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继生 《混凝土》2011,(3):17-20,24
根据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对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中重点解决各材料的本构关系的确定及钢纤维作用的有限元模拟方法两个问题,钢纤维的对结构的影响可以通过修正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单元等效力筋法及整体等效力筋法来实现,其中单元等效力筋法可模拟钢纤维与混凝土间的黏结与滑移,但计算量大且程序不易收敛.此外,将有限元...  相似文献   

2.
受土体本构模型选取和参数取值的影响,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基坑的整体变形往往很难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现场实测或是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得到的支护结构变形作为位移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基坑工程整体变形分析的方法,计算结果与材料参数的取值关系不再密切。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支护结构位移模式、分析步骤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说明了同常规有限元分析一样,利用该方法计算过程应与实际开挖工况一致。通过三个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基坑整体变形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柔度法和纤维模型的基本思想,应用Opensees软件,对梁柱单元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柱的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单元参数进行分析,探讨材料本构关系、纤维截面网格划分、积分点数量等参数对模拟精度及计算效率的影响。通过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受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下降段和钢材本构关系的强化段是影响单元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而网格划分和积分点数量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计算效率方面。研究将为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在组合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评估都会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引致之地盘变位,往往是岩土工程师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结合蒙特卡罗法及有限单元法,称之为随机有限单元法,使得传统的有限单元分析可以考虑土壤本构模式材料参数的可靠度。利用台北盆地实际的深基坑工桯案例,探讨岩土材料变异性对支撑墙体最大侧向位移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机有限单元法可以合理地评估,深基坑工程所引致的墙体最大侧向位移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反分析法的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自由场位移的计算方法主要为有限单元法,而要利用有限单元法较为准确的计算土体的位移场,除了对有限单元法理论以及土体本构知识有较为充足的储备外,模型参数的选取也是重要因素。室内试验确定模型参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在利用这些参数预测基坑变形时并不准确。反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模型参数的选取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实测数据,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HSS模型,利用反分析方法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考虑土体小应变采用反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材料本构关系是铝合金结构分析和应用的基本问题之一,针对国产高强新牌号铝合金6082-T6的材料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对取自3种截面形式结构用6082-T6高强铝合金型材的90个材性试样进行了拉伸试验,统计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泊松比等材料力学参数。分析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中硬化指数-n-的各种计算方法,提出采用快速退火算法(fast simulated annealing,FSA)求解n的方法并且编制计算程序,从而获得n的置信区间,所得结果比传统两点法更稳定。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国产6082-T6高强铝合金材料本构模型,与试验实测应力 应变曲线的比较表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可为铝合金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智能混凝土梁的计算假定,根据智能结构的位移模式、几何方程和本构关系,以变分原理和三次样条插值函数为基础,研究了智能混凝土梁的结构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验证了智能混凝土梁结构受力样条有限点法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卞忠景  沈利君 《山西建筑》2012,38(13):43-44
从一种高聚物出发,对粘弹性有限变形本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利用这种新的本构关系在理论上计算一种高聚物材料的有限变形,并通过对比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以往结论,展示了研究粘弹性材料有限变形本构理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梁的数值模拟分析在ANSYS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NSYS分析软件在引入混凝土多参数强度准则和非线性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表明,用Solid65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材料所得到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力学特征.认为ANSYS软件可用于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已有的CFST(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r)本构模型,对已做试验的两个CFST(单圆管)单肋拱空间极限承载状态进行了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探讨。采用双单元法和单单元法对比研究了基于ANSYS分析下模型拱的统一理论模型、分离式理论模型和纤维单元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模型拱的极限承栽状态,评定了几种核心混凝土本构模型的适应性,提出了ANSYS分析下精确模拟CFST拱极限承栽状态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本构关系的选取建议。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供进行圆CFST拱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