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及其前兆数据来源和特点,重点分析了该中心的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及应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在剖析地震前兆数据的结构和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了自行研制的基于双表数据结构的CAPOmen平台来管理和维护各种前兆数据,并枚举了该平台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前兆台网中心还运用Web和FTP等网络传输手段与用户及研究单位进行各种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以CAPOmen 平台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的基于浏览器的前兆数据查询、浏览、下载及其他服务等。并对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Windows NT服务器的前兆数据共享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要介绍了地震前兆数据的现状及其实现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分析了常用的二种通用Web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及应用技术,它们是基于通用网关接口CGI的体系结构和基于服务器扩展API的体系结构。考虑到前兆台网中心硬件设备的条件、所运行的数据库平台和地震前兆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前兆数据在Internet上的共享服务采用基于通用网关接口CGI的体系结构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以WWW服务器为平台,通过Web服务器方式在浏览器上实现共享,可检索任意台站、任意观测方法、任意地点、任意时段的前兆数据,实现地震前兆数据信息网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十五"中国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依照设计存储在Oracle 10g数据库中,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汇集全国地震前兆观测数据,面对日益增长的庞大数据库,难以使用常规备份方式进行备份和迁移。在经历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主数据库磁盘阵列故障和地电学科中心数据库崩溃后,笔者提出适用于大型前兆数据库全库备份的准在线冷备份方式,并且运用到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对国家中心数据存储架构调整进行讨论,以规避将来可能的数据风险。  相似文献   

5.
模拟前兆观测数据共享是天津市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地震台站、地震办公室模拟前兆数据文件的报送、观测日志文件的报送、数据库模拟数据表及日志表的建立、模拟前兆数据下载转换入库、观测日志下载入库、数据库复制等6个环节介绍了天津模拟前兆观测数据共享的整个过程,阐述了每个环节中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分析预报等相关专业软件访问前兆数据库时存在的性能与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共享接口软件。该软件可以隔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与控制,切断非法、低效的数据访问请求;同时,使用连接池、数据缓存和数据压缩等技术提高前兆数据的访问速度。软件无需安装Oracle客户端,易于使用,屏蔽了数据库表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九五”重点项目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提出了建立基于Web的系统集成,全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分析预报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合作建立了江苏省前兆数据库和分析预报方法集成系统JSOMEN,编写了适用于江苏前兆观测资料的控制主表,用C,VB等语言编写程序整理入库了1990年以来全省43个测点75个测项的一百多万组前兆观测数据,同时建立了台站和市局的前兆数据库,以达到全省前兆观测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设计前兆数据库智能维护系统,通过该软件每天定时将运行在地震前兆管理系统主服务器库的所有前兆数据、观测日志信息,人工设置实时备份条件、备份数据的种类等,及时地将台站所有的前兆仪器数据、工作日志、仪器日志等重要观测信息定时地备份至备份服务器O racle数据库中,同时定时进行一致性检查,保障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数据库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陈棋福  马丽 《中国地震》1994,10(1):47-53
本文从自仿射分形的角度探讨地震兆汾观测资料的分形处理方法。在对自仿射分形的分维量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处理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较为适用的分形方法和满足计算需要的样本点数,从对部分水氡和地电阻率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地震前兆时序观测资料可用分形方法处理分析,分维值可反映观测资料的结构变化特征,其作为一个无量纲量为综合对比分析各类前兆现象,探讨地震前兆场的复杂性特征提供了有效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数据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辽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软,硬件构成,叙述了该中心在MsWindowsNT操作平台上实现数据传输,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的系统集成,并通过局域网实现前兆数据共享,文章中对地震前兆数字观测和模拟观测数据流程做了较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山西省地震局区域中心市县地震前兆数据库,依据中国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规范录入基础数据,使用SQL语言,通过新增字段、创建数据库表和评估清单视图等操作,据山西省“市县地震前兆监测台站名录”三级考核台站的测项信息进行分类,实现山西地震前兆监测台站的三级分类管理及查询,为日常管理及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2.
使用MATLAB获取地震前兆数据库中观测数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前兆数据库中的观测数据具有极高的科研及应用价值.MATLAB作为具有强大功能的科学计算及分析平台是地震前兆数据分析的得力工具.虽然如此,但MATLAB提供的数据库工具箱并不能完全操控基于ORACLE的前兆数据库.因此,直接通过MATLAB获取前兆观测数据进行后续的前兆统计及分析工作受到了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主流的数据库访问机制以及在MATLAB中如何实现以这些机制对前兆数据库进行访问并指出了其中的缺陷;然后,给出了通过组件对象模型(COM)的访问方式获取前兆观测数据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使用该方法进行函数封装后,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的全部源代码.通过本文提供的方法,台站工作人员或科研人员可以快速、方便的通过MATLAB获取前兆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科研及日常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地震前兆异常的动态从属函数及其特征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熙铭  冯德益 《地震》1994,(1):36-43
地震前兆涉及到众多物理的和化学的观测方法,且计量单位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各类前兆异常之间无法进行直接的定时量对比,从而给地震综合预报标志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对各类前兆观测项目都适用的一个无量纲值(异常从属函数值μ)来统一归划不同性质,不同计量单位的地震前兆异常,并由此建立起具有重现性的地震前兆短临综合预报指标,还给出了各类地震前兆映震能力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据库冷备份更换升级玉树地震台前兆服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台节点前兆服务器是前兆台网技术系统的核心,它存储汇集了台站的监测数据,通过地震前兆台网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与上下级的互联互通。主要介绍采用数据库冷备份方法将源服务器中观测的数据安全地迁移到目标服务器中,确保台站观测的数据免遭损失,以实现地震台前兆服务器更换升级,使前兆数据库继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台网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库的结构及其管理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网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库已运行2年多时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在实际使用中,数据库的管理维护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的结构及在实际使用中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并介绍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管理人员提供给用户使用前兆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地震异常前兆信息量综合数学表达式的方法,选择四川地区映震较好的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地震短期异常前兆信息量的提取,分析四川地区地震短期异常前兆信息量综合时序值变化与四川及邻区6级以上强地震的关系,给出了四川及邻区6级以上地震短期综合预测的指标和方法,该方法能通过R值评分检验。用同样的方法提取不同学科前兆信息量地震短期综合预测的指标和方法,并进行地震预测效能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学科前兆信息量短期综合地震预测效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了解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通过使用数据库客户端软件和编程的方式访问地震前兆数据库以获取定制化数据的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方便地从前兆数据库中获取定制化的数据,便于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字观测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处理,入库和服务的流程为基础。研究实现了前兆台网中心对前兆数据的自动传输,入库和管理,减少了人为干预,有效地提高了前兆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现象的分析研究是开展地震预测的重要途径.在地震预测尚处于经验性预报的现阶段,积累可靠的前兆数据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前兆台网观测技术已基本进入数字化发展阶段,但大量的模拟观测仍在运行,几十年来积累的模拟观测数据仍是十分宝贵的科研资料.如何对已有的模拟数据进行科学管理、使未来采集的模拟数据与已有数据进行科学的衔接、为分析预报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服务、使前兆模拟数据的产出和使用真正实现网络数据库的管理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克昌  蒋春花  纪寿文  刘春国  叶青 《地震》2010,30(2):143-151
基于应用需要, “十五”项目对前兆数据库系统重新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 吸取了此前已有前兆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制定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规范 第一部分: 固定台站观测》。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规范设计的有关方面, 包括对此前已有前兆数据库系统的分析、 设计时的考虑因素、 包含的内容、 规范的主要特点、 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解决, 如同一台站多套相同仪器的处理等。 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库表结构, 并与“九五”数据库结构进行了查询速度比较。 基于该结构的前兆数据库系统已在前兆台网的各级节点使用。 实际应用表明, 该数据库结构具有结构稳定、 查询速度快、 表数量和表大小适中、 基础信息全面以及开放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