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的互联网协议是IPv4,其地址为32位编码,可提供的IP地址大约为40多亿个.而且由美国掌握绝对控制权,目前使用率接近70%,预计2005年左右将全部分配完成,全球将面临严重的IP地址枯竭的危机.由于lP地址的极度匮乏.被迫大量使用转换地址.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本身的效益及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前使用的IP协议,其学名为IPv4,地址长度32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IP地址日益枯竭,从而催生了下一代IP协议IPv6。IPv6地址长度是128位,可有效解决IP地址短缺和网络安全等问题。近几年推出的操作系统,基本都支持IPv4和IPv6。  相似文献   

3.
乔治 《电子与电脑》2004,(11):72-73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在IPv4的发展中处于后进的状态,在国际上发言权不多,导致在IP地址的供需上严重失衡.截止2002年8月,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大约2502万个IP地址,B类地址仅有数百个,A类地址一个都没有(数据来源:来自ARIN和APNIC--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APNIC(亚洲/大洋州);ARIN(北美/南美)).特别是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城域网建设,使得国内网络运营商深切地感到IP地址不足产生的严重制约作用,IP地址的缺乏已经成为中国的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发展的"永远的疼".  相似文献   

4.
张诚 《数字通信》2011,(1):14-15
新华网旧金山2月3日电全球互联网IP地址相关管理组织3日说,现有的互联网IP地址已于当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互联网未来发展将系于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  相似文献   

5.
为了避免IP地址枯竭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以IPv6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世界各国都出台了IPv6发展战略,我国也出台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目标.作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加速向更加通用开放的IP技术过渡转型.由于IP地址资源不足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广电网络的业务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此外,面临三网融合的激烈竞争,广电网络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IP地址资源不足,以及IP网络安全性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广电网络IPv6迁移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三种主流的过渡技术,梳理出广电网络演进的各个阶段,提出了广电网络实现平滑迁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子商情》2007,(3):63-63
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时期的IP地址申请问题。参会专家们指出:目前全球IP地址资源呈现严重供不应求的不平衡局面,一方面互联网发展需求大量的IP地址。另一方面IPv4地址即将耗尽,而IPv6的大规模启用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7.
白帆 《信息通信》2012,(1):86-87
英特网传统IP地址资源的枯竭,是英特网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IPv6(互联网通信协定第6版)早在1998年12月被IETF(互联网工作小组)通过公布互联网标准规范的方式定义出台。IPv6提供了足够多的非传统IP地址资源,但是在彻底替换传统IPv4(互联网通信协定第4版)地址之前,涉及大量网络和应用软件改造。本文从运营商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趋于平滑的,对传统应用软件无需改造的技术方案,作为IPv6演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其地址为32位编码,可提供的IP地址大约为40多亿个.已经分配了70%,预计2005年将全部分配完毕。而且由美国掌握绝对控制权,美国一个大学拥有的IP地址就几乎等于全中国的IP地址,中国的公众网被迫大量地使用转换地址,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本身的效益及安全。IPv6的地址是128位编码,能产生2^128个IP地址,  相似文献   

9.
IPv4恐慌     
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就业危机甚至生存危机。还有一种危机近年来屡次被提及,那便是IP地址危机。有人带来坏消息,IPv4地址正在被迅速消耗,或有可能在2012年就耗尽,而APNIC则认为,时间是2011年。这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在这个将互联网当空气的时代,没有了IP地址上网,简直是要命。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在IPv4的发展中处于后进的状态,在国际上发言权不多,导致在IP地址的供需上严重失衡。截止2002年8月,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大约2502万个IP地址,B类地址仅有数百个,A类地址一个都没有(数据来源:来自ARIN和APNIC——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APNIC(亚洲/大洋州);ARIN(北美/南美))。特别是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城域网建设,使得国内网络运营商深切地感到IP地址不足产生的严重制约作用,IP地址的缺乏已经成为中国的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发展的“永远的疼”。  相似文献   

11.
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IPv4的许多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IP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和主干路由表不断增长的问题.据调查,我国上网人数突破5千万,居世界第二位.按照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IPv4地址将在2005至2010年间分配完毕.为了彻底解决目前IPv4遇到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Internet工程组(IETF)的IPng工作组(IPng Working Group)提出了修改IP协议的建议.新的建议是IP的第6个版本,因此也称为IPv6.它弥补了IPv4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作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全球信息产业迎来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必将对IP地址产生前所未有的需求。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基石的IPv4,在面临地址资源枯竭的困境的背景下,显然已无法为地球上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分配一个IP地址——而这又恰恰是物联网实现的关键。事实上,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发展,必将加速IP地址的消耗,同时加速IPv6的商用化进程。那么,面对正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IPv6将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而服务于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呢?  相似文献   

13.
一 域名系统(DNS)概述 1.域名与域名构成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用域名在互联网上用来寻找网站.相当于主机的门牌号码,是互联网上的重要标识。计算机采用的是数字寻址机制,每一台主机都对应一个IP地址,每一个IP地址由一连串的数字组成,如202.123.101.1。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用域名来代替这些数字来寻找主机,如yoursite.com。  相似文献   

14.
促进IPv6的发展,关键在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和统一规划。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进行统一的规划,给予产业链各方明确的IPv6演进时间表。互联网及其业务的爆发性增长,使IP地址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相关预测表明,三网融合的发展将会有5亿部电视终端进行网络双向化改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大概10倍于现有固网的IP地址;物联网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IP地址。而IPv4地址于2011年2月3日IANA(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将最后的几个A类地址分配到各  相似文献   

15.
目前,C N N 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分配联盟所分配的IP地址量已经超过1个A类地址,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然而,与此对应的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地址的申请形势依然堪忧,对此专家建议,可以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思路,通过几家大的单位如CN NIC归口,采用“团购”的方式,集中向A 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IPv6地址,优化国内IPv6地址资源配置,增强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的竞争力。我国IPv6申请依旧落后,网络基础资源竞争不容乐观IP地址是互联网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构成了整个互联网的基础。中国…  相似文献   

16.
《电信技术》2004,(4):J021-J02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IP地址资源非常紧张.而下一代语音、数据、视频融合的通信网络对安全、质量和移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下一代网络过程中,IPv6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未来的网络是基于IP的,而目前IP网络的基本协议是IPv4。IPv4在地址空间、端到  相似文献   

17.
移动IPv6与移动IPv4的技术优势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翔鸥 《移动通信》2005,29(8):25-27
IPv4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终端设备的移动性,所以连网设备移动时需要从互联网上断开,而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连接时,还需要重新配置系统的新的IP地址、正确的子网掩码和新的默认路由器(网关)才能继续通信。为了支持互联网上的移动设备,IETF推出了移动IP 的标准来使用户保留不变的永久IP地址,而不管他们是否连接在网上。移动IP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Pv4的移动IPv4, 一种是基于IPv6的移动IPv6。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持续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如IP地址耗尽、网络安全、QoS、移动特性等.IPv6技术的提出能解决互联网的上述问题.IPv6最突出的优势是大大地扩大了地址空间,恢复了原来因地址受限而失去的端到端连接功能,为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通过在网络中部署和实施IPV6会给网络带来许多优势.移动网络采用IPv6技术组网后,可以有效地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保证一些实时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IP协议是互联网体系的重要基石,未来5年,移动互联网的IP地址需求量将达到10亿个,物联网的IP地址需求量约为100亿个,而目前所采用的IPv4协议总数只有约43亿个,并且即将分配殆尽.因此,布局地址空间广阔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已经成为全球下一阶段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此背景下,2017年3月9日,“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在北京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对IPv6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何宝宏 《通信世界》2008,(42):I0012-I0012
IP地址与自治系统号、域名等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IPv4地址是现行互联网网络节点位置的基本标识,长度是32bit,其地址空间的最大容量是43亿个左右,是目前公众互联网和专有的企业网信息进行路由和转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