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轧后中温缓慢冷却与中温等温两种不同的热机械控制工艺(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TMCP)对硅锰系贝氏体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试验钢的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分析手段对试验钢进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残余奥氏体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轧后连续缓慢冷却开始温度的升高,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硬度及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有所提高,伸长率和冲击韧性降低,屈强比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轧后等温时间的延长,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与屈强比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及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相对于等温制度,连续缓慢冷却可得到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强塑积明显高于前者,伸长率比前者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处理对30MnMoV(30MnV)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定了3级锚链钢正火回火工艺,分析了两种钢的特征和组织,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了30MnMoV应用于锚链,并调整其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Si—Mn—Cr低碳贝氏体钢在正火和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经350℃回火后具有良好的强韧配合,新型贝氏体钢屈服强度为1 196 MPa,抗拉强度为1 437 MPa,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3%和50%,冲击韧性为72 J/cm~2,强韧性配合明显高于普通及淬火珠光体钢轨钢。而在450℃~600℃回火时出现明显的回火脆性。通过研究回火后的组织转变及残余奥氏体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的变化,探讨了无碳贝氏体韧化及脆化机理,提出了适于该钢的最佳回火工艺。  相似文献   

4.
利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0钢的断后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硫化物夹杂是影响冷弯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断后伸长率主要受硫化物夹杂和贝氏体组织的影响。通过适当增大20钢凝固过程中的水量,调整轧制后的层流冷却方式,降低冷却速度,组织中的硫化物夹杂等级和表层贝氏体组织深度得到了控制,提高了20钢的断后伸长率和冷弯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20SiMnTi钢的强化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明  徐洋 《钢铁》2000,35(9):44-46,55
研究了20SiMnTi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0SiMnTi钢经预淬火+亚温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具有良好的配合。其抗拉强度达到953MPa,屈报强度为927MPa,伸长率为20%,断面收缩率为53.6%。  相似文献   

6.
利用金相显微观察及力学性能分析,研究调质处理、正火+调质热处理对42CrMo曲轴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60℃淬火+580℃回火处理后,曲轴钢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但轴颈心部区域白色铁素体数量较多且晶粒粗大、分布不均。其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997~1211 MPa,屈服强度990~1204 MPa,伸长率11%~13%,断面收缩率40%~48%,冲击功72~90 J。而在调质热处理前增加一次(880℃空冷)正火预处理后,42CrMo曲轴钢的显微组织更趋均匀化,其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1100~1220 MPa,屈服强度1107~1188 MPa,伸长率13%~15%,断面收缩率50%~56%,冲击功83-91 J。因此,880℃空冷正火预处理+860℃淬火与580℃高温回火是42CrMo曲轴钢优化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中低碳含硅空冷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新设计的含硅中低碳空冷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与冲击韧性。研究发现,该钢经连续冷却获得的贝-马复相组织具有高的韧性。经300℃回火后,钢的冲击韧性可达到96J/cm^2,其韧性高于同一温度回火的马氏体组织。硅将回火脆性温度推向高温。钢中出现粗大的魏氏组织时使钢的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隆文庆 《四川冶金》2001,23(3):27-30
本文探讨了化学成分、热处理及冶炼工艺对低合金贝氏体15CDV6钢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孕育处理提高钢的工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碳含量选择量佳热处理制度可保证钢猖了高的强度,采用重熔工艺及孕育处理方法,可使钢在强度微小提高的情况下,使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船板钢机械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以及冲击功,其机械性能取决于微观组织、钢的成分等因素,故应尽量减少化学成分波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Matlab软件利用工业生产实际大数据建立不同元素含量下S含量与DH36船板钢机械性能的数学模型.研究发现DH36船板钢的冲击功随着S含量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DH36船板钢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断面收缩率均与S含量呈非线性关系,趋势与其他元素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非调质钢SG45的研究及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钢在调质45#钢成分基础上添加微合金化元素V,Ti等试制的非调质钢SG45,与调质45#钢相比:SG45钢强度有余,但断面收缩率稍低。降低C,P含量,提高Mn,Cr含量,采用真空处理可提高SG45钢断面收缩率;采用适当的脱氧及精炼工艺,不经真空处理,能够生产出小于15×10-6的低氧非调质钢。  相似文献   

11.
钛对高强IF钢第二相粒子析出规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子苏  毛卫民  余永宁  王利 《钢铁》2000,35(9):47-51
研究了钛对高强IF钢FeTiP相析出规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中钛含量的提高,FeTiP相的析出倾向增大,材料的屈报强度和抗拉强度不断降低。当钢中Ti、N元素的原子比为1:1时钢中无FeTiP相析出,板材可采用最代的再结晶温度,且r值最高。对高强IF钢成分、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连铸坯裂纹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和作用在连铸坯上的各种应力以及化学成分对铸坯产生裂纹的影响,指出裂纹产生的外因是钢水的静压力,热应力,组织收缩应力和其它外力的作用,当这些应力之和超过了钢的高温临界强度和变形量时,就在凝固前沿或凝固壳中产生裂纹,在二冷区凡是增加共内应力,降低强度和塑性的因素将促进裂纹的发生和扩展,裂纹产生的因是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提出了防止连铸坯产生裂纹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转状态,设法降低连铸坯承受的应变和应变速率,二是钢的化学成分,提高钢水纯净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复合强化工艺开发Ф20mm HR600高强度钢筋的过程,通过相关力学、金相检验,证明试制的高强度钢筋成分、工艺设计合理,产品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HRB500高强度钢筋的传统的两个生产工艺方案,结合HKB400的实际生产经验,在国家标准和内控标准的指导下,制定出了HRB500高强度钢筋的最佳试验方案。通过试验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在成分调整和工艺优化后扩大了试制规模,最终实现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相显微镜(Metallographic)和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0.20%、0.80%和1.20%Ni高铁车轴钢DZ1和DZ2性能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由0.20%增至1.20%,钢的抗拉强度由710 MPa提高到759 MPa、屈服强度由535 MPa提高到608 MPa;钢的20℃和-40℃冲击韧性均得到提升,特别是-40℃横向冲击韧性从0.20%Ni的87 J提高到1.20%Ni的136 J,-40℃纵向冲击功从94 J提高到179 J;钢的韧脆转变温度由-30℃降低到-100℃;3种成分的高铁车轴钢均可得到贝氏体+回火马氏体组织,贝氏体量随着镍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并且镍含量提高后钢的组织更加细小、均匀。  相似文献   

16.
铌钒微合金中碳钢的微观组织与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工业试制铌钒微合金中碳钢的微观组织与强度的关系。在Gladman中碳钢方程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新方程。该方程与钢的成分、晶粒尺寸、铁素体体积百分数、珠光体片间距和析出物颗粒有关,理论计算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该方程不仅适合微合金中碳钢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而且也适合高碳微合金钢的珠光体组织和低碳微合金钢的铁素体组织。  相似文献   

17.
董雅君 《钢铁钒钛》2004,25(3):17-20,29
分别采用VN、Fe—V合金在实验室冶炼了不同钒含量的Si—Mn系弹簧钢,并系统研究了其淬透性、抗回火稳定性、表面脱碳敏感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采用钒氮微合金化的Si—Mn系弹簧钢(0.50%C,0.06%-0.10%V,0.01%N)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和抗回火稳定性。钒含量增加,强度显著增加。钒氮微合金化对表面脱碳敏感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stainless steel/iron chips core cladding bar was hot-rolled by using recycling iron scrap. The interface of the metals and the influence of rolling pass, rolling temperature, graphite additive on properties of stainless steel/iron chips core cladding bar were analyz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SEM, EDS and micro hardness tes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lement diffusion occurs at the interface after six passes rolling and the width of diffusion zone is about 70-80??m. The Fe of carbon steel diffuses into stainless steel and the Cr, Ni, Mn of stainless steel diffuse into carbon steel which makes micro hardness of carbon steel near the interface increase obviously. The bonding strength between stainless steel and iron chips cor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f rolling passes and it is 355MPa after six passes roll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the cladding bar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of rolling temperature and they are 470MPa and 32% at 1150??, 500MPa and 35% at 1250??. The composition of iron chips core is improved by adding graphite powd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graphite in iron chip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ladding bar increase, but decrease for elongation. White reticular secondary cementite is appearing when the graphite is 1. 0%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up to 736. 5MPa, the elongation decrease to 16%. The tensile fracture shows brittle fracture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19.
新型汽车用高强度钢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凯  余际星  徐建兵 《钢铁钒钛》2006,27(4):53-57,62
对先进的高强度钢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几种高强度钢,如烘烤硬化钢、双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等的原理、成分、性能特点以及目前的应用现状与开发进展状况.简述了高强度钢板在成形中所遇到的延伸凸缘性和弯曲成形性有所降低、回弹和弯曲开裂现象增多等问题,指出应把高强度钢板研究与对应的成形应用技术研究结合起来.还简述了国内外在高强度钢板上的研究方向,即在进一步提高强度、降低车重的同时,综合考虑安全、成形等因素,通过更多的新的强化机制来提高强韧性.  相似文献   

20.
苏航  柴希阳  潘涛  杨才福 《钢铁》2014,49(6):85-90
 利用V-N微合金化技术,在Q345钢基础上进行V-N微合金化,将通用型正火容器用钢的强度水平由345 MPa升级至400 MPa。考察了不同N含量对正火型V-N钢组织和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含量增加,正火态V微合金化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明显提高;每加入50×10-6的N,屈服强度提高18 MPa左右,同时屈强比上升。随着N含量提高,V微合金化钢产生明显的晶粒细化效果,试验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由13.36 μm逐渐细化至7.89 μm。对比热轧态试验钢和正火态试验钢的强化效果,发现正火态试验钢的析出强化作用相对较弱,而细晶强化作用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