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贵阳口岸及周边地区人群登革病毒感染状况,采用ELISA法对755份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病毒抗体检测.从中检出登革病毒抗体阳性55例,阳性率为7.28%.贵阳机场工作人员、兴义机场工作人员、册亨县居民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4.5%和7.2%.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组人群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P>0.05).由于存在登革病毒感染,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对口岸地区人群和蚊媒的监测力度,强化登革热的防控措施,密切关注登革热的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健康人群登革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2月对广州市白云区1 253名1~84岁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IgG抗体,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广州市白云区1 253人,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为11.81%(148/1 253),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12.05%(63/523)和11.64%(85/730);1~、5~、21~、50~84岁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8.31%(25/301)、9.09%(20/220)、13.76%(49/356)、14.36%(54/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不同文化程度、居住环境人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健康人群中存在登革热隐性感染者,是引起登革热流行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3.
郴州市2008-2009年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郴州市登革热相关蚊媒密度动态及登革热病毒感染情况、人群抗体水平,为预测登革热(DV)暴发流行提供基础资料,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方法收集血清学、登革热蚊媒等监测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健康人群血清323份,DV-IgG抗体阳性的16例,总阳性率为4.95%,2008年阳性率为1.26%,2009年阳性率为8.54%;蚊幼监测,各监测点5-10月份平均阳性率均超过5%,成蚊监测,2008年白蚊伊蚊密度为0.09只/h,2009年为0.45只/h,媒介孳生地调查仅发现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结论登革热在郴州市部分地区仍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防止登革热的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IJSA)、快速免疫层析法(ICT)检测试剂检测登革病毒(DV)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优缺点。[方法]用ELISA及ICT试剂同时检测来自登革热疫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的DV-IgM、IgG抗体,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用ELISA检测91份来自登革热疫区但无登革热体征的入境人员血清DV-IgG抗体,阳性59份,阳性率64.8%;对59份DV-IgG抗体阳性标本采用ICT法检测DV-IgM、IgG抗体,结果检出4份DV-IgM阳性,未检出DV-IgG阳性。ICT法检测181份血清标本DV-IgM、IgG抗体,检出12份DV-IgG阳性,阳性率6.63%;2份DV-IgM阳性,阳性率1.10%;其中44份血清标本采用ICT试剂不同批号检测DV-IgM、IgG抗体,批号为10014c- 12405的检出DV-IgM阳性7份,未检出DV—103阳性;批号为10014c一24505的检出4份DV-IgG阳性,1份DV-IgM阳性。[结论]2种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不同批次之间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广州市2011—2013年登革热发病人群和健康人群进行抗体血清学监测,分析近年来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状况,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疑似登革热病例急性期血清样本由广州市各级医院、区(县)疾控中心负责采集送检,健康人群血清样本由12个区(县级市)疾控中心在每年的流行季节前期(3—4月)、后期(11—12月)分别随机选取1~2个乡镇(街道)的健康人群进行采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6 406份,检出登革热抗体阳性1 430份,阳性率为22.32%,其中2011、2012和2013年检出阳性例数分别为90、271、1 069例;1 430例抗体阳性病例中,以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检出阳性例数最多,分别占总抗体阳性数的40.63%(551/1 356)、26.25%(356/1 356)、12.54%(170/1 356);检出抗体阳性病例以20~29岁年龄组最多,占23.36%(334/1 430);2011—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抗体阳性病例数均以10月份最多,其中9—11月为发病高峰期。共检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4 511份,检出登革热Ig G抗体阳性516份,阳性率为11.44%;健康人群Ig G阳性率以≥60岁年龄组最高,为26.22%(124/473),以0~9岁组最低,为3.85%(43/1 117)。结论 2011—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抗体阳性病例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广州市存在登革热暴发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出口加工区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为制定登革热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在深圳市出口加工区随机抽取17~60岁健康人群508人进行血清登革热病毒Ig 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508人中,登革病毒Ig G抗体阳性的14人,阳性率为2.76%。登革病毒Ig G抗体阳性率,男性为2.15%,女性为5.56%,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9,P0.05);17~25岁阳性率为2.61%,26~35岁为2.23%,36~60岁为3.55%,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间登革病毒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出口加工区及周边片区健康人群中登革病毒抗体阳性率较低,提示一旦存在输入传染源,则有登革热暴发疫情的可能。建议积极开展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教育,加强登革疫情和媒介监测,完善登革热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登革病毒1~4型膜蛋白B区的型特异性抗原,开发登革病毒感染系列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登革病毒标准株扩增膜蛋白B区抗原基因,通过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 StarTM(DE3),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液相层析法纯化;并用Western Blot(WB)及ELISA法对表达产物的抗原性进行检测。用重组抗原制备登革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用该试剂对广东省登革热监测血清库样本的登革病毒抗体测定,并与进口登革IgM抗体检测试剂(澳大利亚PanBi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浓度、纯度和良好的活性。重组抗原对16份登革病毒分离阳性血清中的登革病毒IgM抗体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A均≥0.29,cut-off值为0.2);对2004年中山市登革热疫情65份患者血清样本的IgM、IgG检出率均达100%(65/65、28/28)。用重组抗原制备的试剂检测了617份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中的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70.66%,其中对123例临床确诊登革热病例血清的IgM阳性率为90.24%;检测1 675份登革热监测血清样本的IgG抗体,阳性率为9.19%;用该试剂与进口试剂分别对34份临床确诊的登革热病例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两者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18%、73.53%。结论制备的登革病毒重组抗原可用于研制登革病毒感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近年来汕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登革病毒(Dengue Fever,DF)IgG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采集825名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用快速免疫层析法(ICT)检测试剂进行登革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63例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者,总阳性率为7.64%。结论汕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登革病毒IgG抗体总阳性率高达7.64%,表明应加强对口岸登革热的监测及出入境人员的血清学检测,严防登革热病例的发生并通过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林芝地区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为制定登革热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7~8月,在林芝地区所属墨脱县和察偶县的4个乡镇对部分当地0~67岁的健康人群进行血清登革热病毒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合计检测350人,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阳性的6人,阳性率为1.70%。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男性为2.13%,女性为1.44%(P>0.05);0~16岁为1.28%,17~46岁为1.54%,47~67岁为2.60%(P>0.05);墨脱县为0.80%,察隅县为3.96(P>0.05)。[结论]林芝地区健康人群中存在登革热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湖南省2018年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研究。方法 对报告的8例疑似登革热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对病例密切接触者搜索出的186例疑似登革热病例和发热病例开展病原学监测,应用C6/36细胞对病例急性期血清开展病毒分离,对15株登革病毒株E基因测序,分析病毒的血清型别和基因亚型,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可能的传播来源。在疫点开展蚊媒密度应急监测和健康人群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8例疑似病例血清标本,6例登革病毒核酸阳性,4例登革病毒NS1抗原阳性。186例疑似登革热病例,96例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分离到登革病毒株64株,经鉴定全部为登革病毒2型全球型,来源于广东和浙江省的可能性较大。应急蚊媒密度监测,疫点布雷图指数最高达65,具有极高的登革热传播风险。回顾性调查377名健康人群进行登革热抗体水平监测,IgG抗体阳性率为0.53%(2/377)。结论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遗传分析提示,湖南省2018年本地暴发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由单一的登革病毒2型全球型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