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测定仙茅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仙茅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6个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13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4种。结论: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可以提供仙茅不同沸点挥发物的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并与其他方法比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再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水蒸气蒸馏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分别准确鉴定出77、67、59、66个成分,四种方法共准确鉴定出92个成分。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与索氏提取法所得挥发性成分相似性较高,但水蒸气蒸馏法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基本可以涵盖艾叶全部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GC/MS分析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顶空取样,用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SD)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固相微萃取法30min可萃取出20个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提取6h可萃取出2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结论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麻黄中挥发物的提取分析,更简单、快速、灵敏和无溶剂,可以作为中药麻黄的质量评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水蒸气蒸馏提取荆芥穗挥发油和荆芥穗药材顶空气体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方法 采用HP-5MS气相色谱柱(30.0m×250 μm×0.25μm),MS检测器分析2种提取方法 的挥发性成分.结果 2种提取方法 在成分和其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顶空分析药材挥发性成分方法 简便,稳定性好,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三种方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常压水蒸气蒸馏(NPSD)、减压水蒸气蒸馏(VDS)和超临界CO2萃取(SFE-CO2)法所提取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在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以SFE-CO2法提取效率高,提取成分较完全,为提取当归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 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收率较水蒸气蒸馏法高,提取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42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分离出152种成分,两种提取方法 得到的挥发油中有20种成分不同,且藁苯内酯和丁烯基酜内酯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川芎挥发油较水蒸气蒸馏法更方便,但水蒸气法能提取更多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大果木姜子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苗药大果木姜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是否可以用叶代替果实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大果木姜子叶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测定了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两种方法提取所得的挥发油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挥发油得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法的1·6倍,且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挥发油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温度低,低挥发性成分萃取完全,是提取苗药大果木姜子叶挥发油的理想方法,并且其主要成分为桉油精,与以果实入药的主要成分相同,为叶代替果实入药,扩大该苗药的药用部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桐花蕾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提取海桐花蕾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并用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了67种和41种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十一烷、壬烷、α-荜澄茄油烯等的含量增加;同时提取出了水蒸气蒸馏法不能蒸馏出来的一些成分,如:α-胡椒烯、α-金合欢烯、β-月桂烯、马鞭草烯等。结论: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枸杞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以及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枸杞子挥发油,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得到45种,有机溶剂萃取得到47种,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得到51种,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4.43%、91.66%和95.14%。结论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技术具有用量少、快速、简便、能耗低的优点,有利于枸杞子中挥发油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黔产野生姜味草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6种成分并确认了其中15种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5.21%。结论黔产野生姜味草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香叶醛和橙花醛及其醇和酯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水蒸气蒸馏(HD)与微波辅助提取(MAHD)天胡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提取天胡荽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 - 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微波辅助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43种和39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94.88%和93.63%.结论 两种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相对含量上有较大差别,微波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种类较多,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的提取方法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成分测定其含量.结果:超临界提取刺人参挥发性成分效率高,与水蒸气蒸馏提取出的挥发性成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八角茴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全果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成分。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共得到42个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6.18%。索氏提取法得到35个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7.66%。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有15个相同化学成分,其中(茴香脑)的含量分别为索氏提取66.1%、水蒸气法63.6%。  相似文献   

14.
七叶莲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七叶莲嫩枝及鲜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七叶莲枝叶挥发油,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42种成分并确认了其中16种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2.80%.结论 七叶莲枝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包括β-榄香烯(24.20%)、β-桉叶烯(24.00%)、α-蛇床烯(12.46%)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眼斑芫菁的挥发油性成分,确定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眼斑芫菁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眼斑芫菁中共检出6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40种物质结构得以鉴定,以酸类物质含量最多。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E)-9-十八碳烯酸(9.69%)、硬脂酸(5.01%)、1,13-十四碳(3.00%)、亚油酸(1.69%)等。结论眼斑芫菁中含有大量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很好的对其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对其化学成分采用GC-MS分析。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分别鉴定出18种和24种化学组分。其中8种为相同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如β-月桂烯、D-柠檬烯、1-碘代-十六烷等。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黄连木嫩叶挥发油成分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主要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效果相当,综合考虑需要组分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对其化学成分采用GC-MS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分别鉴定出18种和24种化学组分.其中8种为相同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如β-月桂烯、D-柠檬烯、1-碘代-十六烷等.结论 两种方法提取的黄连木嫩叶挥发油成分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主要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效果相当,综合考虑需要组分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粉碎前后连翘药材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连翘挥发油中检出33个组分,鉴定出粉碎组23个成分,未粉碎组28个成分。结论:GC-MS对连翘挥发油成分定性分析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山东地产连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3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取的3种产地泽泻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顶空萃取(HS)、水蒸气蒸馏提取(SD)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3种方法分别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对泽泻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HSGCMS法分析鉴别出17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δElemene(δ榄香烯)、βElemene(β榄香烯)、Betacaryophyllene(β石竹烯);SDGCMS法分析鉴别出14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Palmitic acid(棕榈酸)、Caryophyllene oxide(氧化石竹烯)、δElemene(δ榄香烯);SFECO2GCMS法分析鉴别出7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nHexadecanoic acid(棕榈酸)、Alloaromadedrene(别香树烯)、Ethyl linoleate(亚油酸乙酯)。结论?不同提取方法不同产地的泽泻药材挥发性成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HS和SD法均较适宜用于泽泻挥发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车轴草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方法,分析检测了白车轴草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23种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