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5月我院83例胃癌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48%(38/42)比70.73%(29/41)]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胃癌手术患者聚焦解决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急诊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9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7)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7)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本组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双心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药物依从性、情绪管理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均降低(P0.05),而药物依从性、情绪管理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均升高(P0.05)。结论双心护理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留存有完整医疗数据的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将患者统一编号后取随机数字后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可以作为优势方法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周后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周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指数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FACT-B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运用到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以2013-01—2014-09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80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希望理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手术室170例患者,将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n=85)和研究组(n=85),分别施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低体温、感染、苏醒延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室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毛纯瑾 《妇幼护理》2024,4(2):268-270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策略在妇科门诊病人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本院接诊的10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DS与SA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状况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鼻腔良性肿瘤摘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鼻腔良性肿瘤患者18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9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心理舒适度,采用中文版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价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显著降低,癌因性疲乏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有效改善鼻腔良性肿瘤摘除术后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改善患者疲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对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82例自愿接受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患有效沟通联合家属陪伴干预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124例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护患有效沟通联合家属陪伴干预。对比两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入院时及产后负性情绪[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96.77%(60/62)高于对照组85.48%(53/62)(P<0.05);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两组SAS及SD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有效沟通联合家属陪伴干预可有效提高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且有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在胎盘早剥(AP)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99例AP患者,应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产后第3d,两组SAS、SDS评分低于产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P剖宫产产妇中应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可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功能康复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8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同时通过医患间延续沟通,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罗伊-纽曼系统的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罗伊-纽曼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12)评分、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F-12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健康教育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罗伊-纽曼的心理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患者中,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出院时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产后泌乳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与对照组(n=70),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后泌乳护理,采用Latches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病人的泌乳技能、心理及生活质量,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二期启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3d、7d泌乳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后泌乳护理可有效促进泌乳二期启动,增加产妇泌乳技能,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靳海瑞  毋云  张洁 《全科护理》2016,(31):3274-3275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7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病人采取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病房环境营造、救治过程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止血时间、再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压力、焦虑和抑郁情况评估;病人出院时调查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CPS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病人干预后CPS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为95.9%(47/49),高于对照组的84.3%(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9,P=0.023)。[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病人不良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宣教,观察组行健康教育路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1)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其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生命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口腔颔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颔面患者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颔面外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科学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