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策  郑杨 《浙江电力》2014,(9):27-29
合并单元是智能变电站中实现数字量采样值传输的重要设备,关系到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与否。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二次信号采集方法,分析合并单元延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同时输出模拟量和数字量的混合输出测试合并单元延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延时的产生和危害,分析采样系统延时物理过程与两级延时概念,阐述治理合并单元延时的插值重采样法,提出合并单元延时指标试验流程与接线原理。对某220 k V智能变电站延时超标的合并单元全部更换或升级为应用重采样同步技术的产品,整改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控制合并单元延时在允许范围内是简单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合并单元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针对合并单元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问题,指出合并单元测试时需要注意的性能参数,包括交流采样值时间同步性参数、开关量时间同步性参数、输出数据延时参数和精度参数,并对这些关键参数提出不同的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中数字化保护整组试验的测试需求分析,提出了"虚拟的电压合并单元"的方法,并结合现有的继电保护测试装置研发技术,实现了数字量和模拟量的同步混合输出,解决了从合并单元前加量进行继电保护整组试验的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天津范庄、新华路220kV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其延时有关内容,研究分析了合并单元延时不一致对保护的影响以及校验方案,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分析处理和现场调试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采样同步和延时产生原因,通过现场实际案例及现场应用,验证单元采样同步和延时对保护装置的影响,进一步得出智能站采集系统的综合误差,对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运行中的检查提出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与二次设备的接口依靠合并单元实现,数字量输出接口是合并单元开发的关键点,也是产品检测时的重要项目.本文分析了电子互感器标准和IEC61850-9标准中对数字量输出的要求,并给出合并单元数字量输出帧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接口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合并单元的数字输出.  相似文献   

8.
简述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的产生,在对现有额定延时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现场实用的合并单元额定延时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常规继电保护测试仪和故障录波器即可完成测试,在山东电网合并单元反措实施中得到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数据采集和输出过程存在着固有的额定延时,此延时直接影响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目前,额定延时测量方法存在着不足,给系统安全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文中从合并单元采样环节的构成出发,分析其采样、处理过程中额定延时的群延迟特性和传变延迟。研究表明:时域中的群延迟在频域中相频特性应为线性相位,据此提出通过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以获得合并单元的相频特性曲线、进而辨识出额定延时的频域识别测量技术,并分析合并单元的相位误差对此额定延时测量方法的影响,最后通过理论仿真验证了此额定延时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文中所提方法为合并单元数字化采样延时测量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延时测量技术,能够确保继电保护系统的正确、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延时特性现场测试仪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同步问题以及通过现场核相及查看差流这一验证差动保护各侧电流是否同步的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延时特性现场测试仪的设计需求,基于需求分析提出一种现场测试仪的体系结构并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对依据本设计方法实现的测试仪的时间粒度与合并单元的时间响应配合方面进行了详细计算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该测试仪可有效验证合并单元延时参数的现场正确设置,杜绝误整定,符合现场验收需求。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的准确性,是保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否准确识别采样值的关键,因此准确测量合并单元额定延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依赖于同步时钟,间接法采用比相方式无法测量整周期延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突变点检测的改进额定延时测量方法。通过分析常见的测量额定延时方法,指出其不能用于含整周期延时测试或其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然后在基于小波突变点检测法的基础上,采用B样条插值法对经过采样环节后的输出波形进行插值计算,通过增加采样率修正其输出波形以提高检测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与数字量输入合并单元的测试相比,模拟量输入合并单元的测试涉及到模拟量和数字量的同步接入及分析,对测试装置和系统的要求更高。目前,国内已经出版的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测试方法,只是概括性地叙述了测试流程,可操作性太弱。从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和模拟量输入合并单元的原理出发,对其工程测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对测试系统的要求进行分析,为模拟量输入合并单元的工程测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1合并单元延时问题智能变电站相对常规变电站,其二次体系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信息数字化,而信息数字化导致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电流电压由传统的模拟量转变为数字化,并通过光纤将这些数字量上传给间隔层的保护及测控装置。由于每个间隔在实现电流电压采集、AD转换、传输等过程中的速度不可能完全统一,造成间隔层保护设备在接收数据时存在不同步的问题,导致保护的误动或拒动。目前对合并单元的同步性校验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全波傅立叶的智能变电站谐波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输出的IEC61850-9-2数据进行解析,再采用全波傅立叶算法开展谐波分析.文中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基波及各次谐波分量的幅值和相位.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智能终端、合并单元设备的性能和优点得到广泛验证,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合并单元配置不合理降低保护设备运行可靠性、采样延时增加保护整组动作时间等。提出了在220 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中保护装置采用"常规采样+GOOSE跳闸"的技术方案,这一方案对110 k V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模拟量输入合并单元的暂态延时与稳态延时之间的差异性,并从继电保护应用的角度关注了模拟量输入合并单元暂态下的传变延时问题,阐述了暂态延时与稳态延时的差异性以及在工程中测试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基于精确离散时间控制的的合并单元暂态时间特性测试方案,采用数字相位锁定器( DPLL)消除数字量时序抖动,利用突变量检测确定初始时刻,再结合相位提取进行时差补偿修正,很好的消除了测试中的各个误差因素,利用同步信号异常、报文离散度变化等突发事件作为触发条件,测试这些异常过程时间特性的变化对电流电压复合误差的影响。通过开发的测试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以验证本时间特性测试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字采样的额定延时和相位误差是影响继电保护性能的重要因素。文中分析了数字采样各个环节延时的构成,阐述了目前智能变电站采样同步实现方式,比较了数字采样的额定延时与相位误差的异同,提出了间接法和直接法额定延时检测方法并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数字采样在智能变电站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起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重合闸瞬间放电现象,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级联合并单元的采样延时问题,阐述了级联合并单元采样延时的算法及由来,介绍了保护装置插值重采样的原理及要求,希望能对智能变电站级联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的现场调试及保护重采样理解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应用现状对采样同步相关的问题、实现方法和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基于路径延时法的合并单元采样同步实现方法,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合并单元输出数据报文既包含采样计数值也包含采样额定延时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一种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关键环节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智能变电站中对合并单元时间性能指标上较高的技术要求,文中通过对由插值算法进行同步的合并单元实现原理的具体分析,充分利用PowerPC的计算能力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将整个系统分成多个模块,并通过模块间的相互配合,提出一种具体的合并单元关键环节的设计方案。在该方案中,通过对连续有效秒脉冲间隔的统计和记录,来实现高精度的守时模块,并利用灵活设置的定时器中断周期,来对合并单元的重采样时刻进行动态调整,使之与外部对时信号同步。同时通过对输出延时的分解及FPGA的缓存功能,精确实现了SV9-2报文的等间隔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