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要总结了乐都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的利用价值、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乐都地震台的水氡观测改为断层气观测后,对气氡观测值的年变规律、地表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与承压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水氡与气氡动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介绍了模拟和数字化方法观测地下水氡浓度所使用的仪器及其工作原理,然后对昌黎井、怀来4号井和矾山井的模拟(水氡)和数字(气氡)资料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认为仪器工作原理和观测步骤基本相同,但采样(集气)环节有所不同。模拟方法是取一定量的水样,人工采集水样中的气体,然后观测;数字化方法是自流井(泉)的水流经脱气装置自动采集气体,气体样品自动进入观测装置。取样方法的不同,对观测资料的短周期变化特征有影响,但两者的趋势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的异常及其震后效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前甘肃地区、四川和青海部分地区的水氡(气氡)资料,甘肃地区数字化改造后的水位和地温资料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这次地震前有部分水氡测点的资料存在明显的震前异常,而且变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同步性很好。这些异常在恢复时间上无明显的规律。水位测点震后效应非常明显,部分水氡和地温测点也有不同程度的震后效应。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测逸出氡替代模拟测水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建华  邢玉安  朱自强  叶威  林文峰 《地震》2002,22(4):100-105
模拟测水氡方法已有40年历史, 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测地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 人们逐渐认识到自流井中逸出气氡的信息量和异常量远远大于溶解氡, 随即开始对逸出气氡的微动态进行研究, 并在“九五”期间研制出目前国内功能、技术性能指标最佳的数字化测氡仪。然而数字化观测逸出氡能否代替模拟观测水氡存在不同意见, 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观测气氡实际震例的研究, 阐明模拟测水氡和测逸出氡的差异和一致性, 认为有逸出氡的井、泉测逸出氡完全可以代替模拟测水氡, 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庐江台人工测氡与数字化自动测氡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安徽庐江台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数字化测氡与人工取样测氡结果的精度、相关性影响因素等。数字化测氡观测精度高,但受气温、气压影响较大;气氡与水氡资料动态特征有较大差异。数字化气氡值与人工测气氡、人工测水氡不相关。Rn气/Rn水与井水温成正比。由于数字化测氡观测时间较短,资料又非常有限,还缺少一定的震例,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数字化测氡与人工测水氡应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的氡观测一直以模拟水氡观测为主。模拟水氡观测是地震监测预报中前兆观测的重要测项,一直采用定时取样、鼓泡、测值计算及数据入库等一系列人工观测手段。其观测方法落后,且带有较大程度的人为操作误差,使观测数据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鼓泡”是模拟水氡观测过程的关键环节,鼓泡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水氡测值的准确性。通过对传统模拟水氡鼓泡装置进行改造,研制出一套适用于所有模拟水氡仪器的自动鼓泡装置,解决传统人工鼓泡过程中鼓泡时间与鼓泡速率不规范对水氡测值产生较大干扰的问题。自动鼓泡装置可降低鼓泡操作难度,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水氡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关于前兆观测资料监测评估工作的要求,对甘肃19个模拟氡观测、8个数字化气氡观测点的观测资料,从观测资料质量、基础资料、震例等三个方面进行监测效能评估评估。评估结果为A级8个测点,B级7个测点,C级9个测点,D级3个测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甘肃及其附近地区数字化气氡观测资料的年、月、日动态特征,根据以往的水氡震例评估了其地震前兆监测效能,认为从气氡观测资料中有可能识别出以破年变为标志的中期前兆异常,但很难识别以阶变和脉冲为特征的短期异常.另外,气氡的动态稳定性不如水氡,目前以气氡观测完全取代水氡观测的条件还不成熟,应经过大量的长期观测实践再作抉择.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牡丹江地震台FD-125水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减轻观测人员工作负担,使得排气过程更加准确可靠,在水氡观测中采用智能化的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已势在必行。介绍了牡丹江地震台研制的水氡观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水氡观测排气过程之中,解决了闪烁室底数不达标的问题,实现了降低本底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盘Ⅰ井数字化气氡和模拟水氡观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盘Ⅰ井数字化气氡和模拟水氡在测量原理、方法、计量单位和干扰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两者不能互相取代。  相似文献   

11.
选取库尔勒台2008~2010年气氡观测资料,利用尺度为4的db4小波对其进行处理,并分别对其低频和高频短期异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频率的信息识别功能较强,有助于将数据的趋势变化和局部变化分离,能够有效地识别与消除干扰因素,提取短期异常,是地震前兆数据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震例研究表明,台站周围200km范围内4级地震发生前3~5个月气氡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汤参1井的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同期观测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二相关性差;映震能力上数字化观测的地震前兆异常反映比模拟观测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镇安ML3.6、临潼ML3.3、合阳ML3.1、千阳ML3.1级地震,四川汶川M8.0、青川M6.4、宁强M5.7级地震前后,陕鼓井的气氡观测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异常,表明陕鼓井的气氡异常不仅有较好的地震前兆效应而且还有震后效应,对出现的这种对应关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断层土壤气氡、气汞、痕量氢测量仪器运行、产出数据情况,对三个测项从潮汐、气温、气压、降雨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气氡、气汞在地震前的变化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海东地区的流体观测资料分析了在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同时探讨了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典型震例。通过分析研究表明,青海东部地区的流体在地震前趋势性异常不显著,短期异常特征较为明显,数字化流体观测资料在震前存在明显的短期异常过程,其中乐都气氡、平安表层水温、乐都表层水温短期异常明显,民和、循化水氡存在破年变或高值波动的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6.
贾平  谢智 《山西地震》1994,(3):36-38
通过对河南省陕县温2泉1980~1993年水氡资料及对其周围多次震例总结分析,认为该台水氡对其周围200km内的地震震前有一定异常显示,陕县台水氡观测可以做为晋、陕、豫交界地区的一个应力活动窗口。  相似文献   

17.
邱永平 《内陆地震》2013,27(1):15-19
宁波台ZK03井水氡在汶川8.0和日本9.0级地震前后出现的异常,可能是这两次地震的前兆异常和震后效应,并且出现的异常有较多相似之处。从水氡五日均值曲线来看,震前11个月开始就出现了异常,五日均值最大异常量都出现在异常结束前5个月,形成了一个“V”字形的中短期低值异常形态。同井观测的动水位同震响应也较相似,说明这两次地震波传播中对该井的水动力作用基本相同,因此也可能会出现相似的水氡中短期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SD-3A自动测氡仪山东网逸出氡资料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SD-3A自动测氡仪在山东试验台网运行期间取得的连续逸出氡观测资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为了说明SD-3A仪器观测逸出氡资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用FD-105K和FD-125测氡仪与SD-3A同时取100ml水样进行人工观测,其所测的氡浓度一致,之后又同时聚逸出氡气样进行观测,所测逸出氡浓度也一致,证明仪器的观测结果是可靠的。说明试验观测期间获得的1998年11月初逸出气氡大幅度高值异常是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隐伏断层地球化学试验探测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市环境中进行隐伏断层地球化学探测试验是一次新的尝试。试验探测内容包括 :不同地球化学测项 (土壤气汞和土汞、土壤气氡等 )、不同类型测氡仪器 (FD - 12 5 ,FD - 30 17RaA)、不同探测场地 (稻田、菜地、林区、道路、回填土和市区街道绿化带等 )。地球化学与浅层地震勘探结果的比较表明 ,2类异常点的对应率约为 70 % ,表明地球化学方法在福州市环境下的隐伏断层探测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地球化学“伪异常”出现的可能部位是小桥边、废弃建筑物地基、路边垃圾堆放地等  相似文献   

20.
李延峰  朱胜伟  谢庆和 《高原地震》2012,24(1):60-63,59
通过对格尔木井模拟水氡和数字化气氡年动态和月动态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变化趋势及均值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数字化气氡观测受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多,而模拟水氡观测精度较低,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