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医学专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村输送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社区定向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笔者以为,所谓社区定向教育,不仅应该包括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而且更重要的是定向培养。前者国家在制定招生、分配计划时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但要真正使他们成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关键在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农村是他们的用武之地,在那里可以施展才华。为此,我校为三年制专科生制定了一种新型社区医学教育方案,自1992年开…  相似文献   

2.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我校十多年来医学专科教育进行社区定向医学教育改革,实行面向社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模式,为进一步实行全科医学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以预防为先导,以社区定向为基础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在我国现阶段对于实现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加快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这一目标具有现实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区定向医学教育(Community ori-ented Medical education,简称COME),即针对某一区域或地域而实施的一种医学教育,在当前的医学教育改革试点中,一般的含义是指为广大基层、农村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其主要特点是,以社区为定向的课程设置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制度。本文将通过我校在陕西两地区开展社区定向医学教育中,利用视听手段组织教学的体会,说明视听教育在社区定向医学教育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衡阳医学院为解决我省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短缺,自1989年以来,从省内边远地区、农村招收定向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已4年,共391人。自招生以来,对该专业学生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为了搞好定向生的培养,真正为农村、基层不断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大专层次的卫生人才。我们于1992年12月对已毕业的定向专科  相似文献   

5.
董平  吕兆丰  王晓燕  彭迎春  高清  汉业旭  王玉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092-1093,1096
全面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医学教育也应面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通过重构医学教育模式,以政策保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原则的实现,加强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才能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推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浅析研究生招生中的“假定向”现象廖启靖定向招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这种形式扩大了优秀在职研究生的生源,加强了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协作,减轻了研究生分配的压力。自1987年以来,国家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分配研究生这种形...  相似文献   

7.
日前,浙江省卫生厅、教育厅、人事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定向培养能胜任农村社区全科医生岗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临床医学专科层次的实用卫生人才。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由各地卫生局统一调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服务期不少于五年。去欠发达地区或海岛乡镇及以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安康山区农村大专层次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在陕西省卫生厅的支持下,1986年西安医科大学与安康地区行署协商决定采取“三结合”的联合办学形式,在安康地区卫校举办西安医科大学校外安康医专班。自1986年4月签定联合办学合同以来,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原则。现已招生3届,1986年招生20名,1987年39名,1988年40名,共招生99名。1989年7月首批毕业20名医学专科生,平均安康地区每个山区县可分配2名。联合办学以来,已经过3年医专教学实践,西安医科大学对我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了实  相似文献   

9.
周烁  贾国葆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655-657,666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而农村社区医生人数少、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农村基层社区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作者以浙江省为例,在研究分析定向培养农村基层社区医生的试点工作的政策实施情况及定向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认为要使定向医学生真正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途径包括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建立退出和转入机制、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农村基层严重缺乏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医疗卫生专业队伍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渠道不畅,人才流失严重。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面向京郊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长效机制和积极筹建高水准、巩固的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基地是在短时期内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