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普安县黄泥田锑、金矿区属于贵州省晴隆大厂矿集区北西部范畴,区内断层以北西向为主,局部发育北东向断层;其次,北西向与北东向的褶曲、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局部节理裂隙内及附近见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绿泥石化、角砾岩化、褐铁矿化、高岭石化等蚀变现象。地表1:5万水系沉积物Au、As、Sb、Hg等元素异常的规模大,强度高,异常形态好,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异常组合元素齐全。目前,区内已发现的构造蚀变体(SBT)厚度5-6m,可见硅化、黄铁矿化、高岭石化、方解石化、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现象。根据构造蚀变体(SBT)为黔西南金锑矿富集就位的场所,为贵州省西南部低温成矿域远景区的直接的金锑矿找矿标志。因此,初步认为在该矿区的第一赋矿空间具有寻找金锑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山铜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侧,康滇古陆东缘凹陷的交汇地带。矿区内主要构造线是北北东向,发育有规模不等的断裂构造,其中F1断层与矿化有一定关系,矿化主要有铜矿化、少量铁矿化。蚀变作用对一些有用元素的富集起到积极作用。褐铁矿一般呈浸染状分布于岩心中,尤其在岩石裂隙周围与节理面上比较发育。矿区的铜矿化成因类型属热液型铜矿化。岩性标志、构造标志、蚀变标志等是重要的铜矿找矿标志,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寨金矿区位于贵州省内,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属低中山中切割侵蚀地貌。断裂为该矿区的主要构造,褶皱次之。区内先后发育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及近东西向断层,并伴随断层两盘地层发育的牵引褶皱、节理、裂隙等次级构造,这些袭次级构造部位往往是金的重要富集地段。区内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构造加蚀变与金矿(化)体密切相关。本文在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地质构造特征、矿化蚀变与矿体关系、矿床成因控制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区内找矿方向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质钻探以及地表地质填图,本文研究了贵州省黔西县太来矿区褶皱和断裂的分布和发育特征,并根据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动力学分期探讨。研究表明:矿区构造行迹可分为三期,前期形成了NE向的褶皱,然后被NE向的断层切割破坏,后期由于构造应力的改变形成了近SN向的断层;三期构造均对先期形成的矿层从完整性和空间位态上进行了破坏和改造。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高家营-觉乐铅锌矿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兔街乡境内,距威宁县城约70Km。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黔西北铅锌成矿区西北部。前人对其地质特征、成矿远景总结分析较少。本文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借助本人之前在该区域所做过的工作成果及认识:该区地表矿化蚀变较好、矿化较连续;1:5万水系沉积物圈定的铅锌异常沿北北东向的觉乐逆断层(F1)展布,具有三级浓度分带特征,化探异常特征较好;另外,已发现的高家营TJ-Ⅰ矿体产于觉乐逆断层(F1)下盘大埔组(C_(1-2)d)的层间破碎带及次级断裂中;TJ-Ⅱ矿体,产于破碎带内;铅锌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不规则团块状产出。显示了该区铅锌矿应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白石岭矿区北部铅锌矿床位于沂沭断裂破碎带中段,明显受控于北北东—南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矿体展布方向与断裂破碎带展布方向一致,具有奠定的构造控矿特征;矿区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从矿体中心向两侧围岩具有"硅化、萤石化、黄铜矿化→方解石化、钾长石化"的变化规律;激电测深能够有效的反应出深部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展布位置,在矿区深部找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图组,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北东向断层为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区内矿化体的围岩蚀变较发育,Au矿化体的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构造裂隙热液蚀变型脉状矿化现象,多种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东乳源一六钨矿区位于早期东西向基底构造与晚期新华夏系褶断带的复合部位,北西和北北东两组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矿区发育两期岩浆活动:燕山早期形成的宝山岩体受东西向基底构造的控制,燕山晚期的一六岩脉沿断裂侵入.矿区内的蚀变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化、云英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4种.矿区主要有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化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白钨矿化.地层、构造、岩浆岩共同控制白钨矿矿化,组成了构造-蚀变-矿化网络.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蚀变特征及其与矿化关系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六钨矿的构造-蚀变-矿化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9.
阳山县深坑矿区内构造较发育,主要构造格架以东强西弱,南疏北密为特征。主要发育北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三组断裂,其中以北北东向断裂最为重要,其不仅是主要的构造格架,同时对成矿起到重要的控矿作用,矿体(脉)多就位于其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旁侧及因其产生的层间破碎带中。其中北西向断裂形成较晚。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藕塘金矿位于扬子版块北东边缘,郯庐断裂带皖东段东侧。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受北北东向的断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1.
江西大吉山钨矿容矿裂隙演化及与成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吉山钨矿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之一。矿区发育东西、北东、北北东、北西西四组断裂,北东向断裂为矿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北东向主干断裂与北西西容矿裂隙构成矿区楼梯状构造格架。北西西向容矿裂隙是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与燕山期岩浆上侵顶托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猪拱塘铅锌矿区位于赫章县城南西约15公里左右,行政区划属赫章县水塘乡管辖。区内断层以北西-南东向为主,属于垭都—蟒硐断裂带的组成部分,为一系列由南西向北东推覆的逆断层。目前,已发现的铅锌矿体主要受构造、岩性界面控制,矿化蚀变稳定,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根据区内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云贵桥铅锌矿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县、赫章县及云南省彝良县三县交界,。区内铅锌矿主要受北西向的云贵桥逆断层(F_1)断层控制。目前,已发现的铅锌矿体主要产于泥盆系独山组,个别小矿体产于望城坡组。发现铅锌矿化蚀变带2-5处,矿化蚀变稳定,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根据区内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规律分析,认为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总结近年来在灵湖金矿区所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分析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研究矿区的控矿因素及矿体分布规律,认定该矿区深部依然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矿化蚀变规律及矿脉空间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提出成矿的有利地段主要位于F1与F5含金断裂构造蚀变带深部交汇部位和F5含金断裂构造蚀变带产状变化部位,并对矿区深部金资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黄龙金矿位于南秦岭石泉—神河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带,矿区内主要出露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一套变形变质岩,岩性主要为绢云石英片岩,岩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质变形,控矿构造和矿化蚀变较复杂,区内岩浆岩不发育。经野外调研发现,矿区内岩石片理化、褶皱变形和断层等构造发育,表明矿区内岩石地层经历过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通过对脆—韧性剪切带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据矿区内构造(断层、褶皱、岩石片理化和糜棱岩化等)发育程度、规模和密度等标志,在黄龙矿区划分出3条次级脆—韧性剪切带,共同构成了控制黄龙金矿产出的区域脆—韧性剪切带RF4(DSZ2)。RF4(DSZ2)脆—韧性剪切带整体走向NW,与各矿段金矿体产状基本一致。研究认为,脆—韧性剪切带是黄龙金矿的重要控矿要素,黄龙金矿具有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特有的垂向矿化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地处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研究区内山系总体呈北西走向,南陡北缓,属高山中切割区。研究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具多期多阶段活动特点,未见明显的褶皱构造形迹。根据断裂构展布形态可将其分为东西向和近东西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四组。金矿体的控矿构造主要为北北东向断裂,矿体产于北北东向断裂内的构造蚀变带中,蚀变带围岩为蚀变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矿体的岩石多呈碎块、粉末状。  相似文献   

17.
南雄市某铀矿床位于南雄油山岩体北西部,产于燕山一期及燕山三期接触界面上、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区内岩浆岩分布较广,以燕山一期为主,次为燕山三期,局部见辉绿岩脉;区内构造发育,已发现一组(5条)呈北北东向、平行产出的含铀矿化蚀变带;铀矿化均产于构造带内及旁侧,并严格受构造控制;物探异常具一定规模,与矿化蚀变带相吻合。本区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发育,成矿条件有利。  相似文献   

18.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博格达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盆地,受区域逆冲推覆构造影响,连续紧闭褶皱和次级小断层发育,构造主要为北西-南东方向为主。构造薄弱带热液蚀变较强,大规模的化探异常均沿次级构造分布,与区域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其中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第三岩性段为主要含矿层,含矿岩性主要为安山质凝灰岩。该区域金、铅、锌矿的形成与矿区发育的火山机构关系较为密切,矿体及蚀变带,分布于距火山机构中心有一定距离的裂隙带中。它们即是火山气液的通道,又是金、铅锌矿的容矿构造。火山机构应作为寻找该类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区域构造为东西向承德—平泉和红石砬—大庙—娘娘庙深断裂与北北东向华夏—新华夏系之平房—桑园大断裂的复合部位,受其影响东西、北北东、北东及北西向多组断裂构造相当发育,为区内成矿提供了充足的导矿空间及动力。本文对柴家沟钼矿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特征进行详细研究,进而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钨业》2017,(5):1-8
九曲矿区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罗霄北北东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定位于区域北东向安基山断裂北西盘,属三南(龙南、定南、全南)钨稀土矿集区组成部分。发育于在九曲花岗体内及接触带附近的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为赋矿构造,已圈出铜钨多金属矿(化)体28条,铜钨铅锌银共生,伴生锡等有益组分,矿床成因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关系密切,属断裂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铜钨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