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变化及其对多导睡眠图(PSG)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OSAHS患儿68例,经整夜的PSG监测,根据PSG结果,分为PSG(+)组53例和PSG(-)组15例,计算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对所有患儿行日间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统计各组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量(VPEF)、达峰容量比(VPEF/VE)、峰流速(PIEF)及分段的用力呼气流量(FEF 25%、FEF 50%、FEF 75%).结果 PSG(+)组和PSG(-)组患儿VT/kg、TPEF、TPEF/TE、VPEF、VPEF/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G(+)组的VT/kg明显降低,而TPEF、TPEF/TE、VPEF、VPEF/VE明显升高,各指标治疗后有不同稃度改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AHI的数值高低与VT/kg、TPEF、TPEF/TE、VPEF、VPEF/VE有相关关系.对PSG及肺功能两种检查方法行配对资料χ2检验示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P>0.05).结论 可以考虑将潮气呼吸肺功能作为儿童OSAHS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尤其足PSG检查前的筛查及对PSG阳性结果的预测,以探讨简便经济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2例设为介入治疗组,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50例。健康对照组与介入治疗组术前、术后10d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结果介入治疗组患儿术前潮气呼吸肺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每分通气量(MV)无明显差异(P〉0.05),呼吸频率(RR)增快,潮气量(VT/kg)减小(P〈0.01);吸气时间(TI)及吸呼比(TI/TE)缩短(P〈0.01);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VPEF)及达峰容积比(VPEF/VE)降低(P〈0.01);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增快(P〈0.01),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减低(P〈0.01),而剩余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剩余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50%)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治疗组患儿术后10d潮气呼吸肺功能与术前相比,RR下降,VT/Kg增加(P〈0.05),TI及TI/TE上升(P〈0.05或P〈0.01);TPEF、TPEF/FE、VPEF及VPEF/VE增大(P〈0.05或P〈0.01);PTEF减慢(P〈0.05),TEF25%增加(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介入治疗能改善先心病患儿肺功能,但肺功能的完全恢复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儿早期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剖宫产儿早期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特点。探讨剖宫产对新生儿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两组:剖宫产组42例,阴道分娩组33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两组新生儿1h内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主要参数: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kg),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VPEF),达峰容积比(VPEF/VE),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25%,50%,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同时描绘出流速容量环(TFVcurve)。结果:剖宫产组MV为1.16±0.31L/min,VT/kg4.81±1.05mL/kg较阴道分娩组1.34±0.33L/min,5.55±1.24mL/kg明显缩小(P<0.05)。PTEF为69.40±21.96mL/s,TEF25%为62.17±20.62mL/s较阴道分娩儿59.03±15.23mL/s,51.52±13.83mL/s明显增快(P<0.05)。反映气道阻塞的指标:TPEF/TE和VPEF/VE分别为(66.08±11.51)%和(62.19±8.69)%高于经阴道分娩组(60.36±9.70)%和(55.75±7.28)%(P<0.05)。而RR,TI,TE,TI/TE,TEF50%,TEF7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流速容量环:两组新生儿流速容量环呈较狭长的不规则椭圆型,呼气流速峰值延迟出现,剖宫产组的流速容量环窄于经阴道分娩儿,呼气流速峰值高于阴道分娩组。结论:剖宫产儿1h内潮气呼吸肺功能显示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小于经阴道分娩儿,剖宫产儿较阴道分娩儿在1h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更明显,大气道的阻塞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余阗  李云  陈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03-1704,1756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特点及吸入性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辅舒酮吸入。测定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二组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观察其急性期症状缓解情况;回访出院后3个月及1a后健康情况。30例同龄健康儿童的肺功能为健康对照组。结果1.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天数上优于对照组(Pa〈0.05)。2.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咳嗽、气喘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a〈0.05)。3.出院时观察组潮气量(TV/kg)的增加、呼吸频率(RR)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a〈0.05);观察组25%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EF25%)、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较入院时上升(Pa〈0.05),3个月后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出院时TEF25%、TPEF/TE、VPEF/VE与入院时无明显改变(Pa〉0.05),3个月后仍未恢复正常。4.随访1a,观察组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5.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临床评分与TPEF/TE、VPEF/VE呈负相关,临床评分数值越高,病情越重,TPEF/TE、VPEF/VE值越低。结论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期症状的缓解、降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几率有较好疗效。2.TPEF/TE及VPEF/VE可判断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阻塞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喘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硕  刘传合  宋欣  赵京  陈育智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83-485,511
目的观察婴幼儿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结果,探讨不同喘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哮喘患儿63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52例及正常对照组婴幼儿51例,于镇静后进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TBFV),主要参数有: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并对哮喘患儿经正规治疗1~3个月后的缓解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治疗5~9d病情恢复后进行复查,观察其改善情况。结果哮喘组的潮气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毛支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吸呼比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VT/kg、Ti、Te、TPTEF/Te和VPEF/Ve明显降低、RR增加。哮喘组与毛支组比较发现,毛支组的RR较哮喘组明显增快;而哮喘组的潮气量高于毛支组,更接近于正常,其呼气时间较毛支组更长,吸呼比、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较毛支组降低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毛支组经5~9d住院治疗后,VT/kg、RR明显改善,而哮喘组患儿1~3个月治疗缓解期后复查TPTEF/Te和VPEF/Ve显著上升。但两组的TPTEF/Te和VPEF/Ve与对照组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能够反映出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特征,可成为呼吸道疾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哮喘预测指数在婴幼儿喘息转归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婴幼儿喘息患儿129例,分为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43例、哮喘预测指数阴性组86例,选择健康体检儿童69例为对照组,喘息缓解期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比较各组每分通气量(MV),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25%、50%、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67例随访到4岁,其中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26例,哮喘预测指数阴性组23例和对照组18例,测定脉冲震荡肺功能。比较各组呼吸总阻抗(Z5)、肺弹性阻力(X5)、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R5)及中心气道阻力(R20)。结果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TPEF/TE、VPEF/VE、TI/TE、TEF25%、TEF50%、TEF75%均比哮喘预测指数阴性组和对照组下降,TE升高(P<0.01);哮喘预测指数阴性组TPEF/TE、VPEF/VE比对照组下降(P<0.05)。随访患儿中,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X5比哮喘预测指数阴性组和对照组下降,Fres升高(P<0.01);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Z5比哮喘预测指数阴性组升高(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患儿早期出现肺功能损害,哮喘预测指数阳性患儿损害持续存在,日后可发展为哮喘,应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氨溴特罗口服液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的形态改变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TBFV环均变窄,呼气曲线升枝陡峭,高峰提前,降枝呈波谷样凹陷;治疗后明显好转。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主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比较:呼吸频率(RR)、呼气峰流速(PEF)、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均降低(P<0.05或P<0.01);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气达峰容积(VPTEF)、达峰容积比(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均增加(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反映大小气道阻塞主要指标PFV、25/PF、ME/MI及肺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3例5个月-1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复合溶液前和吸入后30、60及120min各行1次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环)检查,同时以2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并进行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包括TBFV环的形态。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反映潮气呼吸状态下通气功能的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和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kg)。结果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TBFV环中呼气降支凹陷,呼气峰流速前移,治疗前与吸入药物后30、60及120min患儿的TBFV环形态无明显变化;治疗前与吸入药物后30、60及120min呼吸频率、%V-PF、2.5/PF、ME/MI、PTEF和TV/k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复合溶液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大小气道阻力及通气功能的改善并不明显,提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类药物吸入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IL-13及肺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0例毛支急性期、20例恢复期患儿外周血行血清IL-13水平测定;同时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婴儿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毛支恢复期组患儿血清IL-13水平较急性期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毛支恢复期组肺功能指标中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及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均较急性期组明显升高(P均<0.01),但25/PF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支患儿急性期组血清IL-13水平与25/PF呈显著负相关(r=-0.38 P<0.05),与ME/MI无相关性(r=-0.002 P>0.05)。结论IL-13参与毛支发病过程,降低其水平有助于毛支的痊愈;毛支患儿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小呼吸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及肺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30例毛支急性期、20例恢复期患儿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清eotaxin水平测定,同时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婴儿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较。结果毛支恢复期组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比急性期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P均<0.01);毛支恢复期组患儿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及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比急性期组明显升高(P<0.01),但25/PF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支患儿急性期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25/PF呈负相关(r=-0.42,P<0.05),与ME/MI无相关性(r=0.05,P>0.05)。结论毛支患儿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eotaxin参与了毛支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