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学术社交网络是重要的科学信息资源平台,但少有研究关注高校图书馆对其揭示和利用问题。对我国137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ResearchGate、Acadmia.edu、Mendeley和科研之友4个典型学术社交网络的揭示和利用现状的调查显示,仅有8所图书馆对单一学术社交网络进行了揭示,显示出学术社交网络并未引起广泛重视。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深刻理解大数据时代学术社交网络的重要性、与科研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制定学术社交网络发展政策、将学术社交网络与现有资源予以整合、以及深入利用学术社交网络进行科研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本土学术社交网络有助于广泛联结国内学者,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文章针对科研之友这一中国本土最早运行且规模最大的学术社交网络进行个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之友具有较为精准的定位,并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但其用户活跃度长期低迷,持续使用行为亟待改善。在明晰学术社交网络用户以学术信息获取为主要动机的基础上,文章将学术社交网络的核心价值界定为通过社交关系为用户迅速、准确地找到最有价值的内容,并据此从资源、信息发现和用户三个方面对科研之友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企业自媒体发展势头强劲,从企业官网到企业微博、微信,不少企业已开发展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企业自媒体的专业性和自身条件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着眼于企业自媒体的首个整合运营平台——南都全媒体"发现@WE"应时而生。这是南方都市报系在顺应移动互联网和媒体社交化转型的危机和挑战中找到的新机遇。"发现@WE平台"是什么?"发现@WE平台"是引领移动社交网络与媒介融合发展潮流的企业自媒体整合运营服务平台,它以更权威的学术评价、更立体的媒介推广、更前沿的专业培训、更高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档案机构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可持续、高质量应用,通过调查国外档案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总体情况,基于多元化推送视角下推文的时效性传播、视频的立体化表达、线上活动的联动化宣传展开要点解析。由此提出档案机构可持续应用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策略:内容为基,挖掘多维馆藏价值;差异运营,优化媒介融合应用;矩阵传播,增强内外多向联动;利用向导,提升平台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5.
美食社交媒体发展迅速,消费者接受程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为何,有必要找出影响在线美食消费的主要因素.此研究选择美食社交媒体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并将外部变量网络口碑纳入研究模型,提出C-TAM-TPB整合模型,以检验美食社交媒体消费者持续使用影响因素研究.问卷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口碑、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使用态度是影响美食社交媒体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此研究结果可协助第三方美食电商平台和餐饮企业经营决策参考,具有理论和实务管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汇总国外主要专业性科研社交网络站点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开放型科研社交网络"Academia.edu"作为主要案例。调查分析发现,开放型科研社交网络实际应用中存在信息更新时滞、用户角色以学生群体为主、用户同质化趋势、用户活跃等级排名与科研人员知识水平非对称性等缺陷。科研或学术单位在科研社交网络未来设计中应该合理规避这些缺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学交流。  相似文献   

7.
选取国内排名前20所“985”高校图书馆,采用网络调查法搜集高校图书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建设信息素养教育栏目的数据资料,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可以通过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移动社交媒体平台模型,即载体板块实现依托多元化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名称及层级结构板块实现栏目名称直观化和层级结构清晰化、功能板块实现栏目基本功能完善并强化特色功能建设、内容板块实现整合并及时更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栏目建设。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出版模式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实现从内容生产商向知识服务提供商转型是一个关乎出版机构转型升级成败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壹学者"学术科研移动服务平台为例,介绍了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移动互联网,为学者提供学术数字图书馆、学术科研工具、学术社交等各种学术科研服务的探索,探讨了基于移动端的知识服务产品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蒙之 《出版科学》2016,24(4):88-92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社交网络与社交产品开始衍生出媒体属性,微信公众号成为人们获取资讯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许多传统出版社已开设大量微信公众号。本文基于清博指数数据分析研究传统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Top50的排名、原创文章比例、原创公号比例等运营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内容创作、团队运营、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提出些许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动机视角下社交媒体网络用户链接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沉浸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从动机视角探索中国特定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网络链接的内外部动机因素,构建“动机—链接意向—链接行为”模型,并基于460条现实世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实现需要、沉浸需要、主观规范对社交网络用户链接行为意向的影响较为显著,而自尊需要和社交需要对其的影响则不显著。外部动机中的主观规范对社交网络链接行为意向影响最大,但总体上内部动机的影响大于外部动机。该研究结论对于基于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学术推广和网络营销优化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学术社交媒体在图书馆科研服务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ResearchGate平台的功能与特点,对平台的影响指标价值进行了研究,调查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ResearchGate的使用情况.阐述了ResearchGate为图书馆科研服务带来的机遇,即创新科研人员评估模式、丰富科研服务方式、降低科研服务成本.最后提出图书馆应用ResearchGate在科研服务系统社交化、馆藏发展、在线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微视频传播活动日益兴盛。目前,国内社交媒体微视频传播主要有以下两种运营模式:微视频应用商、第三方社交平台和用户等多方交互合作运营模式,微视频应用商基于平台优势采取的差异化竞争运营模式。社交媒体微视频传播具备如下优势:参与式社交传播触动受众的兴奋点,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高度契合,消费者即生产者,"口碑+内容"的组合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学术信息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传播机理,有助于研究人员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文章首先对学术传播的发展历程及模式演进进行研究,其次分析了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要素,最终得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型及传播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微信自腾讯推出,发展势头迅猛,其开发的公众平台、朋友圈信息推送、多人群聊和移动定位等相关功能广为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以通讯、社交、营销三大功能为一体,立即成为继微博之后个体和企业追捧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其中,以原创内容为主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独树一帜,信息传播包含文化、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多个方面.通过它们的发展状况,并结合相关案例,解析其运营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科研社交网络作为新型的科研交流平台,满足了科研人员学术信息和交流群体扩展的需求。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不同机构的科研社交网络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年龄、职称和研究领域对用户使用科研社交网络的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20-30岁之间的专业用户最热衷于加入群组,职称对于信息检索行为有着明显影响,研究领域对于系统功能的使用习惯有影响。尽管如此,不同用户还是有些共同特征,比如无论从年龄还是研究领域看,用户在使用科研社交网络时,与陌生人交流行为并不突出,交流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进行。而且专业用户有别于一般网络用户对互动行为的兴趣,而更青睐系统推荐的内容。表4。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6.
刘滢  秘丛丛 《青年记者》2017,(28):82-84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9月7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67%)的美国成年人在社交网络上看新闻,这一数字高于去年的62%.其中,在Facebook平台看新闻的占45%,稳居第一位.①伴随社交网络传播实战经验的日益丰富,国外专业媒体机构对社会化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入,对社交网络账号的运营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作为新兴国际舆论场,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平台是各国主要媒体开展传播活动的“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具有语言便利和先发优势,美国媒体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美国媒体是如何在社交网络上“谋兵布局”的?本文以美联社在Facebook平台上的传播为例,总结提炼美国媒体在社交网络上的矩阵布局、联动传播和内容选择策略,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发展浪潮中,微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微博用户平稳增长、内容生态丰富多元,社交网络效应凸显,移动化全民性的社交平台逐渐形成,呈现出内容产出视频化、运营垂直化、MCN化等特点。同时,微博也面临过度商业化、低俗炒作等问题。未来,微博将朝着内容分发垂直化、垂直领域内容化、视频领域多元化、矩阵式布局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所提供的问答服务已成为学者们快速获取学术信息、解决学术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问答质量智能评价和服务优化对学术社交网络中优质内容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ResearchGate问答服务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化特征、内容特征、其他特征以及回答者特征4个维度构建答案质量评价体系,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和数据增强技术进行答案质量分类预测。[结果/结论]SMOTE算法在处理不平衡样本时具备有效性;支持向量机在单一模型预测中,取得出色的分类效果;组合模型使预测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构建的组合模型分类性能最佳,以此为基础可通过搭建问答质量智能评价系统实现学术社交网络问答服务优化。  相似文献   

19.
学术运营是数字出版平台实现科技期刊的知识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基础。基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英文数字出版平台Mednexus的运营实践,笔者提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的内涵,并阐明数字出版平台可通过网站/数字出版平台服务、文献推送服务、对接知识发现系统、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对接其他数据库或文献交互平台、对接学术社交媒体等不同的方式开展学术运营活动。进而,笔者分析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的现状,并从平台运营、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别阐述学术运营过程中的难点,为科技期刊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值得系统性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交媒体特点和用户特性,从读者视角选取集中体现阅读推广活动读者受益度、活动质量、基础资源、活动广度和深度等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绩效评价模型。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开展问卷调查,运用评价模型对比不同类型读者、活动内容、社交媒体渠道对活动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交媒体阅读推广在教师和博士生群体中的推广绩效明显较低,在线咨询及互动等活动内容和通过论坛、短视频网站进行的阅读推广绩效不理想。据此,文章提出定点精准推送、增加互动交流、拓展媒体渠道等对策建议,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更高效地利用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