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阻塞肺动脉系统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右心室扩张或右心衰竭。其病症轻重与栓子大小、栓塞范围及原有心肺疾病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PTE的诊断都是非特异性和不敏感的。我院2001~2002年8例PTE,其中大面积肺栓塞5例,非大面积肺栓塞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观察肺血栓栓塞( PTE)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ET-1的浓度,探讨其在肺栓塞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1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其中大面积栓塞8例,非大面积栓塞93例)确诊当天及溶栓或抗凝治疗后15天血清中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ET-1水平,并与10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人进行对照。③结果 PTE组患者确诊当天血清中TNF-a、IL-1、IL-6、IL-8、ET-1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且大面积肺栓塞组上述5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非大面积肺栓塞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经溶栓或抗凝治疗15天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④结论 TNF-a、IL-1、IL-6、IL-8、ET-1在PT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29例大面积PTE患者、25例非大面积PTE患者(包括次大面积PTE和小面积PTE)及20例健康者外周血清cTnI、CK-MB水平.结果:大面积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PTE患者及正常人(P<0.05),而出现呼衰、心衰并死亡的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的患者(P<0.01),非大面积PTE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cTnI水平增高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可作为急性PTE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29例大面积PTE患者、25例非大面积PTE患者(包括次大面积PTE和小面积PTE)及20例健康者外周血清cTnⅠ、CK—MB水平。结果:大面积PTE患者血清cTnⅠ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PTE患者及正常人(P〈0.05),而出现呼衰、心衰并死亡的PTE患者血清cTn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的患者(P〈o.01),非大面积PTE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P〉o.05)。结论:血清cTnⅠ水平增高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可作为急性PTE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由于急性大块肺栓塞或复发性肺血栓栓塞致肺血管截面积堵塞50%以上时引起的慢性持续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形成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相关,在DVT基础上继发发生一次或反复多次肺栓塞,长期发展形成肺动脉高压。 美国资料显示0.5%临床确诊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发展为CTEPH,且有相当一部分急性PTE误诊及漏诊,据此推断CTEPH发生率应较高,尤其在我国急性PTE误诊及漏诊率(大于80%)远高于国外,CTEPH的发生率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按随机原则,将30只豚鼠分为实验组(PTE组)和对照组,动态观察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急性肺栓塞期,PTE组豚鼠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TE组栓塞后早期血浆心钠素水平高于栓塞前,后期(第10天)血浆心钠素水平基本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心钠素作为一种保护性体液因子参与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血浆心钠素水平可作为观察PTE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肺灌注显像联合脂蛋白a对兔肺栓塞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及脂蛋白a(Lpa)对早期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血栓栓塞症(PTE)组,每组15只,通过颈静脉注入自体血凝块,建立家兔急性PTE模型,分别于栓塞前后不同时段抽血检测Lpa及栓塞后行肺灌注显像,同时做肺脏解剖及病理研究PTE后血栓形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解剖肺脏PTE组均可见肺动脉内血栓栓塞,肺灌注显像阳性诊断率达72.96%。Lpa于栓塞后24 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阳性率达86%,二者联合使肺栓塞的诊断率达94%。结论肺灌注显像联合Lpa对肺栓塞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肺栓塞早期诊断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兔多发微小血栓导致急性肺栓塞后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了解它们对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thromboembolism ,PTE)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 :2 6只健康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栓塞组 ,每组 13只。肺栓塞组家兔经股静脉注入自体血凝块制备PTE模型 ,且动态观察PTE前后IL 6、TNFa的变化。结果 :肺脏栓塞部位肉眼观 ,见肺表面点片状出血灶 ;镜下肺小动脉血管内可见多发微小血栓形成 ,肺泡及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肺泡和间质内有局灶出血。肺栓塞后血中IL -6、TNFa水平持续升高。结论 :PTE后TNFa、IL- 6参与炎症反应及新鲜血栓形成 ,从而影响PTE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0-2008年513例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更好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分析2000-2008年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513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大面积(包括次大面积)与非大面积急性PTE患者的症状、体征、确诊方法、实验室检查、预后转归的差别.结果 急性PTE患者占同期住院病人的比例由2000年0.04%增至2008年0.31%.发病人数随年龄增长递增,51~80岁患者居多(68.4%).医院内病死率由2002年的50%降至2008年的2.2%.汉族为430例(83.8%),占住院汉族总人数的0.18%(430/240676),回族75例(14.6%),占住院回族总人数的0.25%(75/29577).呼吸困难症状最为常见,占82.8%,大面积组PTE中症状(呼吸困难、晕厥等)、体征(紫绀、湿啰音等)以及实验室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等指标增高,与非大面积组PTE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PTE患者危险因素较非大而积增多.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PTE诊断中的使用率由2001年50%增加至2008年98%.非大面积PTE组的治疗好转率(93.8%)优于大面积组(84.7%).结论 2000年1月-2008年急性PTE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高年龄发病人数所占比例高,高血压病、手术、心血管疾病患者为PTE的高发人群,大面积PTE较非大面积PTE临床症状重、合并危险因素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孟泳  齐景宪 《中国医药导报》2007,4(9Z):94-94,97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按随机原则,将30只豚鼠分为实验组(PTE组)和对照组,动态观察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急性肺栓塞期,PTE组豚鼠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TE组栓塞后早期血浆心钠素水平高于栓塞前,后期(第10天)血浆心钠素水平基本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心钠素作为一种保护性体液因子参与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血浆心钠素水平可作为观察PTE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TE)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心磷脂抗体(AC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60例急性PTE患者,其中大面积10例,非大面积50例;4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CY、PAI-1、t-PA 血清含量及ACA定性(阳性、阴性). 结果 HCY 、PAI-1、t-PA含量: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组、非大面积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1);大面积和非大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igh total homocystein, HHcy)、PAI-1>28ng/ml、ACA阳性为阳性指标,病例组HHcy、PAI-1、AC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5);病例组t-PA、PAI-1均增高,且呈直线相关性.结论 ACA阳性、PAI-1水平增高、HHcy是急性PTE高危因素;病例组t-PA、PAI-1均增高,两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考虑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致病因素不是t-PA抗原产生和释放不足,而是PAI-1抗原水平增高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PTE)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经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经导管碎栓和除栓、外科手术取栓等,但如果患者伴发心脏骤停、休克,或为广泛型致死性肺栓塞或存在明确的溶栓禁忌症,则静脉溶栓难以奏效或溶栓禁忌,通常有溶栓禁忌症的急性大面积PTE患者亦不适于开胸手术治疗,因而人们致力于探索研究介于内科药物溶栓和手术治疗之间的导管介入治疗方法[1,2]。我院自2004开始,应用介入疗法对大面积PTE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大面积PTE的患…  相似文献   

13.
翟文亮 《海南医学》2012,23(19):93-95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检测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确诊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7-2011年我院收治的不同栓寨面积的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58例(大面积患者29例、非大面积患者29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9例,检测其外周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非大面积PTE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Tnl水平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PTE患者血清cTnl水平高于非大面积PTE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患者血清中cTnl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可以作为PTE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顸后判断的一个指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建华  董世惠  杨萍 《中外医疗》2012,31(33):87-8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肺动脉栓塞(PTE)的早期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该院诊断的26例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治愈4例(15.3%)、显效10例(38.5%)好转,9例(34.6%)、总有效率89.5%,遗留右心衰竭2例(7.7%),恶化1例(3.8%),死亡3例(11.5%),所有患者均根据急性肺栓塞诊断流程得以确诊,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及临床症状评价评分表能提供重要线索,D-二聚体与急性肺栓塞相关性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双下肢深静脉超声均能够为PTE早期确诊提供佐证;肺血管CT造影可提供确诊证据;再根据急性肺栓塞危险度分层,基于危险度分层制定急性肺栓塞治疗策略,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注意PTE危险因素,重视临床症状,细心查体,应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流程可以提高基层医院PTE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尽早溶栓及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栓塞(PTE)可发生于临床多学科,常与其他疾病并存,影响预后因素多,病死率高,探讨一个能简单快速评估PTE预后的指标十分必要。一部分患者可有心肌酶特别是血浆肌钙蛋白T(ScT-nT)的升高,考虑与心肌受损有关,本研究目的是探讨ScT-nT指标与急性PTE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溶栓治疗11例肺栓塞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溶栓效果,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确诊的11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险因素多的患者肺栓塞发病率升高,Wells和改良Geneva评分中危以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高。结论肺栓塞发病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rt PA100 mg溶栓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中疗效确切,且发生出血的副作用较小,慢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溶栓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7.
翟振国  杨媛华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8):2736-2736
抗凝和溶栓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主要治疗方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2001年制定了<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但是指南中的治疗方案多为参考国外经验制定.急性PRE的溶栓治疗中,较为肯定的适应证是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大面积PTE,对于具有右心功能改变的次大面积PTE,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远期预后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8等)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1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其中大面积栓塞11例,非大面积栓塞7例)入院当天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8)水平,并与18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人进行对照。③结果PTE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清IL-1β、TNF-α、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都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E患者大面积栓塞组3种细胞因子水平都较非大面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结论急性PTE患者血清IL-1β、TNF-α、IL-8较健康对照组升高,且大面积组高于非大面积组;IL-1β、TNF-α、IL-8可能参与了急性PT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30例肺栓塞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资料,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0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TE患者常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和(或)骨折、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心电图检查可提示PTE;超声心动图对PTE有诊断作用;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是确诊PTE的可靠方法.结论 PTE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对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应及早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在评价肺栓塞严重程度中的作用以及对肺栓塞患者病情的估测价值。方法:采用罗氏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2009年1月~2010年4月期间在我院内科系统住院治疗的PTE患者及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进行NT-proBNP测定,并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非大面积PTE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性比相比P>0.05,但次大面积及大面积PTE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大面积PTE组(P<0.01),且大面积PTE组NT-proBNP又明显高于次大面积PTE组(P<0.01)。结论:NT-proBNP的水平可以灵敏地反映PTE患者的栓塞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是指导治疗的一项简便、灵敏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