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再芳 《全科护理》2011,9(13):1196-1197
[目的]通过本科学历新护士的轮转培训,以培养新护士的临床、管理、教学能力。[方法]对23名本科学历新护士轮转培训1年,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巩固"三基"、与病人交流和健康教育、专科理论知识与专科护理操作、危重病人管理及教学、临床管理能力等。[结果]提高了新护士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护理部、科室选拔优秀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结论]轮转培训对新护士自身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本科学历新护士的轮转培训,以培养新护士的临床、管理、教学能力.[方法]对23名本科学历新护士轮转培训1年,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巩固"三基"、与病人交流和健康教育、专科理论知识与专科护理操作、危重病人管理及教学、临床管理能力等.[结果] 提高了新护士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护理部、科室选拔优秀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结论] 轮转培训对新护士自身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科学历护士在护理部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辰 《护理管理杂志》2007,7(9):44-45,47
目的提高本科学历护士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方法选择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护士有计划地在护理部轮转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教学科研、实习及进修人员管理、经济管理、文件管理、后勤保障工作等。结果锻炼和提高了本科学历护士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护理部也从中更好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结论护理部轮转培训对本科学历护士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及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境培训考核法在ICU轮转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ICU实境培训考核带教小组,对ICU轮转护士进行实境培训考核。根据我科ICU轮转护士培训计划和教学目标,完善制定以问题为中心的实境教学培训案例,采用提问讨论的形式根据计划定期进行培训,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再进行现场的复习讲解。考核内容包括病情观察评估能力、临床护理思维及护理程序运用等7个方面的能力,采用跟班的形式每月进行考核。结果:实境培训后科内、护理部考核ICU轮转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优于培训前(P0.05)。轮转护士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P0.05)。轮转护士的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安全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轮转护士对培训考核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实境培训考核模式能够提升ICU轮转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与急救技能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尽快适应并胜任ICU的护理工作,是确保ICU护理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本科毕业护士及其直接护理管理者,分别由双方对护士专业能力进行自我评估及管理者评价。结果护士自评和管理者评价的专业能力指数分别为69.90±10.27和68.96±11.33;影响因素分别为专业兴趣、毕业院校、职务和单位培养情况。结论四川省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能力近于中等水平,在总体上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科研、管理和教学能力有待加强。护理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教学环境建设和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用人单位应为本科护士提供更多培养和任职锻炼机会,提高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专业能力,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新分配护士临床轮转培训的效果,探索管理模式。方法对新分配轮转护士的护理技术、技能掌握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行个人与科室评价相结合。结果提高了新分配轮转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业务能力,培养合格的护士以适应临床需求。结论新分配护士临床轮转的培训管理作为护士毕业后的最基本的教育管理,对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护士处理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以胜任岗位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护理管理者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护士轮转培训的现状,了解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轮转现状,研究护士轮转培训的新进展。方法:分析护士轮转培训的研究现状,探讨其意义:有利于工作热情的激发;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研究护士轮转培训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展望。结论:护士轮转培训直接影响着护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提高规范化护士专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培训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1年3月采用自制教学进度调查表,对在入科轮转的69名规范化护士进行儿外科护理知识技能了解,并制定个体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培训质量。结果学员满意度达91.4%、下一轮转科室老师对学员工作质量满意度达84.9%,规范化培训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可为临床培养出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技术水平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护理部协同政治部研究制订了优秀护理人才库建设实施办法、培养方案、考核验收、后续使用等系列文件,于2013年选拔出85名优秀护理人才建立人才库,设专科护理骨干人才库、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专科护士库3个子库分类培养技能型、管理型,专家型护理人才。在为期2年的培训期间针对各子库培养目标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定向培训,期满后进行考核评审验收,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了后续使用办法。结果:人才库的建立得到全院护理人员的积极响应;得到医院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考核结果显示,入选对象中69名考核达标,其临床、教学、管理、科研能力均明显提高。结论:人才库建设为护理人才发展提供了进步阶梯,明确了努力方向,激发了进取动力,为护理事业发展培养储备了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护生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方法]选择护理学院实习组长和本科护生轮转护理部2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学习。结合临床实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5名轮转护生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名轮转护生培训前后对比,护生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结论]护理部轮转培训对护生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及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护士培养现状,探索护士管理培养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其实现自我价值。方法:在临床中,建立以"三定"管理(定员管理、定向培养、定能分级)为核心的护士管理培养新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构筑护理人才规范化培养、使用、考核、分配的途径,促进护理队伍健康发展,确保护理质量稳步提升。结果:通过"三定"管理的实施,明确了护士调配的权限与范围,明确了护士专业与发展方向,构筑了护理绩效评价体系。结论:"三定"管理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确了护士的职业目标,提高了管理效能,推进了护理专科化建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医院实际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和使用新路,以解决护理专业建设、队伍稳定发展的问题。方法:对队伍结构进行分层,探索护士按能力上岗;对岗位责任进行分层,探索护士按团队形式工作;对培训目标进行分层,探索护士按核心能力培训。结果:初级责任护士明确了个人发展的方向,激发了努力工作的热情;高级责任护士,增强了责任感、专业能力和个人价值得到了认可;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向专科护士方向发展,体现其个人成就和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科护生实习中专科护理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应届本科护生专科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方法:对两届应届本科护生进行综合素质、肿瘤专科知识的培养。结果:通过一年的轮转,本科护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专科知识、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结论:通过集中专科能力培训,重视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了本科护生工作、教学、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院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方向与措施。方法对护理人员按照成长型,骨干型和专家型方向进行培养。结果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院护理人员结构趋于合理:博士1名,硕士13名,本科144名,大专608名,大专以上学历占全院护士总数的50.49%。近3年,发表论文497篇,开设我院第一个护理专家门诊。结论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人才梯队建设可极大地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护理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将其分为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5个层级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考核得分,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均优于实施前(t分别为7.133,6.112,10.434,17.168,9.799;P〈0.01),专业技术考核均优于实施前(t分别为5.056,3.289,6.042,13.507,10.965;P〈0.05),综合能力考核优于实施前(t分别为4.895,5.333,8.901,10.981,6.854;P〈0.01);实施后患者与家属满意度得分为(93.32±5.61)分优于实施前的(88.76±8.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61,P〈0.05)。结论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体现了护士的知识价值,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完善和健全医院护士培养机制,促进护士知识技能的巩固、提高和扩展,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各层级护士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规范化护士培训质量,了解受训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感受及需求。方法:采取自制问卷,分20个条目对接受规范化培训的32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医院30个科室培训质量平均得分为82.9分,在调查条目中得分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科室护士长支持、临床护理老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理论方面(得分:4.48、4.44、4.34)。得分最低的后三位分别是:培训科室其他护理老师的教学意识、临床护理老师因材施教和带教老师对学员工作的及时肯定(得分:3.55、3.75、3.88)。结论: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对新进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护理部对临床科室护士培训的规范化管理,强化科室护理人员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是保证科室规范化护士培训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不同护理项目及其比重在不同年资、学历、职称护理人员中的分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专家会议法自行设计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项目及其比重情况调查表,随机抽取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50名临床护理人员实施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83,因子分析累计贡献率为60.91%;不同年资、学历、职称护理人员均从事所有护理项目,其中以大专学历、护士职称所占比例最高;中专及大专学历、护士职称均侧重执行治疗、等级护理和生活照护,本科学历、护师以上职称侧重危重病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教学,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理人员所从事的护理项目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工作项目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等级护理、执行治疗、生活照护、健康教育、危重病患者护理、病区管理、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结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和服务利用低效率现象并存,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对临床护理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重视临床型科研人才的持续培养,推进护理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并根据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配备相应能力的护理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专家及硕士研究生主要生源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认知及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法,对40位副高级及其以上职称的从事和熟悉护理工作的专家、147名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护士以及177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专家和生源对评估观察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护士对科研能力的需求高于应届毕业生(P=0.006);生源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足(P<0.001);应届毕业生对跨学科交叉课程有较高需求(维度排序第2位);专家和生源对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和课堂讲授的认知存在差异(P<0.01)。结论:教育管理者应重视生源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误区,满足甚至强化其正向需求,纠正、消除其思想误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专业组轮转流程及成效。方法:根据外科手术专科特点进行分组,实行相对固定制,每年轮转一次。各专科组设立一名组长,以护士长—组长—专科护士—专业护士—护士为各分组体系管理。实行优化手术配合专业组流畅式轮转及"一对一"手术配合方式,以理论授课、业务学习、分组训练及转组前集中训练相结合为轮转流程,采取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外科医生评价反馈及理论考试等评价方式进行考核。结果:手术护士专科技术和手术配合技能均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医生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结论:通过优化手术配合专业组轮转流程的管理,缩短了轮转过程中存在的空档期,增加配合熟练度,同时使护理活动更规范,管理更科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