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侯月线云台山隧道系地层段瓦斯隧道施工的爆破安全技术,对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施工,施工与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我国首例安全通过174m煤系地层段的皮施工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新寨隧道地质勘测得到的煤系地层煤与瓦斯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对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借鉴国内外揭煤施工的各种方法,设计了综合揭煤措施,对高瓦斯隧道煤系地层进行安全施工。可为类似条件下揭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寨隧道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及揭煤施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新寨隧道地质勘测得到的煤系地层煤与瓦斯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对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借鉴国内外揭煤施工的各种方法,设计了综合揭煤措施,对高瓦斯隧道煤系地层进行安全施工。可为类似条件下揭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台山瓦斯隧道揭煤爆破及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侯月线云台山瓦斯隧道平导第一次揭煤爆破设计的主要爆破参数以及实施的安全技术措施,据此顺利安全地完成了平导与主洞的22次揭煤,为类似情况下的瓦斯隧道施工提供了揭煤以及瓦斯管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侯月线云台山瓦斯隧道平导第一次揭煤爆破设计的主要爆破参数以及实施的安全技术措施,据此顺利安全地完成了平导与主洞的22次揭煤,为类似情况下的瓦斯隧道施工提供了揭煤以及瓦斯管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成功地拆除了一座30吨水塔的实践经验,论述了水塔爆破拆除爆破参数的设计原则、起爆网路以及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建隧道从既有铁路隧道上方穿过,形成空间立体交叉隧道,两隧道最小净距为1.365m.新建隧道在距交叉点10m以外采用方案一爆破施工,10133以内采用方案二爆破施工,同时对既有铁路隧道衬砌进行了振速监测,以期指导新建隧道的爆破施工.研究表明,这两种不同的爆破方案,有效地减弱了新建隧道爆破振动对既有铁路隧道的影响,在满足既有铁路隧道衬砌安全的情况下,新建隧道最终安全通过小净距段,且没有影响工期;同时,研究发现,径向振动速度最大,且频率较低,属易破坏方向.  相似文献   

8.
肖家坡隧道在非煤系地段施工中出现了瓦斯(CH4)、乙烷(C2H6)等有害气体.针对这一地质情况及时地调整了通风方案并采取了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主要介绍了这一地段的施工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情况及其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施工过程中逸出易燃气体的季家坡隧道内各预设监测断面测点进行有害气体成分及浓度监测,并凿超前孔进行孔口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检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已经开挖隧道沿程空气瓦斯浓度(体积分数,下同)为0.1%~0.2%,属于安全作业区.而在掘进掌子面,尽管隧道正常通风,其上部区域瓦斯浓度仍为4.6%~5%,属于高风险作业区;隧道前方地层是高浓度、低压力的瓦斯赋存.提出了加强通风、施工全过程安全监测、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在环境复杂情况下,爆破法的设计、计算及应用切割控制爆破法拆除建筑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永城煤电集团公司陈四楼煤矿三个炮采工作面的具体情况 ,对炮采工作面提高块碳率的微差爆破技术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 ,确定了软煤体、片帮和破碎顶板条件下合理的爆破参数 .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 ,块碳率提高了 6%~ 1 0 %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院爆炸硐室的设计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理论分析、调查研究以及借鉴我院原圆堡形爆炸塔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院的爆炸硐室,其中采取了多项独特的设计技术。该爆炸硐室建成后,其性能测试及几年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这些独特的设计技术是成功的,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透气煤层预裂瓦斯运移数值模拟及抽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问题,利用数值模拟软件RFPA^2D—Flow再现了采取煤层深孔爆破预裂后,瓦斯在煤层及爆生裂隙中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预裂圈内煤和岩石的孔隙率大大提高,煤层透气性显著增加,但当裂隙圈之间不相交时,瓦斯同样很难在完整的低透气性煤体中运移,因此只有当抽采瓦斯钻孔处在裂隙圈中才能高效抽采瓦斯。现场试验证实,低透气性煤层预裂后,有效导通裂隙增加,布置在裂隙圈内抽采瓦斯钻孔可以获得高效抽采瓦斯效果,从而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隧道爆破对邻近结构的振动影响,提高隧道爆破质量,基于数值模拟和非线性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提出邻近既有建(构)筑物隧道爆破方案评价及优化的新方法。借助Midas/GTS NX软件将爆破方案的等效爆破时程荷载作用于隧道的开挖轮廓并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结合建(构)筑物爆破振动安全判据对模拟监测点的振动影响进行评价和振动控制参数优化;运用非线性FAHP对满足振速控制标准的爆破参数进行合理性综合评价,并对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指标参数进行优化;根据符合各阶段合理性判据的爆破参数确定爆破方案。在工程应用中,经该方法优化后的方案较原方案单段最大药量减少了25%,测点峰值振速(PPV)降低了41.2%;方案实施后,现场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衰减趋势和峰值大小基本一致,且爆破效果符合光面爆破的相关技术要求,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各阶段评定判据设立的合理性及方案评价和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的动态响应与抗爆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超近距离爆破会对已有隧道造成不利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基于爆破动力分析和加权双剪强度准则,提出了邻近爆破安全评估和爆破方案优选方法.由于隧道的形状、岩性及其初始应力状态的不同,结构不同部位的动态响应有较大的差别,应分别评价其危险性.借助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的动力分析,不仅可以得到隧道的动态响应历程和频谱特征,而且为动静应力场联合分析和安全性判断提供了依据.工程实例应用表明,根据上述理论和分析方法所制定的控制爆破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依托某大跨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通过监测隧道下台阶爆破过程中围岩振动响应,对比分析了掌子面前后方围岩的振速和频谱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围岩级别的掌子面前后方围岩爆破振速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掌子面前方围岩振速VZ>VX>VY,掌子面后方围岩振速VX>VY>VZ;掌子面前方Z向振速显著大于后方,而后方X、Y向振速显著大于前方,前后方振动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爆源与测点的空间距离、传播介质及边界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由于掌子面后方已开挖隧洞空气层的减振效应,导致爆破地震波在后方传播过程中发生绕射和折射,使得后方围岩的合成振速要显著小于前方且衰减更加迅速,后方围岩的振动主频要显著低于掌子面前方,且后方频谱带宽窄于前方。拟合得到不同围岩级别的掌子面前后方围岩振速预测公式,并提出考虑空气减振系数的围岩爆破振速预测公式。根据隧道掌子面与下穿的既有管线的前后位置关系,分别运用前后方围岩爆破振速预测公式计算出前后方安全药量,实现了隧道穿越管线前后全过程的精准爆破振动控制,同时又极大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坚硬顶板型冲击矿压灾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针对兖州矿区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的冲击矿压问题,分析了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根据现场条件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采用顶板爆破解除冲击矿压危险的技术措施,并确定了爆破参数.采用矿用钻孔窥视仪并配合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对爆破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通过顶板爆破措施可以破坏工作面上方坚硬厚层砂岩顶板的完整性,提前释放顶板聚集的弹性能,减弱和消除了工作面的冲击矿压危险,胜,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现场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具有坚硬顶板型冲击矿压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光面爆破的成缝机理,结合南梁隧道工程阐述分析了光面爆破参数计算公式和有关参考值以及炮眼布置的方法,提出了确保光面爆破质量的相关技术措施,并对其光面爆破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软岩巷道掘进过程中爆破对围岩产生损伤,采用合理的控制爆破参数和施工技术,能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降低成本,并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邢东煤矿副井井筒利用F A型永久井架进行了凿井 .井筒施工结束后 ,为施工永久锁口 ,采用了快速、安全的控制爆破法拆除了临时锁口 ,并制订了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使永久井壁不受损伤 ,确保了周围一切建筑物及设施的安全 .通过精心组织、合理施工 ,仅用 2 6 7d就完成了永久锁口的施工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