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字路口黄灯时间及困境区域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十字路口是冲突交通流汇聚的节点,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黄灯在交通信号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黄灯时间的长短设置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状况.建立保守黄灯时间数学模型,通过逐步修订,建立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黄灯时间的数学模型,并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黄灯时间确定为4s的情况下,对安全停车距离进行了分析,指出困境区域的存在性与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中的黄灯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灯是保证信号过渡期间交叉口安全和效率的重要灯色。我国现有交通法规对黄灯信号规定不够明确,交通管理部门在黄灯时长设置上缺乏统一规范并存在执法误区。以黄灯启亮时接近停止线的车辆为对象,在减速停车和不停车通过两种选择下,研究驾驶人行为、车辆运动情况以及如何正确决策。同时,分析"黄灯困境"产生的原因,并给出消除方法。指出黄灯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综合比较德国、美国、日本黄灯时长计算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建议根据道路限速确定最小黄灯时间:道路限速为行〉≤交440通0~7法k0m规k.mh对.-1h时黄-1时取灯取3的4s规,s道。定路建改限议为速现:"黄灯亮时,接近停止线的车辆,可以安全停车的应停车,无法安全停车的应继续通行,但须在黄灯时间内通过停止线"。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绿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以及最佳黄灯时间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车辆在绿灯末期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确定考虑绿灯倒计时信号的最佳黄灯时间计算方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加速性能对最佳黄灯时间的影响可以忽略;考虑绿灯倒计时信号的情况下,信号灯的可见距离越长,所需的黄灯时间越长;在信号灯可见距离足够远的情况下,最佳黄灯时长比未考虑绿灯倒计时信号多0.6~0.7 s。建议对于信号灯可见距离较远、流量未饱和,且未安装交通违法检测装置的交叉口,黄灯时间延长一个闪烁周期,并去除黄灯倒计时信号。  相似文献   

4.
在路口信号设计中通过合理设置控制参数可以消除黄灯困境区,但当实际车辆运行状态、道路交通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保障信号控制安全的措施可能会失效,出现黄灯困境区。传统感应控制策略受固定检测器位置限制,可能在困境区域位置发生变化并存在车辆的情况下进行相位切换。通过先进的检测器可以获取车辆的实时轨迹数据,对车辆运动参数和位置信息进行分析,从交通安全的角度提出基于黄灯困境区内车辆安全性的相位最佳安全切换策略。结果表明:在不良天气和路面条件下,下坡车辆较上坡、平坡车辆遭遇困境区风险的概率更大,可以通过适当短时调整信号切换时机(时间为1~6 s),规避困境区内车辆通行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灯政策问题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开发了基于视频处理技术的交叉口检测系统,自动采集黄灯期间的交通数据,包括黄灯启亮时车辆到停止线距离、速度、加速度和黄灯结束后车辆的通过情况,建立黄灯期间的驾驶员“停车/行进” 决策行为模型和“抢黄灯”行为结果模型.利用北京市“闹市口大街-宣武门西大街”和“中关村东路-成府路”的视频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误差分别为8.6%和2.5%.实验结果表明,视频检测技术和驾驶员行为模型能够应用于交叉口的控制管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方法可为相应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闯黄灯现象和保障交叉口停车制动安全,在停车线前设置警示停车线。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警示停车线距离模型。车辆到达警示停车线时,若为黄灯,则应减速制动并于停车线内停车;若为绿灯,则应匀速通过交叉口。基于警示停车线及上述驾驶原则,充分利用交叉口相邻相位交通流到达冲突点的时间差,建立黄灯时长优化模型。依据上述模型设置警示停车线和优化黄灯时长,可有效减少恶意闯黄灯现象,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交通中,由于困境区域的存在,导致了部分车辆驾驶员无意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为了减少此种状况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困境区域范围的四个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建议并通过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t的调整.重新给出困境区域范围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出困境区域的具体位置及范围,提出在路面特定位置标出提示标志,帮助驾驶员在即将进入黄灯期时,根据其与提示标志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客观快速地做出行驶或制动的决策代替主观经验的判断。结果表明,在路口限速为30km/h,单个车道宽3.5m.车长3.5m~5m的情况下,若黄灯时间为2s,则困境区域范围为7.98m*3.5m≤Skl≤9.48m*3.5m,若设置成3s.则困境区域范围则缩小为0.31m'3.5m≤Sk2≤1.19m*3.5m,应在此处标示困境区域提示带,并在距离路口停车线40.91m处设立减速提示牌。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多,每年的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在交通事故中因"抢黄灯"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有很高的比例。由于黄灯转换时,其他方向的车辆和行人已经开始通行,待"抢黄灯"的车辆冲过停止线,正与两侧通过斑马线的行人相遇,待行至十字路口中间,恰好与横向穿越道路的车辆相遇,且闯行的车辆往往是加速行驶,因此,"抢黄灯"实际危害远远大于"闯红灯"。  相似文献   

9.
铭城 《交通与运输》2009,25(6):58-58
一、安全放在第一 每当你看到校车闪黄灯时,它在提醒前后周围的车辆,它准备停车上下学生了。校车停住,开门时同时闪红灯,左边Stop标志就弹出来,这时前后车辆应该在离校车25英尺(1英尺=0.3048米)的地方停住。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交叉路口红绿灯的最佳时间间隔问题,在假定车流均匀的前提下,对于绿灯的最佳时间,采用最短积存车辆长度的方法,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以积存车辆的长度为目标函数,利用lingo软件求得最优解。对于黄灯的最佳时间,采用最长所需时间的方法,计算所需的安全时间,以此作为最佳的黄灯时间,最后以观测资料进行模型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使其适应各个进口道方向交通流动态变化,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根据交叉口进口道排队车辆数建立有效绿灯利用率模型,提出了一种交叉口自适应控制策略.有效绿灯时间利用率模型以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为控制参数,实时优化确定出最佳相位放行方案以及最优相位切换方案,根据进口道排队车辆最大流向的排队车辆数和车辆到达预测确定相位放行绿灯时间.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该自适应控制策略仿真运行,与定时控制以及感应控制对比,评价分析不同车辆到达情况下交叉口通行情况.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车均延误,提高交叉口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动控制思想,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广州大学城交通信号灯灯色转换时刻的变化情况,研究信号灯灯色转换时刻变化的规律,建立灯色转换时刻与时问之间的逻辑关系模型,并建立查询信号灯周期状态的预测模型。通过主动控制的手段,使得驾驶员掌握行驶路段中信号灯的状态,提高交通行车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哈尔滨市4个不同交通监控设施的交叉口驾驶员闯红灯违法率的调查和对比,发现安装电子执法设施的可以分别降低绿灯末期、绿灯初期闯红灯违法率15%和30%;安装交通信号倒计时器对绿灯末期闯红灯违法率无显著影响,但会增加绿灯初期闯红灯违法率150%以上;而同时安装了电子执法与交通信号倒计时器,可以分别降低绿灯末期、绿灯初期闯红灯违法率17.6%和30.4%。建议同时安装电子执法与交通信号倒计时器以降低绿灯末期与绿灯初期的驾驶员闯红灯违法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交通的广泛应用与需求,提出了一种黄网格区域违章车辆智能监测算法。首先通过连续帧差法生成不含任何车辆信息的静态背景,然后结合差分图像分割算法和二值数学形态学算法来提取车辆目标,最后通过监测车辆并判断其在黄网格区域滞留时间来判断该车是否违章。监测系统采用多摄像头远近景协同拍摄的方法,保存车辆违章的视频片断并提取车牌信息,最终结果作为交警处罚违章车辆的依据。本文提出的黄网格区域违章监测算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智能交通管理中得到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交通拥挤日益严重,交通事故不断加剧。而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驾驶员违章行车造成,其中驾驶员闯红灯即是交通安全隐患的潜在因素之一。利用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车辆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采集来自哈尔滨市东直路黑龙江工程学院侧门路段处的违章数据,从违章时间、违章速度、违章车型以及违章时红灯启亮时间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交通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道路交叉口进行行人流量调查,研究通过人体热辐射能够自动控制并以热红外传感器为技术核心的LED交通信号灯的转换时间,使得当交叉路口人流达到指定数量时交通信号灯能够自动转换时间,自动放行交叉口人流而暂时阻止车辆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