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区成矿区划上位于卡拉塔格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呈北西向展布,成因上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有关。铜金矿(化)体赋存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内或中酸性火山—次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矿化由成矿带中心向成矿带边缘,矿化类型、矿化强度、矿体形态等呈现分带特征。成矿带中心以热液充填的大脉型或块状硫化物型铜金锌矿化为主,矿化强烈,矿体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及层间滑脱构造控制,与围岩界限明显。  相似文献   

2.
清水泉金矿床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卡拉麦里成矿带西段,产于清水-苏吉泉大断裂与卡拉麦里深断裂之间。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次级断裂及裂隙发育,构成以NW向为主的强蚀变碎裂岩带;岩浆活动频繁,老鸦泉岩体呈岩基状分布于区内北部,构成金属元素迁移活化富集的强大热源;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石炭统清水组浅变质岩系,并均已接受后期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发育塑性流动变形石香肠和剪切褶皱等构造形迹。清水泉金矿床类型属破碎蚀变岩夹石英脉型,矿体呈带状和透镜状赋存于与近EW向主构造体系相交的次级构造组中,富集不均匀,矿体形态、分布和矿化富集受地层、构造密切控制,并与岩浆活动热源有关。含金地质体与构造、脉岩分布及矿化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甘肃冶金》2015,(4):111-114
绿竹坪铅锌矿床是新近发现并探明的伴生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主要工业矿体均产于断裂蚀变破碎带内,赋矿岩石绝大部分为热液构造蚀变岩及各种矿化岩脉。矿体呈陡倾斜透镜状,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一致,倾角68°~82°矿体受破碎带限制,厚度一般1.16~1.55 m,Pb+Zn品位2.61%~17.20%,矿床总体品位Pb+Zn5.02%;三个围岩蚀变带:内带为绢英岩化带;中带为硅化、绿泥石化带;外带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矿化主要产生于内带;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带:以内带的绢英岩化带和中带的硅化、绿泥石化带为主要标志;沿断裂破碎带侵入的石英二长岩脉是大部分富矿的直接围岩;断裂构造及其交汇、转弯部位或陡向深部变缓处是寻找铅锌富厚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4.
梅子铺金矿为一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含矿热液沿区域性北西向断裂运移,就位于其旁侧规模较小的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中。金矿体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含金石英脉产出。北西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含矿石英脉整体向南东陡倾,断裂构造扩容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品位明显增高,易于形成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5.
普查区地处柴达木准地台柴北缘残山断褶带东段,乌兰盆地南缘深大断裂南侧。区内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变火山岩组绿片岩,圈定的矿体均受北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普查区南部出露大面积岩浆岩,区内闪长岩脉、花岗闪长岩脉、石英脉及由断裂构造产生的次级挤压蚀变带发育,总体成矿条件有利。夏乌日塔矿区为一多金属矿床,主要有Pb、Zn、Au、Ag、Cu等金属,对青海省乌兰县夏乌日塔多金属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峰 《云南冶金》2010,39(5):3-7
矿区位于滇黔川铅锌成矿区之巧家-金沙厂成矿带之上,处于金沙厂、茂租-东坪两大矿化集中区之间。区内震旦系灯影组上部硅质条带白云岩、顶部含藻白云岩为矿区赋矿地层,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沿断裂带呈脉状产于以上地层中,其控矿因素为地层-岩性(相)-构造。找矿标志为灯影组上部、顶部的硅质条带白云岩、含藻白云岩,莲峰-茂租区域控矿断裂上盘和旁侧的次级断裂,相应的围岩蚀变发育的地区(段)。  相似文献   

7.
本区内含金岩性主要为碎裂岩、碎裂状石英闪长岩(夹褐铁矿化石英脉),矿化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局部硅化、碳酸盐化及高岭土化。区内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明显,矿体均产于北西向、北东向破碎带及层间裂隙中,断裂的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矿液运移的通道和储矿的空间,矿化体展布形态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初步分析本区金矿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8.
摩洛哥拉希迪耶地区铅锌矿床在位于中新生代浅陆盆地边缘构造环境,受近北东东向区域断层破碎带及其次级断层破碎带控制,赋矿岩石均为下侏罗统台地相碳酸盐岩。矿体具缓倾斜的层状和陡倾脉状两种产状。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白铅矿和菱锌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等。矿床成因为MVT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青杠林金矿位于四川省丹巴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泥盆系危关组片岩、变质砂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构造上表现为韧性剪切高应力带与破碎带发育。岩浆活动较为强烈。矿体的形态、产状、矿化深度和强度都严格受多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主要储矿构造是火地断裂及其两侧发育的次级断裂或裂隙,以矿化石英脉的形式展布,围岩蚀变较弱。该金矿成因类型上属断层期后热液贯入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周世荣 《甘肃冶金》2013,35(2):62-64
驴耳朵山金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赋矿地层为前志留系第六岩组下部第2层含炭质千枚岩与细碧岩或细碧凝灰岩接触带的石英脉。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金矿体呈似层状或脉状,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特征,赋矿岩石为含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矿体在地表不连续,但在深部沿脉坑道中连续性较好,沿走向厚度变化不大,且沿倾向厚度呈明显变厚趋势;品位自地表向深部也呈变富趋势。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本文通过对矿体赋存规律、矿化特征及岩石含金量等特征分析,认为驴耳朵山金矿受岩性和脆性-韧性断裂控制,属区域变质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  相似文献   

11.
白石岭矿区北部铅锌矿床位于沂沭断裂破碎带中段,明显受控于北北东—南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矿体展布方向与断裂破碎带展布方向一致,具有奠定的构造控矿特征;矿区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从矿体中心向两侧围岩具有"硅化、萤石化、黄铜矿化→方解石化、钾长石化"的变化规律;激电测深能够有效的反应出深部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展布位置,在矿区深部找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区位于胶莱拗陷的牟平一即墨断裂带中,区内地层主要出露白垩纪青山群八亩地组、王氏群辛格庄组,构成区域上背斜的南西翼,区内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东向的张扭性断裂和近东西向的次级断裂裂隙,区内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火山喷发,形成了青山群火山岩。区内共圈定7个矿体,受近东西向断裂裂隙带控制。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低温热液裂隙充填脉型重晶石矿。  相似文献   

13.
镇安西部钨矿集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岩浆岩主要为胭脂坝、懒板凳和四海坪花岗岩体。区内断裂发育,为钨矿成矿提供了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近EW走向断裂破碎带内出现了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化,此外NE-NNE走向的石英脉型钨矿化同样发育,二者共同构成了本区的主要钨钼矿化类型。通过对矿集区棋盘沟和核桃坪等典型钨矿床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矿集区内控矿构造为近EW向与NE-NNE向2组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2)根据该区构造背景,矿集区内NE-NNE构造裂隙是晚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形成的,近EW向构造裂隙则主要是印支期构造活动形成的,相对于燕山期钨钼成矿期近EW向断裂为成矿前构造,而NE-NNE向断裂裂隙属于成矿期构造;(3)矿集区内钨矿化类型以热液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为主,其中石英脉型主要受NE-NNE向断裂及节理裂隙控制,矽卡岩型主要受近E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鸡冠山铅锌矿是21世纪初勘查发现的,区内岩性复杂多变,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多期次成矿。该区铅锌矿体受近东西向接触带及附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形态以扁豆状、脉状为主,在走向上具有尖灭再现特征,矿体多为隐伏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矿化主要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孔雀石化和银矿化。本文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探究其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西大石笏金矿床是一个小型卡林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矿床严格受层间破碎带或断裂破碎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且矿体上部品位好,矿化强,下部弱;通过对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地带是金矿成矿的有利环境,区域性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坳陷区、古裂谷环境、坳陷区内的次级坳陷为金矿化富集的有利环境,一般性主干断裂或几组一般性主干断裂交汇处为控制矿化带或矿床的有利构造,与金矿化富集有利的层位主要是下石炭统华山岭组、下二叠统茅口组,为今后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对其它地区找寻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疆鄯善县岔口金矿位于南天山晚古生代弧后盆地之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发育,主断裂构造边侧发育的次级裂隙构造,是主要含矿构造。区内共有5个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千糜岩、变安山岩、绢云片岩之裂隙充填硅化石英脉中,属于中低温变质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旁开门金(银)矿床处于爱辉-呼玛成矿带,矿床主体赋存于侏罗系甘河组火山岩中,矿体主要以脉状形式产出,受断裂控制。区内断裂按展布方向可划分为5组,即NEE、NNE、NNW、NWW及SN向;区内主要存在4个期次构造运动,从早到晚形成的先后顺序为NEE、NNE、NNW和NWW向构造。其中,NEE向构造具长期继承性活动特征,为燕山期火山多次喷发和深部含矿热液提供了良好的通道;NN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着研究区内矿化带的分布;NNW向张扭性裂隙为成矿热液沉淀富集提供良好的容矿空间。  相似文献   

18.
雪峰山中段控矿构造特征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光  舒玲  符海华  宋维国 《黄金》2003,24(5):8-12
雪峰山中段处于扬子微板块与华南褶皱系过渡地带,是近年确立的湖南找金的重点区域。区内NE向深大断裂构造以导矿为主,局部容矿,并总体控制各成矿带分布,次级NW向构造则以容矿为主,并与NE向次级构造复合控制金矿床、矿体的产出,充分显示了构造控矿的层次性和规律性。本文认真分析了控矿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不同构造层次分别对矿带、矿床、矿体和富矿柱的控制作用,是控矿构造规律方面的一次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界河金矿床为胶东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产于望儿山断裂的北段,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断裂构造主要由F1、F2主断裂及一系列坎级断裂组成,矿体主要受F1主断裂控制。主断裂沿走向及倾向均呈现波状起伏的特征,其在主成矿期具有左型走滑的正断层性质。主断裂面凸凹转换部位对成矿最有利,其控制了矿体沿走向呈似等距性分布以及向南西侧伏的规律。次级断裂的类型以及构造岩的类型和破碎程度控制了不同的矿化类型。次级节理裂隙发育的频度控制着裂隙脉型矿化的强弱,形成了在主断裂与次级断裂收敛部位富集成矿的“断夹片式”控矿构造模式。通过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分析推断,在I号矿体深部存在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上喂牛场西山铅锌多金属矿行政隶属于葫芦岛市连山区沙河营乡,处于杨家杖子—八家子构造岩浆活动带内。区域上构造活动强烈,主要为断裂构造,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也很强烈,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由于构造及虹螺山岩体岩浆热液作用,区内蚀变、矿化程度较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及地层的接触带(矽卡岩带)内,区内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蚀变破碎带、矽卡岩化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