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期(HSCT)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变化、免疫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临床预测aGVHD的指标。方法 22例HSCT患者,采用双夹心ELISA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5+、CD69+细胞的重建。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6例发生I度GVHD,4例发生Ⅲ-Ⅳ度GHVD。sIL-2R在aGVHD发生组于移植后第2周上升,第3周达峰值,Ⅲ-Ⅳ度GVHD峰值为(420.3±59.8)U/L,I度GVHD峰值为(221.5±38.8)U/L,早于aGVHD的症状出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随症状的缓解而下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aGVH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CD25+细胞的升高与sIL-2R一致。结论分析移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免疫重建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sIL-2R、CD25+细胞在aGVHD发生之前明显上升,是预测aGVHD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 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NMASCT)系指移植前通过相对较经典预处理强度要低的化、放疗剂量来抑制受者的免疫应答 ,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Allo HSC)在受者体内得以植入 ,移植后再用免疫抑制剂 ,以抑制供者移植物中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 ,达到宿主和移植物之间的双向免疫耐受 ,形成嵌合体 ,并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和 (或 )恶性肿瘤 (GVM)效应 ,清除宿主体内的肿瘤细胞或遗传学异常的造血干细胞 ,最终…  相似文献   

3.
脐血正越来越多地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且可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研究无关供者脐血移植 (UCBT)对无关供者骨髓移植 (BMT)的相对优点 ,本文配对分析比较了 0~ 3个人白细胞抗原 (HLA)不相配的UCBT与HLA A、B、DRB1相配的BMT的治疗结果。方法 接受无关供者UCBT的病人主要是儿童 (中位年龄 5岁 ) ,为 1 991年~ 1 999年因恶性病、贮积病、骨髓衰竭和免疫缺陷综合征而进行移植。根据病人的年龄、诊断和疾病分期不同 ,把接受环孢素A(CsA)和甲基强的松龙(MP)的UCBT病人分别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及方法 为探讨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HBV-CTL),根据HBcAg的HLA分子结合关键序列合成抗原多肽2段,分别与转铁蛋白(Tf),抗CD单克隆抗体(CD3mAb)和IL-2联合体外诱导HBV-CTL,应用^3H-TdR释放法分别测定HBV-CTL对HBVDNA转染的HepG2.2.15细胞特异性活性及无HBVDNA转染的HePG2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率。结果 HBV-CTL对HBVD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近年用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治疗急性放射病和白血病5例。其中2例为事故性急性放射病,由HLA半相合的供体供髓,1例骨髓移植成功后存活90天,后因两肺弥漫性纤维化而死于呼吸衰竭。3例白血病患者移植后白血病缓解,均持续无病生存。采用小剂量环胞霉素A(CSA)+氨甲喋呤(MTX)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4例骨髓移植成功者其aGVHD均控制在Ⅱ°以下,并经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症状控制。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其他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可来源于血缘关系供体 (相关供体 )和无血缘关系供体 (无关供体 )。HLA完全相合相关供体仅能使约 30 %的病人获得移植机会 ,在我国则更少。HLA完全相合无关供体也仅能使少数病人获得移植机会 ,脐血造血干细胞由于数量少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而HLA不全相合相关供体 (PMRD)可使 90 %以上的病人获得造血干细胞移植机会 ,但由于HLA PMRD移植时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率很高[1] ,严重制约了PMRD移植的开展。移植物中T淋巴…  相似文献   

7.
1.材料与方法:乳哺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BK-CMV,长约4.5kb,带有T_7公用序列。pCP10是pBR322EcoRI位点中插入双拷贝头尾相接的HBVayw亚型全基因HBVDNA重组质粒。PCR引物XI1:1428-1448nt5'CGT CCCGTC GGCGCTGAATCC3',XI_2:1672-1653nt5'AGTCCAAGAGTCCTCTTAAG3'。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出上海细胞所提供。将EcoRI酶切后回收的全基因HBV片段。在T_4DNA连接酶作用下,与EcoRI酶切…  相似文献   

8.
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1例霍奇金病(HD)和1例晚期肺癌(ALC)。其中4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ABMT)。ANLL、HD、ALC分别用MAC、SEAM、SEEC方案预处理。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ANLL和HD已分别持续完全缓解489天、372天、335天、230天;1例ALC患者在移植后完全缓解115天后出现颅内复发。初步结果提示AHSCT能延长ANLL、HD和ALC患者的无病存活期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追踪观察 ,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 (G BM)及外周血干细胞 (G PBSC) ,分别移植给病人 ,比较两者对受者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  1 997年 1 1月~ 1 999年 7月期间共有 57例病人进行HLA相匹配的同胞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随机分成G PBSC组 ( 2 9例 )及G BM组 ( 2 8例 )。G BM组供者使用G CSF动员 ,剂量为 1 0mL/kg ,共 5天 ,于第 6天收集干细胞( 1 5~ 2 0mL/kg)。G PBSC组供者G CSF剂量为 1 0 μg/kg ,共 5天 ,于第 5天晚及第 6天…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补体介导细胞毒法体外消除2例白血病骨髓中残存瘤细胞,并作自身骨髓移植。用国产CD7单抗(LN67-8及LS93-2,IgG2b)首次净化1例T-ALL骨髓及CD10单抗(55,IgG2a)净化1例CALLA+-ALL。靶细胞清除率均达3个对数级,骨髓CFU-GM回收率分别为57.6%~75.8%及51.7%~72.3%。T-ALL病人移植后26天获造血重建。现已完全缓解3年,首次证实国产单抗LN67-8及LS93-2净化骨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S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 采集自体骨髓移植CD34^+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用环磷酰胺(CTX)60mg/kg连续2天静滴,马法兰140mg/m^2分次口服,用格拉诺赛特(G-CSF)刺激粒细胞的恢复,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放免法测抗DNA抗体、流式细胞仪测淋巴细胞亚群,观察ABMSCT前后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BMS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进行供-受体HLA-DRB1高分辨基因分型的重要作用,并对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莱姆达公司提供的微量SSP^TM HLA-DRB1 PCR-SSP低分辨及高分辨分型试剂盒对10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体进行高分辨基因分型,其中供-受体37对,无关个体50例。结果 在37例供-受体分型中,对2对为低分辨HLA-DRB2位点相合  相似文献   

13.
HLA配型相合母子间移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受者)男,20岁。1999年5月6日入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1)。供者为其母亲,46岁,体健。供受者HLA分型均为:A2,30;B13,62(15);Bw6,-;DRB1 12021,0701;DQB1 07;DRB3/B4。血型均为B型。受者巨细胞病毒(CMV)-IgG和IgM均为(-),而供者均为(+)。 预处理采用全身照射(TBI)加环磷酸胺(CY)方案。供者动员用惠尔血300μg/d,5d,第6天单采干细胞1次。采得单个核细胞(MNC)总数2.083 x101…  相似文献   

1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氧自由基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1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检测了SOD、GSH-PX、MDA。发现VMC患儿发病1周内SOD、GSH-PX下降,MDA升高;经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后,SOD、GSH-PX、MDA于4~6周恢复正常。SOD、GSH-PX与CK-MB呈负相关;与EF、FS呈正相关;MDA与CK-MB呈正相关,与GSH-PX、SOD呈负相关。MDA升高与否和心电图ST-T改变有关,GSH-PX、SOD降低与否和心  相似文献   

15.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耐药,复发及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16例,其中霍奇金病患者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4例,移植时第1次完全缓解6例,第2次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均经动员剂动员,其中采用硫酸葡聚糖(DS)动员2例,惠尔血(G-CSF)动员9例,惠尔血加生白能(G-CSF加GM-CSF)  相似文献   

16.
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体淋巴细胞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 ,而GVL效应主要由异体T细胞介导。目前 ,半相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DLI)已成为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复发的最有效方法 ,并逐渐用于其他恶性血液病allo HSCT后复发的治疗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allo HSCT的非复发并发症和未经骨髓移植预处理患者的过继免疫治疗。而半相合DLI治疗急性白血病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半相合DLI治疗的效应机制 ,临床应用的并发症以及时机、剂量等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7.
锌对抗氧化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锌对抗氧化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选择健康志愿者36例,男女各18例,口服葡萄糖酸锌(0.2/d),连续8周,动态观察RBCSOD、RBCGSH-Px、LPO及TC、TG、HDL-C、LDL-C、apoAI及apoB100变化。结果显示服锌2周后RBCSOD活性下降,随锌摄入量增加,持续降低,LPO同时升高达最高值,随着RBCSOD活性下降,RBCGSH-Px活性升高,LPO下降,但停药4周后仍高于服药前1倍,GSH-Px未能完全代偿机体抗氧化功能。随锌的摄入,TC于第二周升高,之后呈递增性改变,TG、LDL-C及apoB100升高,HDL-C于第2周降低,之后呈递减性改变。apoAI也降低。健康人摄入锌能抑制抗氧化功能,干扰脂类代谢,可引起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8.
非清髓性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2 1岁。 1999年 10月 15日入院 ,经骨髓穿刺等各种检查排除相关疾病后确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I型(SAA I) ,且AST、ALT增高 ,HCV IgG(+)。成分输血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联合环孢霉素 (CsA)免疫抑制治疗 ,同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无效。供者为患者同胞姐姐 ,HLA配型 6个位点全相合 ,供受体ABO血型不合 (供者AB型 ,受者B型 )。1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及冷冻 :给予供者G CSF(KIRIN公司 ) 6 μg·kg 1·d 1皮下注射 ,连续 5d。CS 30 …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测定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们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技术对8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定量测定以及其中 11例应用 IFNa 2b治疗3个月前后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 1.资料与方法:采用Primer软件设计引物,选取HBV DNA C区的保守序列作引物与探针,其序列分别为:引物W1TGGACGTCGCATGGAGACCACCGTGAA,引物W2 GAAAGCTTCTGCGACGCCGTGATTGAGA,包被探针GATCCAGCATCCGCGGATCTAGTAGTCAATTATGTTAACACCAACATGG…  相似文献   

20.
骨髓移植后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中起重要作用 ,两者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去除部分T细胞骨髓移植来探讨GVHD与GVL之间的关系 ,结果如下。方法 病人共 1 1 7(男 60、女 57)例 ;年龄 1 9~ 62 (中位年龄 40 )岁。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首次缓解 (CR1 ) 4 5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CR1 3 4例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CR1 3 8例 ,供髓配型HLA相同或 1个位点不匹配。 1 0 4例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 ,1 3例接受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T细胞去除应用大豆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