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是一种先进的半固态浆制备方法,本文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75Al合金触变形成后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固溶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是显著的,时效时间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固溶与时效处理对合金的强化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适当延长固溶与时效时间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7075合金经475℃,12h固溶淬火,140℃ 22h时效之后,抗拉强度为474.8MPa,达到最佳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固溶强化型镍基高温合金GH4199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固溶温度对合金组织,特别是碳化物有很大的影响,合金的组织状态变化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在较低固溶温度下,合金具有较高的室温拉伸强度,高温拉伸和持久强度稍低;在较高固溶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拉伸和持久强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力学性能测量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固溶、时效热处理制度对Cu-Cr-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合金强化和高电导的机制。结果表明:Cu-0.55Cr-0.15Zr(ω/%)合金经固溶淬火、70%冷轧、450℃ 4h时效后,σb=495MPa、σ2=420MPa、δ=17.5%、相对电导率81%IACS,合金高强高导。  相似文献   

4.
摘要:基于光学显微镜、场发射电镜组织分析及系列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燃气轮机用GH4720Li合金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了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增加,合金一次γ′相回溶,平均晶粒尺寸增加,当固溶温度高于1160℃,晶粒尺寸增大明显。GH4720Li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如下:经亚固溶处理后,室温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现出相似规律,并在1130℃附近出现峰值;经过固溶处理后,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明显降低。在亚固溶处理区间,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持久寿命逐渐增加;经过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持久寿命明显提高,而持久塑性呈现出与持久寿命相反的趋势。结合燃气轮机的服役工况,燃气轮机用GH4720Li合金的合理固溶处理应为过固溶处理,可获得组织性能的较佳匹配。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C18粉末合金,并基于固溶+时效热处理,系统地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态TC18粉末合金的微观组织主要由α相和β相组成。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初生α相逐渐消失,次生α相发生粗化,同时相间距增大。由于微观组织的变化,导致TC18粉末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固溶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延伸率则呈现相反趋势。基于以上结果,进一步讨论和分析了热处理对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的本征关联。  相似文献   

6.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及晶间腐蚀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逐步提高固溶温度的强化固溶,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过饱和度;同时强化固溶和双级固溶方式能有效改善时效后合金的第二相析出及分布状态,有利于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提高;经强化固溶、双级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295 MPa和39μm,具有良好的强度及耐晶间腐蚀等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回溶处理对7050高强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7050高强铝合金较为理想的固溶处理制度,通过组织观察(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洛氏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7050高强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30~470℃范围内,随固溶温度的增加或固溶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粗大相逐渐回溶入基体组织中,固溶效果增强,经过淬火后组织过饱和度增大,经人工时效后的基体强化效果增强,强度逐渐提高.然而,随着固溶温度进一步提高或延长固溶时间,造成了晶粒的长大,过剩相减少,析出相的弥散强化作用减弱,基体强度逐渐降低.所得7050高强铝合金较为理想的固溶处理制度为470℃×60 min.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固溶制度研究了固溶处理工艺对改良铸造铝硅合金(0.35%Mg,7.0%Si,0.2%Ni,2.0%Cu,0.8%RE,0.2%Mn,0.1%V,其余为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95℃×5h进行固溶处理时,改良铸造铝硅合金具有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Rm=239MPa,硬度=103HBS,A=6.24%;改良铸造铝硅合金于495℃×5h固溶淬火析出富含Si、Cu、Ni以及RE元素的Si、Al Cu、Al6Cu3Ni、Alx Cu Ce相。这些相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合金经过热处理后以韧性断裂为主要方式并伴有准解理面现象,拉伸断口微观形貌主要表现为韧窝断口特征,有些存在少量撕裂棱。  相似文献   

9.
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及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固溶及时效处理工艺对Ti-15-3合金热轧棒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15-3合金的晶粒尺寸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长大迅速,合金的强度随固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以2#工艺合金的综合性能较好;合金时效后的强度主要取决于α相的尺寸及其体积分数的综合效应,且以10#工艺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固溶处理对Inconel 690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制度对Inconel 690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90合金在1 050 ℃以上固溶处理时,组织充分固溶;在950~1 150 ℃温度范围内固溶处理时,晶粒正常长大,晶粒长大激活能Q=309 kJ/mol;当固溶温度为1 050 ℃,在不同固溶时间下,晶粒尺寸与室温力学性能符合Hall Petch关系式,合金强化机制主要为细晶强化。  相似文献   

11.
刘功浪  薄强亨 《铝加工》2000,23(2):37-4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包括形变热处理)对2195铝锂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固溶淬火的力学性能随冷却速度的降低而逐渐恶化;预变形大大促进主要强化相TI相的析出,显著提高时效强度;预变形量3%~6%的强塑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β单相区不同的固溶温度对Ti-55531合金片层组织参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再经相同的时效处理后,合金的β晶粒尺寸随固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影响时效析出α片的含量及尺寸,最终导致合金力学性能的差异。当固溶温度在830~900℃之间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原始β晶粒尺寸增大,后续时效析出的α片长、宽及长宽比均先增大后减小,合金强度直线下降,塑性先降低后增加。固溶温度为860℃时,合金对应的强度塑性匹配最好。合金的断裂失效机制为以微孔聚集为主,沿晶开裂和穿晶断裂并存的混合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TC21合金大规格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C21合金380 mm大规格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影响初生α相含量以及形貌尺寸,固溶时间对显微组织没有显著的影响;冷却速度影响次生α相含量及尺寸,且对合金强度和塑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890℃×2 h+FC固溶处理后进行610℃×4 h+AC时效处理,可使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得到良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4.
李露 《特钢技术》2014,(1):29-31
研究了固溶时效对TC4合金的显微组织、室温力学性能、硬度、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α+β区固溶处理+530~760℃时效处理后的TC4合金显微组织分别为球状或条状初生α和转变β基体,随时效温度的提高,室温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无明显变化;β区固溶处理+530℃时效处理后的TC4合金显微组织分别为魏氏组织和马氏体。  相似文献   

15.
根据TC4合金β相区加热时α→β转变速度较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热处理工艺:β相区短时固溶淬火+时效。本文对经β相区短时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变化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相区短时固溶淬火可获得板条、针状两种形态的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量随固溶时间延长而减少。经时效后,板条状马氏体分解,析出相细小弥散;针状马氏体析出相粗大,且呈方向性分布。两种形态马氏体的析出对合金强度贡献的差异不大,而对延伸率影响的差异比较显著。1050℃固溶时间小于12s时,时效后合金的性能可与常规处理(两相区固溶时效处理)保持同一水平,并略有提高,同时,由于固溶时间较短,可达到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铝加工》2017,(4)
通过光学显微镜(OM)、力学性能检测、电导率测定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Zn-Mg-Cu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固溶温度越高(450℃~500℃),合金固溶程度越大,而再结晶也越严重。与单级固溶处理制度相比,450℃×1h+490℃×1h的双级固溶,120℃×24h时效后,合金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力学性能测试及断裂韧性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对7050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晶粒发生再结晶的比例逐渐增大,合金中粗大第二相粒子逐渐减少而后趋于稳定。另外,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合金的强度以及断裂韧性先升高后降低,试样断裂时穿晶断裂的比例逐渐增大,穿晶韧窝更多、更深,韧窝中的粗大第二相明显减少。当固溶温度超过480℃后,合金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超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热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常温拉伸实验及SEM形貌观察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固溶工艺对高Zn的A1-10.4%Zn-2.2%Cu-2.4%Mg-(0.10~0.15)%Zr-0.224%Ag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接近低熔点共晶熔化温度的强化固溶工艺及单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单级固溶和低温强化固溶工艺,其抗拉强度达到770MPa以上,而对应的延伸率保持在8%~10%。与国内开发的其他7000系合金相比,该合金显示出超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这说明合理的固溶工艺可使高合金化的超高强铝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达到良好的配合。但是,SEM观察表明,在合金固溶组织中仍残留部分粗大第二相粒子,这必然对合金的综合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固溶工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γ'相的形貌对GH4720Li合金的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固溶淬火时高冷速可以增加基体的过饱和度,有利于获取细小的γ'相组织,然而过高的冷速容易导致工件淬火开裂。因此,工业生产中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控制固溶淬火的冷却速度就显得尤其关键。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冷却介质对GH4720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溶冷却介质对GH4720Li合金的晶粒尺寸、一次γ'相形貌和数量无影响;水冷试样中二次γ'相的数量最少、三次γ'相的尺寸最小;水溶性淬火剂(20%浓度)冷却后的样品中三次γ'相的尺寸最大,室温、高温拉伸的屈服强度略低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某公司自主改进的非真空压铸AlSi10MnMg合金片状试样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对该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真空压铸件经高温固溶+淬火+人工时效处理后综合性能下降,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和鼓泡现象.仅经低温时效处理的压铸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251.8 MPa和327.1 MPa,较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