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和冠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三支主要冠状动脉中至少一支冠脉直径狭窄≥90%。按照Rentrop法对患者的CCC进行分级。共分为4组:0级组(38例),1级组(65例),2级组(35例),3级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PAI‐1水平。【结果】随着CCC分级的升高,血清PAI‐1水平呈下降趋势。2级组及3级组血清PAI‐1水平均较0级组及1级组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血清PAI‐1水平与CCC分级呈显著负相关性( r =‐0.472,P =0.000)。对CCC形成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次全闭塞/完全闭塞和血清PAI‐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血清PAI‐1水平是CCC形成的危险因素,且PAI‐1抑制CCC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患者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本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 HO‐1、TNF‐α、IL‐6、CRP 含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手术后腹腔镜组血清 HO‐1、TNF‐α、IL‐6、CRP 均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较开腹根治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其出血量少,切口小、患者恢复快、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 L R3基因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周雄性野生型小鼠(野生型组)和TLR3基因敲除小鼠(基因敲除组),两组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制作小鼠脓毒症模型,采用12 M Hz线阵超声探头评价两组建模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率( HR)、左室舒/缩末期内径(LVEDD ,LVESD),左室前/后壁舒张末厚度( Awd ,Pwd)、左心室收缩期前、后壁厚度( Aws ,Pws)、左室短轴缩短率( FS%)。两组建模48 h后动脉采血及分离左心室心肌,检测小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野生型组小鼠建模后心功能明显变差,表现为左室舒、缩末期内径(L V EDD ,L V ESD )显著增大( P <0.05),FS%显著降低( P <0.05)。建模后野生型组小鼠的TNF‐α和ET‐1因子在心肌浓度明显升高,且与血清cTnI 呈正相关,与 TLR3基因敲除组小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TLR3基因是脓毒症心功能损伤的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浸润心肌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缬纱坦组(30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处理,缬纱坦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纱坦80mg/d,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和第3天采血测激活的凝血时间(ACT)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I)。结果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ACT均无显著变化,两组的t—PA活性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而PAI活性明显降低(均P〈0、05或〈0.01),组间比较,缬纱坦组t—PA活性升高及PAI活性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纱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凝血系统无明显影响,但可使t—PA活性增高而PAI—I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卡维地洛及TNF-α对内皮细胞释放t-PA和PAI-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影响。方法 培养内皮细胞株 (ECV3 0 4) ,分为TNF α刺激组 ,培养基中TNF α加至终浓度为 5、10、2 5、5 0、10 0ng/ml;卡维地洛干预组 ,培养基中加TNF α (5 0ng/ml)后加入卡维地洛 ,终浓度为 2 0、5 0、10 0、2 0 0nmol/L ,2 4h后测定上清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含量。结果 内皮细胞在TNF α刺激 2 4h后 ,其分泌的PAI 1抗原含量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两组间t PA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而卡维地洛干预组却显著降低PAI 1(P <0 0 5 ) ,对t PA含量无明显作用 (P >0 0 5 )。结论 TNF α对内皮细胞株分泌的PAI 1有显著的升高作用 ,而对t PA无显著影响 ;用卡维地洛干预后 ,PAI 1显著降低 ,t PA含量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牛世泰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687-1689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84例(发病时间〈6h)随机分为溶栓组("-34)和对照组(n=50)。溶栓组用rt—PA0.9mg/kg,溶栓12h后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mL,2次/d,连续应用7d;对照组不使用rt—PA,其他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监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颅内出血情况。【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h、7d、1个月及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d后Barthel指数开始明显升高,治疗后7d、1个月及3个月溶栓组的Bar—the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x2=8.57,9.84;P〈0.01);两组Fib水平治疗后12h明显降低(P〈O.05),治疗后48h及72h两组Fib水平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死亡率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出血组)、选取同期50例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在起病后6 h 、24 h 、72 h 、7 d 和14 d 的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 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P <0.05);且IL‐6在起病后72 h 达到最高值,后逐渐降低;其 IL‐8、IL‐10、TNF‐α、CRP 水平在起病后7 d 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d14,脑出血患者 GCS 评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水肿量较起病12 h 时显著降低( P <0.05)。脑出血组患者的 IL‐6水平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脑出血患者的血清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05)。【结论】外周血炎症因子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对于诊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VWF,t—PA及PAI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化。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 提示Ⅰ、Ⅱ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9.
陈世德  陶新智  伍伟锋 《临床荟萃》2004,19(13):724-726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 0例CHF患者 (CHF组 )和 2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t PA及PAI 1抗原含量。结果 CHF组血浆t PA和PAI 1平均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CHF患者血浆PAI 1含量增高随心功能恶化而愈加明显。结论 CHF患者纤溶功能明显下降 ,可用血浆t PA、PAI 1含量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味清热止痒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均干预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及 Th1/Th2细胞因子指标(IL‐2、TNF‐α、IFN‐γ、IL‐4、IL‐6、IL‐10)。【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7%(P <0.05);两组治疗后 SCORAD 总分、IL‐4、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IL‐2、TNF‐α、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SCORAD 总分、IFN‐γ、IL‐4、IL‐6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味清热止痒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明显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可能与三味清热止痒洗剂对 Th1/Th2细胞因子有效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25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165例)和重型组(160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小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比较血液中 T淋巴细胞(CD3+)、NK细胞(CD16+56+),B淋巴细胞(CD19+)百分比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6、人转化生长因子β(T G F‐β)、IL‐17]的含量。【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尤其重型组患儿血清中CD3+、CD16+56+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CD19+百分比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促炎因子(TNF‐α、IL‐6、IFN‐γ、IL‐17)含量在普通型组和重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0.05),以重型组升高更明显,其与普通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普通型组和重型组抗炎因子(IL‐4、TGF‐β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05),重型和普通型患儿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并存在抗炎‐促炎机制失衡,其水平变化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8周游泳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和t-PA/PAI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C组)、高蛋氨酸饮食组(M组)和运动+高蛋氨酸饮食组(T组)。T组和M组喂饲含蛋氨酸为3%的高蛋氨酸饲料,T组每日同时进行90min无负重游泳运动,C组喂饲普通饲料,共8周。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t-PA和PAI含量。结果:M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1),是正常安静饮食组的两倍以上,表明M组大鼠诱发高半胱氨酸血症;与M组相比,T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性下降(P〈0.01),且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适宜的运动可以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Hcy水平,预防高半胱氨酸血症形成。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浆t-PA显著下降,PAI含量显著提高(P〈0.01),t-PA/PAI比值显著下降,表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失衡,诱发纤溶功能紊乱;与M组相比.T组大鼠血浆t-PA含量显著提高,PAI含量显著下降(P〈0.05),t-PA,PAI比值显著提高(P〈0.01),且与C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运动能明显通过改善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平衡,纠正纤溶系统功能紊乱,预防动脉硬化及其相关血栓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应用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入院及发病24 h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将评分的差值作为患者结局变量,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差值≥4分或≥50%)及预后不良组(NIHSS差值<4分或<50%)。选取溶栓前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筛选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溶栓治疗后预后良好组42例(51.9%),预后不良组39例(48.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溶栓疗效的因素为溶栓时间窗、血糖、NIHSS评分。【结论】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有明确的时间依赖性。血糖、NIH‐SS评分为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丁虹  朱付凡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91-1793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活性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有自然流产史患者71例(非孕50例.孕妇21侧)和对照组41例(非孕20侧,孕妇21例)进行研究,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和PAI-1活性。【结果】非孕有自然流产史的研究组tPA活性比对照组低(t=2.226,P=0.029〈0.05),早孕研究组tPA活性比对照组低(t=2.166,P=0.036〈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tPA活性早孕高于非孕(t=-2.937,P=0.005),PAI-1活性早孕低于非孕(t=2.428,P=0.018);在对照组中,tPA活性早孕也高于非孕(t=2.597,P=0.013),PAI-1活性早孕也低于非孕者(t=2.653,P=0.012)。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后tPA活性增高和PAI-1活性下降。有自然流产史者在非孕状态时tPA活性明显下降,且妊娠后呈低增长水平。tPA活性下降与引起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三组:A级组30例,B级组32例,C级组18例。均同时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聚体。结果 随病情的加重,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下降,D-聚体和t—P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活性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A随病情加重而显著性升高.PAI无显著性变化,t-PA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利于了解肝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 P )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水平,探讨其在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灌云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AP患者(发病时间小于24 h)58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9例,于入院第1、3、7天,检测血清IL‐1、IL‐6及T N F‐α水平;同时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的健康人31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IL‐1、IL‐6及 TNF‐α水平。动态检测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和CT严重度指数(CTS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AP组患者血清IL‐1、IL‐6及 TNF‐α水平明显高于同期M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第3天比第1天IL‐1、IL‐6及TNF‐α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 IL‐1、IL‐6及 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前两次检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组患者入院第1、3、7天IL‐1、IL‐6及TNF‐α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CTSI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入院第3天MAP与SAP组患者血清IL‐1、IL‐6及 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CTSI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AP患者血清中IL‐1、IL‐6及 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基因4G/5G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56例ACS病人及76例正常人PAI-1基因单核苷酸插入/缺失状态进行分析,并研究PAI-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体重指数(BMI)、血压的关系,分析4G/5G多态性与ACS的关系。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4G/4G基因型频率较高(24/56和15/76,P<0.01);病例组4G/5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56和48/76,P<0.05)。病例组4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652和0.513),而5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348和0.487,P<0.05)。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BMI、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0.001,0.0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ACS密切相关,其4G/4G基因型在ACS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ACS患者显著高血脂、高BMI、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淋巴细胞亚群中辅助性 T 淋巴细胞1型/辅助性 T 淋巴细胞2型(T h1/T h2)的变化,为分析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临床治疗提供免疫学指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46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组Th1型细胞因子[以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水平代表]和T h2型细胞因子[以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水平代表]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 IL‐2、IN F‐γ的水平明显低正常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IL‐4、IL‐6、IL‐8、IL‐10、T N F‐α的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随着癌症分期的进展,乳腺癌患者血清IL‐2、IN F‐γ水平降低,T N F‐α、IL‐4、IL‐8、IL‐10水平升高,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呈现 T h1/T h2细胞因子失衡,其中 T h1亚群功能抑制,T h2亚群功能亢进,其与肿瘤在宿主体内生长密切相关,通过纠正这些免疫失调将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 )的患者120例,按DN不同进展期分为:DM正常白蛋白尿组(DM 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MB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MC组)各40例。另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四组研究对象血浆 Hcy、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 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炎症因子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随着DN尿蛋白的升高,血浆 Hcy及hs‐CRP、TNF‐α、IL‐6水平显著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DN患者血浆Hcy升高与hs‐CRP、TNF‐α、IL‐6的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0.420、0.461、0.429,P <0.01)。结论高Hcy血症及炎症因子参与了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Hcy可能通过促进机体炎症状态的产生促进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患者止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055-105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活性(AT1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趋势,评估上述指标在脑梗死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CA7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D-Dimer、tPA、PAI-1和AT1A;采用ELISA法测定vWF。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组治疗前D-Dimer、PAI-1、vWF显著增高(P〈0.01),t-PA显著降低(P〈0.01),AT:A无显著性改变(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D-Dimer、PAI-1、vW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tPA显著增高(P〈0.01),AT:A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GCS〉8分组和GCS≤8分组血浆胁Dimer、PAI-1、vWF明显下降(P〈0.01),t-PA显著增高(P〈0.01),而AT: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纤溶系统指标和vWF在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发生显著改变且与病程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