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中,“松下”公司名列前矛,“松下”公司的成功,得之于松下幸之助的经营谋略。 (一)巧打名人牌。为各国要人、名人青睐最多的是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法国的总理、新西兰总统、前苏联的部长会议副主席等不少权势人物、显赫人物都曾应邀而去过“松下”。每年,“松下”都要邀请世界上有影响的外国人士参观公司的所属工厂,被邀请的人数一年达3000人之多。这些被邀请的参观人员回国后,都有意无意地在各  相似文献   

2.
名人和凡人就是不一样。凡人受了委屈,软弱些的只是闷闷不乐一阵子,泼辣点的无非跳出来骂街解气。名人则不然,不把它理论得一清二楚誓不甘休,岂容对方含含糊糊地蒙混过关?若自个儿扳不倒对手,也会雄赳赳地走上法庭,跟冤家将官司打到底,誓死捍卫自己的“名誉权”。是呀,“名誉”被贬了,“名人”也会跟着掉价的。  相似文献   

3.
早在1992年5月间,北京各大报纸纷纷登出“中国即将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合法席位”的消息、述评、展望、名人谈等等文章之后,“关贸”学习班风靡全国,企业纷纷制定应变战  相似文献   

4.
有位名人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聪明反被聪明误 又一个名人倒掉了,那是何阳。 何阳在宁夏被捕使人们看清了名噪一时的“点子大王”的真正面目,曾以“点遍中国”为“己任”的何阳也许只能在狱中掂量自己的分量。倒掉了一个名人,对于很多的人来说,无非是多了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对于业界的同行和众多奉“策划大师”为神明的企业界来说,个中的经验教训却值得研究深思。 谈及何阳的露馅,不禁联想到前不久曾策划炸开世界第一高峰的狂人牟其中。和何阳相似,牟也有过成功与辉煌,曾以中国廉价的轻工业产品换取了俄罗斯的飞机并自认为是中国知识经济的端倪,尤善策划的…  相似文献   

6.
“新官”上任后,总会有一些同志不服气。明显到“不相听从”、“托病不出”恐还不多见,普遍的是表面上应酬如常,心中却怀不乐之意,特别是一些本单位的“三朝元老”、“老将”、“老臣”,心中不服的现象恐怕在所难……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看“成功”,目标多宽松,只要如愿当上部门经理,就算成功;或只要能在40岁前购屋置产,也算理财成功!但是在名人眼里,成功的定义,可就严谨多了。  相似文献   

8.
近来,钢铁、民航、煤炭及乳品等行业一些民营企业被困有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借此而惊呼“国进民退”者众多。更有论者提出,“国进民退”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上“开倒车”。展开讨论之前,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是,“国进民退”现象普遍存在吗?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不缺乏致富神话的时代,郝鸿峰的“酒仙故事”仍被看做是一个传奇。半路退学、白手起家、亿万身价,这些常出现在财经名人传记里的标签,也同样在他身上耀目。在郝鸿峰心中,这些年商界风雨中的贵人多,  相似文献   

10.
3月25日晚间民生银行的一纸公告,让充满争议的商界名人史玉柱的微博名“史玉柱大闲人”终于名副其实了。根据公告,他“正淡出企业管理工作,准备退休”,将过上抱着9.58亿股民生银行股票坐等分红的舒坦日子。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谨防“肌体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矛盾而出现的。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猛,目前已经超过百万个,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些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肌体”出现“病变”,骗补、骗扶、骗吸储等资金乱象频现,部分合作社成为一些人进行违法违规活动的载体,亟须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11-11
据史料记载,苏州文庙的“廉石”来自三国时期的苏州名人陆绩。陆绩在广西为官,两袖清风,回乡时船上无物可载,只好装了一块大石头压船,后人敬仰其清廉,将这块石头刻上“廉石”二字以为纪念。如何使“廉石”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廉石”品牌效应,形成廉洁文化动力,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16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做客“南开名人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变革”的演讲,张维迎教授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4.
凡中外古今名人,在人生旅途中都为我们留下了通向成功的隽语“三诀”,今日读来,仍有启迪和教育意义。现撷辑些许,供读者朋友赏鉴。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种专门为他人起名的新兴行业——“起名服务社”在徐州应运而生。这些以起名为生的服务社以有偿服务的形式。专门为他人起名。在起名时,它们不仅注重委托起名人的心理需求,而且还查阅了一些心理学书籍及一些中外名人词典,名人“家谱”等等,起一些迎合当今新潮的名与字。 据调查,在徐州给人起名收费较低,为企业起名,为产品定名,为商标选名则收费较高,甚至“一名值千金”,因为这其中含有浓厚的商品经济“成份”,有着重要的“点子思  相似文献   

16.
进超市购买食品,人们最在乎包装袋上的保质期。但鲜为人知的是,包括许多名牌食品在内,保质期等信息都能用简单手段涂改。记者近期在湖南等地追踪发现,一些商家借用印刷机械、有毒化学药剂等“道具”,涂改食品保质期如同“变戏法”,真假难辨。  相似文献   

17.
《新约?马太福音》中第二十章有这样一句话:"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将这种“多者愈多,少者愈少”的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其有消极的一面: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得到社会认可与肯定;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人有巨大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现就“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的运用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适度鼓励优秀,扬其“多…  相似文献   

18.
祥子 《经营管理者》1996,(10):21-2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洋名热”,弄得洋名满天飞,且不说个人取洋名,一些企业也纷纷被寇以洋名,以至于漫步一些城市街头。诸如“梦迪莎”、“福尔摩斯”等光怪陆离的洋名和明显带有殖民化色彩的庸俗化招牌几乎举目可见。 一些企业缘何热衷于取洋名呢?据分析,除了追求怪诞、一味猎奇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为了扬名而取洋名。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笔者在一些企业调研时发现,在一些厂长、经理当中,流行着“科技恐惧症”与“科技浮躁症”。 先说“科技恐惧症”。“患者”有的“谈科技色变”,不敢闯,不敢干;有的“叶公好龙”,很想靠科技兴企。就是老怕失败担风险;有的认为科技项目高深莫测,怕“钻进脑袋、卡住脖子”;有的怕“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远水难解近渴”;有的则怕“投入大、亏了老本”,把企业拖入困境;还有的怕“出来产品没市场,成了累赘”把企业压垮!如此等等,总之,是怕字当头。  相似文献   

20.
<正> “军转民”,这一全球企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为何在出现了象波音、麦道、达索、长虹这样一些成功“转向”企业的同时,还有一大批企业却“转”得艰难,比如前苏联的一些军工企业,又比如中国二重等一些国内公司,其关键是是否真正面向市场。我国的军工企业分离出的民品公司,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运作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管理创新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