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略论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趋势与改革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教育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思维方式、教育观念、工作职能和管理模式上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适应发展趋势要求,本文提出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的四个目标,即思维方式开放化、教育观念市场化、工作职能服务化、管理模式信息化。基于这四个目标,提出深化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共青团网站功能定位及管理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与信息交流技术的飞跃发展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如何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把握网上教育的主动权,增强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已成为当下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互联网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着重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共青团网站的定位及运作模式,以期为更好发挥高校共青团网站的作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政治要求、新的外部环境和新的服务对象。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认清高度,增强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找准角度,把握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延伸广度,覆盖共青团工作的责任区和无人区;拓展维度,提升共青团工作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共创新时代的新价值,不断推进共青团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正面临诸多新挑战,包括网络的自由性和选择性对高校共青团宣传教育职能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对高校共青团吸引凝聚职能的挑战、网络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动员职能的挑战、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对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职能的挑战。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和冲击,广西师范学院以"创新-超越-回馈"为路径,创新性地提出了共青团组织三级(校-院-班)网络工作模式,并以此形成对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的重构和对团组织功能的完善,为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与信息交流技术的飞跃发展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如何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把握网上教育的主动权,增强共青团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互联网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着重探讨互联网时代共青团网站的定位及运作模式,即网上共青校的建立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共青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宗旨出发,提出了在高校共青团实行团的基层组织进宿舍、团的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和团的干部进社团的"三进"构想。并重点对团的基层组织进宿舍进行了剖析,从其背景、必要性分析到目标定位,再到具体工作模式和过渡期问题以及前景展望,都作了许多开创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工作方法、活动形式等全方位的挑战 ,如何顺应高校改革深化的形势 ,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提出了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共青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团的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内在要求 ,是由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的性质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高校共青团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具有前瞻性 ,应积极推动新的一轮思想解放 ,使学校共青团工作更加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校、学生的综合需要体现了高校共青团存在的价值,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因。以育人为核心是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的根本目标。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三个方面。其着眼点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智能培养、人格塑造模式的改革创造。高校共青团现代教育现念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科学、平等、务实作风的养成,以及内外部机制适应时代特征的积极优化,是其进行改革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校共青团工作顶层设计的内涵和原则,并从目标定位、设计整合、实施推进和反馈提升四个维度阐述了高校共青团工作顶层设计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工作方法、活动形式等全方位的挑战.面对周围环境的新变化,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善于创新.要通过理念的重构、内容的创新、模式的突破、方法的改进等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德育工作的无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工作的无意识教育,实质是“无意识接受教育”。其手段的依附性、过程的隐蔽性、情感的愉悦性等特征,能充分发挥有意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优势:有效消除逆反心理、激发参与意识、覆盖德育工作全程。应恰到好处地使用主体人格感召、有益活动引导、优美环境熏陶、群体文化影响等形式,坚持有意性、方向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辩证原则,坚持发挥有意识教育主体地位与无意识教育的互补、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双培"工作即把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党员,把其中优秀党员培养成为党组织负责人,做好该项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由于对"双培"工作的重视不够,高校的"双培"工作普遍遇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新时期做好高校的"双培"工作,必须切实提高高校"双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省 10所不同类型高校近 3000名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作者思想认识情况的对比调查表明,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和青年学生工作者的思想主流的基本面良好,在政治、经济、道德、价值等诸多领域存在着广泛共同交流、沟通的基础;但二者在伦理价值、流行时尚、私域生活上的认知差异,尤其是青年学生对青年学生工作者的整体评价偏低,也同时表明制约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效的"代沟"的存在;实现二者"代沟"的跨越,必须完善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与团干部的培养机制,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方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信教与高校思想政洽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信教的比例虽然不高,但从绝对数来看已经不是少数。大学生信教有各宗教本身的因素,有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对“热门”思潮比较感兴趣的因素,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因素。反思大学生信教得到的启示,完善高校思政工作的价值评价机制,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借鉴宗教宣传中的有益成份。  相似文献   

16.
"情感共振"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人情感的把握和尊重,实现与施教者情感的充分一致性,从而达到施教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心情舒畅,对事物的认识是积极的,才能运用"情感共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情感共振"也不能以情代理.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全面阐述了新时期我们该"培养怎样的社会主义公民"、"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公民"两个基本问题.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中、贯穿到整个育人过程中,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形式和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是高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涵盖学习目的动机、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五大核心层面,目前广泛运用的建设基本类型有活动引导、教学互动、赏罚激励。鉴于从众趋向和群体意识、模仿和替代强化可对学风建设产生心理机制影响,而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因素又可能产生相反的问题性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创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分层与高校分层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高阶层子女更多地就读于层次较高的高校,而低阶层子女大多就读于层次较低的院校。我们应通过各种制度性安排,尽量弱化这种关系,改善各阶层子女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团组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一项核心工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委在思想教育活动中,坚持创新模式和传统模式相结合、团组织思想教育工作与团建创新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道德品质教育与学生主体实践相结合、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初步形成了高校团组织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