带钢卷的内部应力,本文把带钢卷径向弹性模量作变量处理,考虑了带钢卷的各向异性,以每层带钢的厚度中心为基准,根据弹性力学轴对称理论,列出带钢的层间径向位移和应力的方程式,从而计算出带钢卷内部应力。同时研究了带钢厚度、卷取初始张力对带钢卷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并采用定性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热连轧带钢终轧温度变化规律,给出了带钢轧制过程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了轧制速度、工作辊材质、带钢材质和工作辊温度对变形温升、接触温降和摩擦温升的影响,从而得到带钢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为建立高精度热连轧带钢温度控制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机械油、绝缘油、柴油机油、汽轮机油、汽缸油等各种废油制作羟基酸的方法及其作为型(芯)砂粘结剂的应用。该粘结剂制作简单,成本低,能够代替其它粘结剂如热芯盒树脂、植物油等用于铸件生产,并可实现废物利用。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材料在高酸值原油中的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非洲某高酸值原油、脱盐原油、原油馏分油、常压渣油、脱酸原油、减粘渣油及减粘渣油馏分油的实验室腐蚀模拟试验,以及对试验试样的表面形态、表面成分的观察和分析,研究了碳钢、渗铝钢、Cr5Mo及不锈钢在高酸值原油中的腐蚀规律,对影响腐蚀速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对炼制此类原油的设备选材及确定防腐蚀方案具有广泛的参考意义,某装置根据这一研究结果选材,节省投资数千万元.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低黏度0W-16机油的减摩性能。方法 选取3种减摩剂MoDTC、GMO和油酸酰胺,分别按一定比例加入到0W-16基础油中,获得单剂油样,并选取2种0W-16全配方机油(A-1油和A-2油),利用SRV-IV试验机测试润滑油样的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油料元素光谱分析仪分析机油油样结构,并利用3D光学表面轮廓仪表征缸套块磨痕形貌。结果 对于单剂油样,0W-16基础油分别加入MoDTC、GMO和油酸酰胺后,平均摩擦系数由0.198分别减小到0.088~0.116、0.167~0.178和0.179~0.194,缸套块磨痕平均深度由3.59 mm分别减小到0.44~0.52 mm、2.11~2.24 mm和3.19~3.44 mm。对于0W-16全配方机油,在摩擦润滑试验低温区,A-1油比A-2油摩擦系数低,随着温度升高,A-1油和A-2油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减小;摩擦润滑试验后,A-1油和A-2油的缸套块磨痕平均深度分别为0.13 mm和0.18 mm。在极压试验中,A-1油和A-2油的极压值分别为1500 N和900 N。结论 在0W-16基础油中分别加入3种减摩剂后,MoDTC的减摩和抗磨作用最好,油酸酰胺的减摩和抗磨作用最差。对于0W-16全配方机油,在摩擦润滑试验低温区,A-1油中的无灰减摩剂和MoDTC产生协同作用,表现出更低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升高,A-1油和A-2油中的ZDDP与MoDTC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在极压试验中,A-1油中的ZDDP与其他添加剂产生协同作用,表现出更大的极压值。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油品节能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淬火油在使用中会发生老化。淬火油老化实质上是油在使用中发生氧化,其机制是自由基链的产生、扩展、支化和终结。相关的试验研究表明,淬火油老化的判据是总酸值达到1.0~1.5 mgKOH/g。老化后淬火油的冷却性能将发生如下变化:蒸气膜阶段缩短,最大冷速增大,冷却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冷却性能恶化。使用加氢基础油和复合抗氧化剂能有效提高淬火油的抗氧化性能。为提高淬火油的抗老化性能,在使用淬火油时,应注意如下事项:使油处于循环状态,及时过滤,防止进水,不要部分换油,尽量降低使用温度,减少污染等。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滑靴副弹流润滑机制,对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动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建立滑靴副油膜的离散化模型,通过求解滑靴副油膜雷诺方程,获得油膜压力分布;考虑滑靴副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分布与滑靴动力学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求解滑靴动力学方程组获得油膜厚度变化率,更新滑靴副油膜动态压力分布和油膜厚度。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滑靴副油膜动态压力分布和厚度变化规律,揭示滑靴副油膜动态特性。研究结果为提高滑靴副油膜承载能力和降低柱塞泵功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输油管线是原油运输的重要通道,随着石油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于输油管线的运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原油的特殊性质,使得输油管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腐蚀,引起输油管线的运行风险,一旦造成原油泄露的安全事故,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针对输油管线的腐蚀问题,需要在明确腐蚀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维护输油...  相似文献   

17.
油田作业中,地下开采的石油、天然气具有较高腐蚀性。油气运输环节中极易发生油气管线腐蚀问题。结合油田油气集输的工业特点,必须采取一定防护措施,降低油气集输管线的腐蚀问题。从而有效避免油气集输环节发生油气泄露的状况,有效提高油田油气技术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气相防锈油,主要由25号变压器油和油溶性气相缓蚀剂以及其它助剂组成,确定了其组成比例和生产工艺。试验表明,该气相防锈油对多种金属具有优良的接触和气相防锈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等接触或不接触部位的长期防锈。  相似文献   

19.
钱敏 《机床与液压》2017,45(8):108-110
由于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导致困油现象产生,直接影响齿轮泵的使用寿命和运行中的稳定性。简要概述了齿轮泵产生困油现象的主要原因,综述了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主要方法,并通过Pro/E对其困油容积进行了虚拟测量,得出泵内齿轮啮合运转时困油容积的体积变化。合理地解决齿轮泵困油容积的体积变化就能消除困油现象。基于此种解决途径,提出一种双齿轮非同步运转方法,以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  相似文献   

20.
汪洁云 《钢管》2000,29(2):44-46
简述了油管的工作条件及我国产需情况 ,指出了国产油管存在的质量问题 ,介绍了国内外油管生产技术的进展 ,提出了加快我国油管发展速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