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  梁念慈 《中草药》2005,(6):878-881
目的观察槲皮素-7,4′-二硫酸酯二钠(SQDS)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I3-K)p110β催化亚基的直接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获得PI3-Kp110β催化亚基,用PtdIns(4,5)P2和[γ-32P]ATP与重组PI3-Kp110β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3-K的活性;32P标记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加闪烁液于液闪计数仪计数。结果SQDS对重组人PI3-Kp110β催化亚基有抑制作用,IC50为14.88μmol/L。结论SQDS是PI3-K的抑制剂。重组人PI3-Kp110β催化亚基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地筛选和开发有效的PI3-K抑制剂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
刘文  梁念慈  黄仁彬 《中药材》2006,29(1):33-36
目的:研究三种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芹菜素和金雀异黄素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I3-K)p110β催化亚基的直接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获得PI3-K p110β催化亚基。用PtdIns(4,5)P2,[γ3-2P]ATP与重组PI3-K p110β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3-K的活性;32P标记的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加闪烁液于液闪计数仪计数。结果: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对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8.65μmol/L和11.56μmol/L,而金雀异黄素对PI3-K p110β催化亚基则无抑制作用。结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是PI3-K的抑制剂。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地筛选和开发有效的PI3-K的抑制剂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3.
刘文  梁念慈 《中草药》2005,36(6):878-881
目的观察槲皮素-7,4'-二硫酸酯二钠(SQDS)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I3-K)p110β催化亚基的直接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获得PI3-K p110β催化亚基,用PtdIns(4,5)P2和[γ-32P]ATP与重组PI3-K p110β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3-K的活性;32P标记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加闪烁液于液闪计数仪计数.结果SQDS对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有抑制作用,IC50为14.88 μmol/L.结论SQDS是PI3-K的抑制剂.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地筛选和开发有效的PI3-K抑制剂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刘文  梁念慈 《中草药》2005,36(6):878-881
目的观察槲皮素-7,4′-二硫酸酯二钠(SQDS)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I3-K)p110β催化亚基的直接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获得P13-K p110β催化亚基,用PtdIns(4,5)P2和[γ-^32P]ATP与重组PI3-K p110γ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3-K的活性;^32P标记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加闪烁液于液闪计数仪计数。结果SQDS对重组人P13-K p110β催化亚基有抑制作用,IC50为14.88μmol/L。结论SQDS是PI3-K的抑制剂。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地筛选和开发有效的PI3-K抑制剂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5.
柚皮素、橙皮素和桑色素硫酸酯的合成及其HPLC-MS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柚皮素、橙皮素、桑色素硫酸酯.方法:柚皮素、橙皮素、桑色素在冰浴中与浓硫酸反应2 h,用6 mol/LNaOH终止反应.衍生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质谱(MS)联用鉴定.结果:有柚皮素、橙皮素和桑色素硫酸酯的生成.结论:此方法可以用于柚皮素、橙皮素和桑色素硫酸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炎症反应时气道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刺激人肺腺癌细胞A549,构建炎症反应时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分别以柚皮素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进行干预,观察黏蛋白5AC(MUC5AC)、PI3K、PKB、P-PKB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培养细胞经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活性后分为对照组、HNE处理组、LY294002组、柚皮素组和柚皮素+LY294002组。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各组MUC5ACmRNA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KB、P-PKB和NF-κB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观察MUC5AC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细胞免疫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柚皮素作用前后黏蛋白的分布。结果:HNE处理组MUC5AC的mRNA和蛋白的吸光度面积积分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I3K、PKB、P-PKB和NF-κB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给予柚皮素预处理后,与HNE刺激组相比均明显下调;而柚皮素+LY294002组MUC5ACmRNA和蛋白均较单独LY294002处理组更为明显。结论:柚皮素可通过抑制PI3K/PKB信号途径,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发挥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小雨  冯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553-2558
采用HPLC-UV测定枳实和栀子大黄汤灌胃后大鼠血浆中总柚皮素和总橙皮素浓度,血浆样品通过液液萃取法进行提取,通过酸水解的方式将柚皮素、橙皮素缀合物转化为游离柚皮素、橙皮素。Phecda C18色谱柱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0.1%磷酸-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采用DAS 2.0 数据处理软件及SPSS 16.0 统计软件分别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比较。枳实组(ZS)和栀子大黄汤组(ZZDHD)中总柚皮素、总橙皮素的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ZS组中总柚皮素的Cmax,AUC0-t分别比ZZDHD组的高出73.5%,65.9%,ZS组中总橙皮素的Cmax,AUC0-t分别比ZZDHD组的高出63.5%,119.1%。说明栀子大黄汤中其余成分对枳实中总柚皮素、总橙皮素的药动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经配伍后其Cmax,AUC0-t显著降低。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应用于血浆中总柚皮素和总橙皮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氧化应激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Aβ_(25-35)干预PC12细胞制备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柚皮素(400,40,4,0.4,0.04,4×10~(-3),4×10~(-4),4×10~(-5)μmol·L~(-1))组、阳性药雌二醇(E2)(1 nmol·L~(-1))+Aβ_(25-35)组、柚皮素(0.4,0.04,4×10~(-3),4×10~(-4),4×10~(-5)μmol·L~(-1))+Aβ_(25-35)组,E2+Aβ_(25-35)+ER拮抗剂(ICI182780)(1μmol·L~(-1))组,柚皮素+Aβ_(25-35)+ICI182780组,E2+Aβ_(25-35)+PI3K阻断剂(LY294002)(50μmol·L~(-1))组、柚皮素+Aβ_(25-35)+LY294002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作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总活性氧(ROS)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氧化酶法分别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Tau蛋白/总Tau蛋白(p-Tau/t-Tau)的表达。结果:根据MTT实验结果,筛选0.4μmol·L~(-1)为柚皮素最佳有效浓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Aβ_(25-35)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P0.01)。此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ROS,MDA的含量及p-Tau/t-Tau表达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Aβ_(25-35)组细胞中ROS,MDA的含量及p-Tau/t-Tau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柚皮素+Aβ_(25-35)组比较,ICI182780,LY294002的加入显著逆转了柚皮素在上述指标中的作用(P0.01)。柚皮素的作用效果与E2相似。结论:柚皮素可提高细胞增殖率,对Aβ_(25-35)损伤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ER及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Aβ_(25-35)损伤PC12细胞中ROS,MDA含量及p-Tau/t-Tau表达、促进SOD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口服枳术丸后人体内橙皮苷、柚皮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枳术丸的的人体药动学特性。方法:利用葡萄糖醛酸酶使血浆中的苷元与葡萄糖醛酸游离,用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柚皮素(naringenin)及橙皮素(hesperetin)的含量,并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柚皮素及橙皮素的T1/2(ka)/T1/2(ke)(h)分别是2.142±0.999/5.491±3.926和2.106±0.728/5.824±3.067,AUC(mg/L.h)分别是34.886±22.199和39.407±19.535,两种化合物的行为基本一致,生物利用度均较高。结论:建立了口服枳术丸后血浆中柚皮素及橙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阐明了药动学特性,可用于指导该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柚皮素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血小板悬液与柚皮素孵育5 min,然后用凝血酶(500 U/L)作用1 min,用NIKON TE2000-E荧光倒置显微镜观测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 柚皮素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当柚皮素的浓度分别为80,160,320和640 μmol/L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加大而增强.结论 柚皮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且作用的强度与柚皮素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枳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枳实中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圣草次苷(1),新北美圣草苷(2),5,7-二羟基香豆素(3),柚皮芸香苷(4),东莨菪内酯(5),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6),花椒毒酚(7),枳属苷(8),异樱花苷(9),柚皮素(10)。结论:化合物(3)、(5)、(6)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酸橙中一个新的香豆素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中药枳实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技术、化学手段及文献对照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枳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香豆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3,5-二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phlorin,Ⅱ)、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Ⅲ)、柚皮苷(naringin,Ⅳ)、异樱花素7-O-β-D-新橙皮糖苷(poncirin,Ⅴ)、红橘素(tageritin,Ⅵ)、柚皮素(naringenin,Ⅶ)、马尔敏(marmin,Ⅷ)、橙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hesperetin 7—O-glucoside,Ⅸ)、腺苷(adenosine,Ⅹ)。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Ⅹ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杨文青  马晶  余华荣 《中草药》2013,44(6):715-720
目的 研究柚皮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水平的影响及对其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抗体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改善AD认知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 于实验第1、3天向大鼠侧脑室内注射(icv)链脲佐菌素(STZ)建立AD模型,ig给予柚皮素、罗格列酮,模型组和对照组则ig等量生理盐水,第1次术后21d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动物的学习和记忆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1DE),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lycogen synthase kinese-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pGSK-3β)、Tau、磷酸化Tau (pTau)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β40和Aβ42在大脑的沉积.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柚皮素和罗格列酮均可以恢复AD动物的认知能力(P<0.05):Westem blotting结果显示柚皮素和罗格列酮能增加IDE的表达和降低GSK-3β的活性,减少Tau的磷酸化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柚皮素和罗格列酮处理大鼠的大脑皮质Aβ40和Aβ42均减少.结论 柚皮素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y)激动剂可以发挥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可能通过改善与胰岛素相关的IDE和GSK-3β的表达来缓解AD动物的认知能力、Aβ的沉积和Tau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脑缺血小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从线粒体自噬途径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MCAO)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原代皮层神经元的糖氧剥夺再灌注模型。动物实验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柚皮素组、抑制剂组、抑制剂+柚皮素组。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柚皮素组、正常+柚皮素组、模型+抑制剂组、柚皮素+抑制剂组。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细胞活力,观察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内粒体结构和线粒体自噬体分布情况,检测线粒体相关蛋白TOMM20、COX4I1、P62、LC3、Cyt C表达水平。结果:柚皮素可以降低MCAO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增强神经细胞活力。电镜及Western blot结果发现柚皮素可以激活并促进MCAO小鼠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结论:柚皮素可以激活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UPLC法测定生、制白术配伍枳术丸中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素、橙皮素、辛弗林、荷叶碱、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中的含有量。方法枳术丸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 1 mm×100 mm,1. 8μm);流动相0. 1%甲酸-0. 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4 m L/min;柱温30℃;283 nm波长下测定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素、橙皮素、辛弗林、荷叶碱、白术内酯Ⅱ;220 nm波长下测定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 5%~100. 6%,RSD 1. 89%~3. 16%。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枳术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王培培  罗俊  杨鸣华  孔令义 《中草药》2013,44(7):794-797
目的 研究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半边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12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1)、芦丁(2)、木犀草素(3)、芹菜素(4)、橙皮苷(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6)、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穗花杉双黄酮(9)、柚皮素(10)、橙皮素(11)、泽兰黄酮(12);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5,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异东莨菪素(14)、蒿属香豆素(15).结论 化合物6~12为首次从半边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3、14为首次从半边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枳壳黄酮组分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化合物,并探讨这7种化合物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及现代色谱技术获得橙皮素、红橘素、川陈皮素、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采用MTT分析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变化。结果在1~200μM浓度范围内,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预处理4 h后4种黄酮苷元具有明显抑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其作用顺序为川陈皮素=红橘素>橙皮素>柚皮素,而3种黄酮苷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预处理24 h后4种黄酮苷元的生物活性变化不大,而3种黄酮苷的生物活性明显增加,其作用顺序为新橙皮苷>橙皮苷>柚皮苷。结论 7种黄酮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强于二氢黄酮类,黄酮苷元的活性强于黄酮苷,极性低的黄酮苷元又强于极性较大的黄酮苷元。推测黄酮类化合物母核结构中C-2,3共轭双键可能是对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母核分子的取代类型,黄酮苷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可能发挥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蒲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蒲黄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聚酰胺及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出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柚皮素(Ⅰ)、异鼠李素(Ⅱ)、泡桐素(Ⅲ)、槲皮素(Ⅳ)、香蒲新苷(Ⅴ)、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Ⅵ)、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Ⅶ)、槲皮素-3-0-(2G-a-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Ⅷ)及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Ⅸ).结论 泡桐素为首次从蒲黄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柚皮苷后酶解制备柚皮素的主要因素,并优选出高转化效率、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逐步滴加法制备柚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利用蜗牛酶将其水解制备柚皮素,以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pH、温度、反应时间、酶用量及底物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验证柚皮苷是否被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采用1H-NMR,13C-NMR鉴定水解产物。结果:柚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最佳酶解条件下(温度37℃、pH 5.0、底物质量浓度30 g.L-1,酶与底物比3∶5,反应时间12 h)的转化率为98.4%,远大于未包合柚皮苷的转化效率;反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72.25,核磁共振谱证实产物为柚皮素。结论:柚皮苷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酶解制备柚皮素,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底物浓度、减少酶用量,从而显著提高转化效率。该工艺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并表征柚皮素磷脂复合物。方法以柚皮素与大豆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反应溶剂、反应温度、柚皮素与大豆磷脂比例、柚皮素质量浓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然后,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对复合物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最佳条件为反应溶剂乙酸乙酯,柚皮素与大豆磷脂比例1∶2,柚皮素质量浓度5 g/L,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40℃,复合率93%~97%。柚皮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磷脂中,两者形成复合物后对其相变温度均有影响。结论磷脂复合物可显著增加柚皮素在水、氯仿中的溶解度,并且其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