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MCM—41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HMCM-41中孔分子筛为催化剂,对芳樟醇与乙酐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醇转化率为99%,酯收率>50%。  相似文献   

2.
杀虫单磺化工艺及其高纯粉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对杀虫单的介质法磺化反应及结晶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磺化收率和杀虫单粉剂含量及出粉率的主要因素,找出了生产高纯度杀虫单粉剂的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含量为50%的氯化物盐酸盐为原料,按质量比为1:0.95比例加入浓度为85%的甲醇介质进行磺化反应,磺化收率可达88%以上,生产的杀虫单含量≥95%,折100%计的杀虫单出粉率≥46%,每吨折100%杀虫单粉剂耗甲醇≤0.17吨。  相似文献   

3.
肉桂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吡啶介质中,以六氢吡啶为缩合剂,通过苯甲醛与丙二酸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肉桂酸,该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率高,反应无污染,产物分离纯化容易,操作方便等优点。分别研究了反应物配比、缩合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苯甲醛与丙二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0:1.2,苯甲醛、吡啶与六氢吡啶物质的量之比为1.0:2、4:0.025,在95℃下回流2.0h,产率达89.19%,质量分数达98.19%。  相似文献   

4.
以钒化合物作催化剂与硼酸酯为介质组成催化体系,由芳樟醇异构制取香叶醇和橙花醇,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介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芳樟醇的转化率达 70. 8%,选择性 98. 2%。  相似文献   

5.
香茅醛肟化的绿色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醇作介质实施香茅醛肟化反应,通过相关的单因素条件实验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60℃下反应1h,收率89.4%,溶剂回收率约88%。此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温度较低、无废水排放且溶剂可回收利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下乙酸芳樟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芳樟醇和醋酐为原料Na2CO3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酐质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芳樟醇投料量的5%,微波功率450W,微波辐射时间120min。产品中乙酸芳樟酯含量大于96%。  相似文献   

7.
张九轩  曹一林 《黎明化工》1997,(1):26-29,31
叠氮粘合剂是一种含能材料,是高能、无烟推进剂的重要组分。本文介绍了大分子基团转化制备端羟基叠氮缩水甘油醚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催化剂和反应介质和叠氮化反应的影响,采用DZ作为催化剂,在DMSO溶剂中,羟基聚环氧丙烷与NaN3在95℃下进行叠经反应,制备端羟基叠氮缩水甘油醚。数均分子量约3000,官能度大于等于1.9,此法转化率高达99%,产品的氮含量达41%左右,残留氯含量小于0.3%,产品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8.
以红色基GL(邻硝基对甲苯胺)为原料,采用“高温”重氮化反应分别经Sandmeyer反应、还原反应和schiemann反应可制得纯度≥99.9%(GC)的4-氯-3-氟甲苯和纯度≥99.0%(GC)的4-溴-3-氟甲苯,总收率分别为33.8%和33.9%。其中重氮化氯代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  相似文献   

9.
脱氢芳樟醇选择性加氢合成芳樟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宇  朱志庆 《广东化工》2010,37(3):115-116
研究制备了负载型双金属Pd-Bi/Al2O3催化剂,用于固定床中脱氢芳樟醇选择性加氢生成芳樟醇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Pd的负载量,以及在不同反应温度下Pd与Bi的原子配比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Pd负载量为0.6‰,Pd/Bi原子比为1,在反应温度90℃和反应压力1.5MPa时,反应转化率为95.7%,生成芳樟醇的选择性达到85.3%。  相似文献   

10.
双戊烯脱氢裂解同步反应与异步反应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戊烯脱氢裂解的同步反应和异步反应对比研究显示,双戊烯脱氢裂解的同步反应产物比较混杂,反应产物中甲苯的相对含量仅为24.03%,双戊烯相对于甲苯的料耗比为5.34,甲苯的得率为30.79%,中间产物对伞花烃的得率为2.49%;双戊烯脱氢裂解的异步反应产物混杂程度相对较低,反应产物中甲苯的相对含量为40.74%,对伞花烃的相对含量为18.31%,双戊烯相对于甲苯的料耗比为3.33,甲苯的得率为49.26%,中间产物对伞花烃的得率为16.92%。总体上看,双戊烯脱氢裂解的异步反应优于同步反应。  相似文献   

11.
使用液固化学反应法,以尿素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的反应介质中,制备了氰酸钠产品。研究了尿素/无水碳酸钠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氰酸钠产品纯度的影响。用重量法分析了所得氰酸钠的纯度,并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DMF反应介质中,当尿素与无水碳酸钠物质的量比为2.50,反应温度120~140℃,反应时间8~10h,可以制得纯度为98.1%的氰酸钠产物。所得氰酸钠的XRD衍射图谱与氰酸钠标准图谱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六偏磷酸钠与Vc合成Vc多聚磷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显春  赵敏  王锦堂 《化工时刊》2003,17(8):38-39,40
报导了Vc与六偏磷酸钠在水介质中合成Vc多聚磷酸酯(LAPP)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LAPP产率与质量的影响。当Vc/六偏磷酸钠/催化剂(物质的量比)=l:1.30:0.15,溶液pH=9时LAPP的收率为85.6%。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己二腈的副产品1-氨基-2-氰基环戊烯-1,2与乙酸酐反应合成1-氰基-2-氮乙酰氨基环戊烯-1,2。讨论了介质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介质不同,产品1-氰基-2-氮乙酰氨基环戊烯-1,2的收率不同。以蒸馏水为反应介质,产品收率为77%;以乙酸酐为介质时,产品收率为87.7%;以氯仿为介质,产品收率为82.4%。  相似文献   

14.
1-氰基-2-氮乙酰氨基环戊烯-1,2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己二腈的副产品1-氨基-2-氰基环戊烯-1,2与乙酸酐反应合成1-氰基-2-氮乙酰氨基环戊烯-1,2。讨论了介质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介质不同,产品1-氰基-2-氮乙酰氨基环戊烯-1,2的收率不同。以蒸馏水为反应介质,产品收率为77%;以乙酸酐为介质时,产品收率为87.7%;以氯仿为介质,产品收率为82.4%。  相似文献   

15.
以液晶废料4-(4-正丙基)双环己基多碘代苯为原料,甲苯、乙醇和水为介质,以钌/碳为催化剂,在氢氧化钾作用下,于50~60%,0.2MPa加氢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4-(4-正丙基)双环己基苯,收率为72.4%,纯度(GC)〉99.5%。并对其结构进行了GC—MSS、DSC和IR确认。  相似文献   

16.
张英菊  朱勍  闫圣刚 《染料与染色》2003,40(4):229-230,188
本文以苯丙醚为原料,经酰化、溴化和水解反应合成了苯并二呋喃酮类染料分散红356的重要中间体一对丙氧基苦杏仁酸。探讨优化了酰化反应和溴化反应的反应条件,这三步反应的收率分别80.9%,78.0%和84.7%。  相似文献   

17.
气化活性与孔比表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研究了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和孔比表面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速率远大于二氧化碳条件下气化的反应速率,两种介质中比气化反应速率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石油焦的孔隙结构、孔的分布对其气化活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石油焦的比气化反应速率与有效比表面积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两种介质中的比气化反应速率的比值和有效比表面积的比值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碱性介质中相转移催化氧化合成2—乙基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季铵盐Q-1作相转移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氧化2一乙基己醇合成2—乙基己酸的新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氢氧化钠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和未加相转移催化剂的氧化反应相比,高锰酸钾用量减少20%,反应时间缩短4.0h,在本文筛选出的条件下,收率达到86.0%,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芳樟醇与乙酸酐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芳樟醇与乙酸酐酯化反应动力学。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体系各组分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酯化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同时求出了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反应速率方程、活化能以及指前因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黑龙江产芫荽籽的香气成分。采用两种固相微萃取柱萃取芫荽籽香气成分,并用GC—MS分析,还与水蒸气蒸馏法获取的芫荽籽精油的成分进行了比较。用DVB/CAR on PDMS萃取柱时,检出24个成分,解析出占总成分的85.391%的17种物质,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44.666%;用CAR on PDMS萃取柱时,检测出19种成分,解析出占总成分98.443%的18种成分,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为32.578%;水蒸气蒸馏法获取的芫荽籽精油得油率为0.50%,检测出31个成分,解析出占精油总成分的99.727%的29种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为73.6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