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3.
陈国光 《给水排水》2020,46(8):11-14
介绍了上海加强管网水质管理情况,多年来水厂出厂水平均浊度0.08NTU,管网水平均浊度保持0.11NTU,仅增加0.03NTU,采取管网补氯等措施降低出厂水余氯,使管网余氯更稳定平均,改善供水口感。开展管网综合指标检测,科学评价管网水质,确保管网水质。对上海二次供水改造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通水调试及水源切换,研究水厂进水水质波动和对出水水质影响的问题,以宏畔水厂及其供水区域为研究对象,收集3个月的运行数据,分析了水源切换前后宏畔水厂水源、出厂水、管网水水质及水厂制水成本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千岛湖水源水质稳定,浊度在1~2 N T U,耗氧量、氨氮等多项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Ⅰ类;与切换前相比,水厂运行中絮凝剂单耗可以降低约62%,消毒剂(次氯酸钠)单耗可以降低约33%;管网水质切换为千岛湖水后,拉森指数显著降低,且未出现黄水现象;管网水质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曲江水厂生产废水回用后出厂水的浊度、氨氮、CODMn、铝和丙烯酰胺单体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了生产废水回用对该厂现有水处理工艺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水处理工艺下,生产废水回用对水厂出水浊度、氨氮、铝和CODMn影响较小,均能满足水质标准要求;脱水间泥水分离尾水取消回用转而排入市政排水管网之后,出厂水中丙烯酰胺单体含量达标。  相似文献   

6.
蔡宝柱  殷慧民 《吉林水利》2010,(6):18-19,23
墨玉县东片区农村饮水安全改建工程供水水源洪水期含沙量大,水质问题主要为浊度超标。经论证后,该工程设计采取源水进入水厂后先进行二级沉淀,然后由净水设备过滤,经消毒后进入清水池加压送至用户管网。根据工程措施和设备处理,使供水水源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而解决了项目区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的水质是一个综合工程。供水行业的水质监测重点将由水厂水质监测向管网水质监测转移。管网水质监测会引起进一步的重视。上海城市供水行业率先设立了管线管理水质检测部门 ,为供水全过程的水质提高采取了积极的组织机制。管线管理水质检测将开展有效的技术措施 ,首先对城市管网的水质情况进行普查 ,了解不同管材、不同年代管道、不同建筑物构建方式对水质的影响。水质检测部门还将在管线上安装在线浊度仪和余氯仪 ,掌握出厂水与管网水水质的动态变化 ,全过程地监控供水水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将重视管网水质的监测@杨琦…  相似文献   

8.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市新建的配套水厂将投产运行。针对南水北调通水后配套水厂和现有水厂并网运行条件,提出了配套水厂的3个运行方案,并通过管网水力模型对配套水厂并网运行工况进行模拟分析,给出了配套水厂最优的并网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供水管网水质影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乡镇供水管网水质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经验,对影响供水管网水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加强水源的综合治理、严格水厂水质管理与控制、更新改造供水管网、优化管网运行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配水管网中水质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安全输配是饮用水水质保障的关键。在对中国南方 S 市配水管网水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余氯、浊度、铁、三卤甲烷、卤乙酸、AOC 等主要水质指标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发现余氯沿管线逐渐降低,浊度和铁基本沿管线逐渐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管道属性、温度及水力条件等;三卤甲烷在管网中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卤乙酸则在管网中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余氯浓度、水质条件、温度条件及水力条件等;供水系统中 AOC 以 AOC-P17为主要组分,沿供水系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浓度、组成以及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1.
龙天渝  杜坤  程超  邰明明 《给水排水》2012,38(7):103-106
针对地震多发地区供水管网系统因地震导致供水管网的局部破损引起的突发性水质污染,提出一种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的方法。在定义污染物最短传输时间矩阵与监测矩阵的基础上,构建以各管段因地震受损的概率为权系数、以监测点监测到水质变化所需的总体最短时间为主体的目标函数,在给定的允许监测时间下,通过求解目标函数得出监测点的数量与设定位置。以绵阳市某地区(汶川地震波及地区)供水管网系统为例,运用遗传算法对水质监测点的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何维华 《给水排水》2012,38(2):100-104
目前管网管理部门对管网内部运行状况了解粗犷,分析甚少,导致管网中问题积累、故障频繁、水质难以改善、管理被动。提出供水单位管网管理部门应设立调度机构,统管管网的运行管理,对主要管道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安全、节能、改善水质的目的。详细介绍了调控管理的步骤、针对不同性质管段的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市城市管网水质研究表明:上海市供水管网水质基本稳定,现有管网对管网水质影响不大,全市屋顶水箱水质与管网水质基本没有差别,但需进一步改善水箱密封性能及水箱材质,同时有关部门应立法加强对屋顶水箱管理。居民住宅或街坊目前使用的镀锌钢管需尽快有计划地进行改造;要进一步明确二次供水职责,提高管网水质的稳定性。科学合理的管网设计也是提高水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为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水系,水系内存在多个相互连通的环路,水动力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局部的污染蓄积。为了掌握水系在外江潮汐影响条件下水动力水质变化规律,采用DELFT SOBEK软件对水闸联合调度条件下的中心沟规划水系进行了水动力水质数值模拟,获得了非稳态浓度推移过程和水体半交换周期等指标,为水系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测试,建立了生长环作用下的实际管网水质数学模型,在水力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求解与分组校核,实现了天津市给水管网水质动态模拟,模拟参数包括水龄、余氯和三卤甲烷。针对管网中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实现了水质路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建立供水管网的试验模型,便于研究实际供水管网中的水力、水质问题。根据管流的变态水力模拟相似理论,建立了供水管网原型和试验模型主要参数间的关系,提出了构建供水管网试验模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对某一供水管网进行了变态水力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和原型的管道流量、流速、单位水头损失及水头损失的相对误差及其平均值均小于或等于0.01,且关联度均大于0.90,属一级精确等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英国Info Works WS模型软件对杭州市主城区的供水管网进行建模,阐述了供水管网建模的三大要素:模型网络、需水量图表和控制的建立,及建模后的调试运行情况,对目前供水管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模型的改进及数据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供水管网DMA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供水管网规划阶段引入DMA(District Meter Area)理念,根据自然条件并结合管网布局情况,探讨管网分区原则;在给水管网建模基础上对DMA规划方案进行评估。通过模拟计算,本规划方案能满足该区域供水安全要求;通过费用分析,在规划、设计前期实施DMA技术,可有效节省建设成本。避免在现状管网中实施分区造成的不便,为提升供水管网规划及设计水平,提高供水企业管网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polycentric governance systems, actors interact in different venues, such as forums which foster cross-sectoral interaction. This analysis centres on water forums in Switzerland and on actors with multiple forum memberships, creating interactions throughout the entire forum network. Findings show that the central actors in the entire water forum network are predominantly from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ector, even though member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are most numerous. Despite an emphasis on the bottom-up and self-organizing character of polycentric governance systems in the literature, this analysis shows tha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ctors still play a crucial role as network managers and brokers.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RBF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承载能力与评价指标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综合评价的难点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值。本文利用径向基网络RBF函数逼近、模式识别和分类能力强以及学习速度快等特点,将其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内蒙古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为例,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归一化预处理,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标准等级间随机内插构造足够数量的训练样本、检测样本及其目标输出,确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等级界限,取得了良好的评价结果,对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精度与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