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介绍了位山灌区水沙监测情况、引水引沙概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位山灌区泥沙分布淤积特征、泥沙粒径分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位山灌区淤积泥沙还耕状况,为治理位山灌区泥沙淤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思考——以山东省位山灌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区91处,山东省位山灌区是其中之一.位山灌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但灌区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灌溉水源不足、泥沙处理日趋困难、田间节水推动难度大、水资源统一调配难度大等.灌区改造与改革任重道远,需通过在国家层面统一界定灌区的准公益性、建立灌区节水新机制、完善水费形成机制等.以保障灌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位山灌区生态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系统总结了位山灌区在生态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成效,对下一步灌区生态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位山灌区末级渠系工程改造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首先介绍了位山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位山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位山灌区末级渠系工程改造的必要性,最后对位山灌区末级渠系工程改造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为其他灌区实施末级渠系工程改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通过强化建设管理、加大科学研究、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提升灌区工程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化新型生态灌区建设进程,实现了位山灌区新的升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位山灌区引水引沙过程及水沙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和水资源与泥沙资源的配置方案,即应把大部分泥沙输入支渠以下区域.通过对比分析位山灌区水沙资源配置现状与优化配置方案的差异,指出渠首地区水沙资源配置过多是导致灌区泥沙问题的症结.通过实施灌区引水减沙措施、沉沙池处理灌区有害泥沙、提高渠道输水输沙能力、灌区泥沙灾害治理与泥沙资源化相结合等,可实现位山灌区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位山灌区沉沙池动态调控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位山灌区沉沙池存在着容沙库容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生产水平低等问题;改变传统的人工调控运用方式为动态调控运行方式,可使粗颗粒泥沙主要淤沉在沉沙池,细颗粒泥沙尽可能输送入田,从而实现灌区引黄泥沙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对位山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位山灌区在区域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位山灌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搞好泥沙调度与沉沙池区开发;提高需水保证率;发展水利经济;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复灌至今累计引水352亿m3,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地,而且为聊城市工业和城市居民生活及环境用水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累计创经济效益200亿元。位山灌区管理处是位山灌区市级  相似文献   

10.
为继续推动灌区健康发展,并满足灌区供水管理、泥沙治理、工程建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新要求,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在总结以往工程改造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改造新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1.
位山灌区是山东省和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国内第五大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固定资产达6.5亿元。自1970年以来,该灌区累计引水378亿m~3,创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土地,而且为聊城市工业和城镇居民生活及环境用水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每年仅向东昌湖供水就达1200万m~3,为聊城建设“中国江北水城”提供着强有力的水源支持;同时,灌区自1981年以来还先后承担了4次引黄济津和9次引黄入卫(济冀)两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位山闸累计引水39亿m~3,向河北、天津送水30亿m~3,有力地支援了两省市的经济建设。 近年来,位山灌区为促进灌区持续健康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方针,积极开展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位山灌区年均灌溉水量占降雨量的1/3,灌溉是位山灌区作物需水的重要水源补充.对灌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引黄灌溉是位山灌区现状地下水位特征的重要成因.采用农田尺度的水循环模型Hydrus-1D定量分析了灌溉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认为若不进行灌溉,灌区地下水位将比进行灌溉时低接近1m,且作物生长将受到胁迫.灌区节水途径可包括加强节水改造、改进灌溉方式以及调整灌溉频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聊城市位山灌区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控、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阐述了位山灌区管理处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现状及主要做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典型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的设计与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介绍了位山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的纵横断面设计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位山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的施工工艺,最后对位山灌区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效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试图为其他灌区实施渠道防渗衬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雪峰  曹倩 《山东水利》2010,(3):58-59,64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为促进灌区良性运营,灌区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根据位山灌区当前水价及水费的计收情况,针对水费计收中存在的泥沙"瓶颈"制约、水资源供需矛盾、引水补源区水费收缴困难等问题,采取了加大泥沙治理力度、增加引水指标、对引黄区和补源区出台不同的水价政策等措施,完善了水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聊城市位山灌区改造工程效益评价的6个评价指标,使用蝙蝠算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渠道衬砌率和田间工程配套率是影响灌区改造工程效益等级的重要指标;使用未确知测度的方法对9个灌区改造项目进行评价,其中位山灌区工程改造效益等级为Ⅱ级,该方法可快速评价灌区改造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7.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灌区,是引黄供水的重要基础设施.多年来,该灌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水源支撑,同时还担负向雄安新区供水等跨流域调水任务.然而,灌区内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等问题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深入调查并分析了位山引黄灌区适...  相似文献   

18.
位山灌区水利经济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40m3/s,是山东省最大的灌区,居全国6个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位山灌区落实“取水许可、用水交费”制度,深化水价改革,立足灌区优势发展综合经营,努力实现灌区发展同水利经济相互促进,发展壮大水利经济,推动了位山灌区快速持续发展。1基本情况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复灌至今,始终坚持“引黄补源,以井保丰”的方针,累计引水352亿m3,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地,而且…  相似文献   

19.
位山灌区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农业灌区,是聊城乃至华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国家高度重视位山灌区建设,1998年-2006年投资实施的节水改造工程,对灌区东输沙渠、干渠进行了衬砌、改建各类水工建筑物308座,极大地改善了灌区工程条件,工程投入运行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现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首先介绍了位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践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位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渠底纵横向超深排渗、混凝土预制板几何尺寸的优化等,最后对位山灌区节水量在工农业生产中能量化效益及因节水减少支出的效益等进行初步的分析计算,试图为其他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聊城市位山灌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灌区面临的严重环境、生态、资源危机,探讨了为建成节水、生态型灌区所采取的工程改造、科学调配水资源、加大泥沙治理、打造绿色长廊等一系列措施,总结了灌区持续健康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