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剖宫产术率升高,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人数增加。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但新式剖官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比较有剖宫产术史与无妇产科手术史全子宫切除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碧芳  周智  曾玲 《广西医学》2005,27(8):1228-1229
由于珍贵儿及一些不愿阴道分娩的产妇要求手术产等社会潜在因素的增加,使剖宫产术逐年升高。而剖宫产术后对再次行妇科手术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削宫产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特点。但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现就有剖宫产史横切口和纵切口术式与无剖宫产史对妇科手术的影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有剖宫产术类患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1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行全子宫切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有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而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作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术适应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②方法有剖宫产术史患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90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行全子宫切除90例作为对照组。③结果有新式剖宫术与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而行子宫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作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术指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有剖宫产术类患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1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行全子宫切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有新式剖宫术与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而行子宫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作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术适应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手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根据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3组,甲组28例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乙组28例为新式剖宫产,丙组30例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比3组患者再次妇科手术时的相关指标。结果丙组手术用时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甲组与乙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甲组与乙组,盆腹腔粘连率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患者再次行妇科手术时影响最小,在剖宫产时应尽量选择这一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有剖宫产术史患者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及无剖宫产术史的子宫良性疾病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71例,对其开腹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中粘连及其术后情况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开腹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粘连情况及术后病率、切口感染、排气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解决这问题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海芳 《广西医学》2005,27(7):1080-1081
随着剖宫产术率升高,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人数增加。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但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在我院再次手术82例剖宫产分两组分析,对手术时间、术中腹腔粘连、术后病率、切口愈合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51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 51例患者术中粘连、术中出血、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腹壁纵切口组与腹壁横切口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有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适应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依受术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郭俊风 《中原医刊》2003,30(19):10-11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妇科手术的负面影响。方法:12例腹壁纵切口和14例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妇科手术者作为研究Ⅰ组和Ⅱ组;20例无妇科手术史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Ⅰ组和Ⅱ组及对照组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及拆线时间。结果:研究组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拆线时间。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研究Ⅰ组和Ⅱ组,开腹时间及出血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人数增加,无疑增加了再次剖宫产手术难度和风险。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本文将通过我院再次剖宫产术的所见对原剖宫产子宫切口的愈合及腹腔粘连情况做探讨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有新式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病人进行比较,因再次妊娠在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共152例。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初次剖宫产、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情况,提高手术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有Stark's剖宫产术史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与无妇产科手术史行剖宫产术孕妇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组较初次剖宫产者组开腹时间、腹腔粘连程度、开腹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妊娠手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有剖宫产指征者应依受术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我院开展新式剖宫产术,随着妇科疾病再次手术的病人增多,新式剖宫产导致的并发症也增多,笔者通过对此研究,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及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 1 997- 0 1~ 2 0 0 3- 0 1剖宫产术后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共 5 7例 ,分为 3组与同期无剖宫产手术史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在开腹时间、手术时间上 ,均短于研究组 ;出血量对照组明显少于研究组 ;术中粘连程度分级对照组明显优于研究组。结论 剖宫产手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需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开腹手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南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按手术史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两组患者均再次进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其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及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开腹出血量及开腹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00%比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后再次行开腹手术可缩短手术开腹时间,减少开腹出血量及盆腔粘连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秋琳  郭佩琦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233-123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将有剖宫产史患子宫附件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6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纵切口为研究一组,60例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为研究二组,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患子宫或附件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治疗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拆线时间、伤口感染情况及手术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二组与研究一组比较,开腹时间长,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排气时间长,术中粘连明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丁玉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8-290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根据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Ⅰ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新式剖宫产)与研究组(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比3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进行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能够减少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降低腹腔粘连程度,且不会导致再次手术时出现严重不利影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郭海霞 《海南医学》2009,20(8):55-5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①选择50例有剖宫产手术史者作为观察组,40例同期无剖宫产手术史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子宫切除术进行术中、术后情况比较。②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各50例作为对照。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娩出时间等差异性。结果(1)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发现其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拆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对比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娩出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刮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妇产科手术因术后盆腹腔粘连形成,使再次手术解剖层次不清,操作难度增加,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增大,致使术中出血量、粘连程度、术后病率增加,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拆线时间等延长。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有剖宫产指征者应根据受术者选择最佳手术方式,以利于再次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于我院行再次妇科手术的128例患者按照剖宫产术式分为对照组A(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B(新式剖宫产)和研究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比较三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腹腔粘连程度好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明显(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三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可降低再次妇产科手术的手术耗时和腹腔粘连程度,其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最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