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532 nm黄绿激光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评价。方法对95例(138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行VISUCAS 532 nm黄绿激光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密切随访,末次光凝结束时开始计时,术后3个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与激光治疗前造影结果相比较,主要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无灌注区、新生毛细血管、玻璃体积血以及有无纤维增殖膜形成等情况,对于原有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或新生毛细血管仍未消退的患者要追加光凝治疗。随访6个月-1年。结果末次治疗6个月后65只眼(47.1%)视力提高2行以上,58只眼(42.0%)视力无明显变化,其余15只眼(10.9%)视力下降超过2行。129只眼(93.5%)可见视网膜新生毛细血管消退,9只眼(6.5%)出现玻璃体积血。对于少量玻璃体积血的患者,通过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患者玻璃体积血明显吸收,对于玻璃体积血量大的患者,采取玻璃体切割术,术后患者视力均未受影响。结论532 nm黄绿激光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11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用激光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局部视网膜光凝、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治疗后1~3个月复查视力及眼底,3个月后复查FFA。结果光凝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2行38眼(33.93%),无变化64眼(57.14%),视力下降<2行10眼(8.93%)。眼底及FFA检查:视网膜新生血管、无灌注区、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101眼(90.18%)。无效的6眼(5.36%),黄斑水肿加重2眼(1.79%)、玻璃体出血增加的3眼(2.68%)。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倍频532 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532 nm激光对42例73只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变化。结果在经过光凝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以提高的有12眼(占16%),不变的有47眼(占64%),下降的有14眼(占19%)。FFA检查,光凝后有6眼黄斑水肿完全吸收,29眼部分吸收,12眼没有吸收。局限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弥漫水肿和囊样水肿要好。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阻止及延缓DR进展的有效方法。结论把握治疗时机,选择合理的光凝方法进行有效和充分的激光治疗是阻止和延缓DR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倍频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应用倍频532激光对98例176眼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2月。结果 176眼行激光光凝后,视力提高126眼(71.59%),稳定27眼(15.34%),下降23眼(13.07%)。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82眼(92.1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54眼(62.07%)。31眼(17.61%)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7眼(22.5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24眼(77.42%)。结论倍频532激光治疗DR有效,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倍频532 nm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172例(298只眼)糖尿病患者通过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病变分期进行局限性光凝、次全视网膜光凝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合并黄斑水肿者进行格栅样光凝,观察激光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出血、渗出以及新生血管情况.结果 随访3~12个月,增殖前期病变患者中,213只眼视网膜出血、渗出明显吸收,17只眼进展为增殖期;增殖期患者中,27只眼新生血管萎缩,10只眼因出现严重病变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中,29只眼水肿明显吸收,17只眼囊样水肿部分吸收,28只眼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基本吸收.结论 倍频532 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明确疗效,治疗时机对于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近、远期效果和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采用Zeiss Visulas氩离子眼科激光治疗仪对36例58只眼的光凝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只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16只眼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其中6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后囊混浊,先期行Nd:YAG激光切开后囊膜。24只眼视力提高1~2行,占41.4%,其中BDR16眼,PPDR8眼;28只眼视力无变化,占48.3%,其中PPDR24眼,PDR4眼;6只眼视力下降,占10.3%,均为PDR。3个月后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大部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结论:适时的白内障摘除联合IOL置入,合理及时的激光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而放置大直径IOL又是完善眼底激光治疗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氪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的疗效。方法对160例DR患者(240眼,其中增殖前期128眼、增殖期112眼)依病变程度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或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光凝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光凝治疗后210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7.5%,其中增殖前期120眼有效,有效率93.8%;增殖期90眼有效,有效率80.4%。经χ2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氪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显示了DR患者早期光凝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前来就诊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期的患者33例(50眼),行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中根据玻璃体及视网膜增殖与牵拉情况,有无活动性出血决定是否填充硅油。观察与随访术后视力的恢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16例(2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17例(24眼)单纯行玻璃体切除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未给予玻璃体填充硅油;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硅油填充者3眼出现眼压增高,经治疗,眼压于1周后控制并平稳;无硅油填充者6眼再次发生出血,造成玻璃体积血;术后12个月内,无硅油填充者4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在视力恢复及患者满意度上,有硅油填充者视力较术前提高者较多,患者满意率也较高。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降低术后再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对49例(7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者采用VISULAS532nm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视网膜激光光激术,术前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术后3~6个月再次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诊6个月~1年。结果:49例(74眼)中,视力提高58眼(78.4%),视力无变化14眼(18.9%),视力下降2眼(2.7%)。期间2眼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均与血糖控制不稳定有关。视网膜病变改善有效率79.7%,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探讨最佳的光凝方式和时机。方法:对82例143眼(非增殖期44眼,增殖前期60眼,增殖期39眼)DR患者按病变程度分别行格子样视网膜光凝、局部视网膜光凝、次全视网膜光凝、全视网膜光凝及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光凝前后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光凝治疗后127眼有效,总有效继88.81%,其中非增殖期43眼有效(97.73%),增殖前期55眼有效(91.67%),增殖期32眼有效(82.05%),治疗后40眼视力提高(27.97%),88眼视力不变(61.54%),15眼视力下降(10.49%)。结论:激光光凝术治疗DR有显著疗效。应尽早发现及时光凝以阻止病情发展,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孙铁节  范茂利 《安徽医药》2014,(8):1499-1501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4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激光组两组,每组各62例,其中,激光组共发现74眼患DR,药物组共发现72眼。药物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软胶囊口服进行治疗,激光组采用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对患眼的视力及眼底治疗的疗效进行评定,并记录患眼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的吸收时间。结果激光组患者有67.57%的患眼视力提高,药物组有52.78%,激光组显著高与药物组;激光组13.51%患眼视力出现下降,明显低于药物组的29.17%;激光组有72.97%的患眼视网膜新生血管出现消退,明显高于药物组的56.94%;激光组出血、水肿及渗出的吸收时间相比于药物组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改善和维持患者视力、促进新生血管的消退以及加速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的吸收、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半导体532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532激光对50例(95只眼)非增殖性和增殖性DR患者进行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视网膜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眼底OCT的变化,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光凝术后36眼(37.9%)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52眼(54.7%),视力下降7眼(7.4%),总有效88眼(92.6%)。伴黄斑水肿者26眼,经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未出现新的黄斑水肿。结论半导体532激光光凝术治疗D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增生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产 Utim a2 0 0 0 SE型氩离子激光器 ,对 82例 92眼增生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光凝。结果 经 1~ 5 a的观察 :1治疗后≤ 0 .1的眼数减少 6眼 ,0 .2~ 0 .4的眼数减少 19眼 ,0 .5~ 0 .9的眼数增加了 2 0眼 ,≥ 1.0的眼数增加了 5眼。 216眼发展成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其中 4眼发生视乳头新生血管 ,12眼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 ,7眼伴有玻璃体出血 ,2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论 增生前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是最合适的时机 ,可阻止和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谢晖  赖平红 《江西医药》2010,45(9):858-860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曲安耐德预防术后眼内再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人(3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眼,术中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25mg;对照组14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未行曲安耐德玻璃体腔注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早期玻璃体出血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及眼压、视力及白内障发生率。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分别为1/20(5%)和4/14(28.57%),(P〈0.01)。再次手术率分别为0/20(0%)和3/14(21.43%)(P〈0.001)。术后6月视力治疗组较好(P〈0.01)。术后1d眼压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有效降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内再出血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赵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31-3133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82例患者(93眼)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46眼),观察组41例(47眼)。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激光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IGF-1。结果两组治疗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01,P>0.05),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提高30眼,提高率65.2%;观察组视力提高38眼,提高率80.9%。观察组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73.9%)(χ2=9.28,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和IGF-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3、0.49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 IGF-1分别为(91.4±25.1) ng/L、(121.6±21.7) mg/L。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IGF-1均明显降低(t=3.721、5.992,均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GF和IG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DL 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眼难治性青光眼采用810nm波长激光,能量1.52.5W,行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眼压、视力,眼部自觉症状以及并发症,随访时间为36mo以上。结果 52眼治疗前平均眼压(54.12±12.75)mm Hg,最后随访平均眼压(17.82±8.5)mm Hg,手术有效率96.1%,术后39眼视力无变化,7眼视力提高,6眼视力下降。术前有眼痛的患者,眼痛症状均消失或缓解,并发症少,程度轻,主要有色素膜炎,前房渗出等无眼球萎缩。结论经长期随访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简单、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治疗过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激光光凝治疗后3个月复诊查看患者视网膜恢复情况,有效患者70例,无效患者4例,有效率为94.59%。129颗患病眼中,视力提高51颗,视力维持不变63颗,视力下降15颗,视力恢复率88.37%。另外,有20颗眼出现眼内压升高,发生率15.50%;14颗眼出现视网膜出血,发生率为10.85%;10颗眼出现黄斑水肿,发生率为7.75%。74例患者中,共有发生并发症患者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6%。部分患者行2次治疗,治疗效果得到提高。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本院眼科收治的行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7d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以及术中填充物使用率,对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2个月视力、玻璃体腔再增生以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中填充硅油(SO)明显少于对照组,填充平衡盐溶液(BSS)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填充气体(C3F8)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组玻璃体腔再增生以及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术后2个月视力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患者的视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