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症,征,证症:病的症候情况,即症状。例如,败血症、瘙痒证、肥胖症、手术并发症。征:学上为迹象、证验、证明之意。例如,体征、指征、综合征、征象。证:证实、证据、证验之意。例如,证候、辨证、实证、虚证、适应证、禁忌证。二、像,象  相似文献   

2.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应变能力强。五、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六、体重得当,身体对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七、眼睛敏锐。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相似文献   

3.
活血止痛万灵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除风去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主治:风寒湿痹,腰痛,腿痛,关节痛,跌打损挫,伤力劳损,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处方: (1)当归、川芎、赤芍、白芷、木瓜、灵仙、川乌、草乌、羌活、独活、五加皮、金乔麦、附子、马钱子、姜黄、络石藤、苍耳棵、寻骨风各200克。松枝、桑枝、鬼箭羽、狗骨各300克。麻油3000克、红花籽油2000克、黄丹1800克。  相似文献   

4.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其发病总因不外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 1 肾阴虚型:阴道下血,淋漓不断,时多时止,色鲜红,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法:宜滋补肾阴固冲任。方用左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芋、丝子、鹿角胶、枸杞、龟板胶、去牛膝。 2 肾阳虚型:出血量多,血色清稀,肢冷畏寒,浮肿,腰痛如折;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宜温补肾阳固冲任。方用右归饮加减。熟地、山药、山芋、枸杞、杜仲、丝子、附子、阿胶、龙骨、牡蛎、艾炭。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马街、鸡街、黑支果三个公社,共有22个生产大队,9529卢,51,791人。为民族杂居区。有汉、苗、倮、僮、卜、彝、傜等7种民族,其中以汉族、苗族居多。多数地区为山区,居住极为分散。单马街公社就有自然村235个。气候比较温和。由于地多田少,粮食出产以包谷、红薯、水稻、黄豆等为主,挖药、畜牧、熬硝等为其副业。粮食够吃,生活中裕。痢疾、疟疾为常年多发性疾病,有些年长者有甲状腺肿。在医疗机构方面,有区医院  相似文献   

6.
正原料:鸡肝300克,莲子20克,面粉、盐、水淀粉、酱油、花椒水、葱、姜末、清汤各适量。做法:将鸡肝切块洗净,加盐、水淀粉和面粉拌匀。莲子泡发、洗净。鸡肝焯熟,捞出洗去油分,沥干水。锅内倒入油烧热,放入葱、姜末、清汤、酱油、盐、花椒水煮沸,放入鸡肝和莲子,小火炖煮至熟,撇去浮沫,用水淀粉勾芡即可。功效:鸡肝含钙、磷、铁、锌、维生素A,是理想的补血养生佳品。  相似文献   

7.
湿疹、荨麻疹、皮肤搔痒症等,是常见的皮肤病,我们用中医治疗18例,计荨麻疹9例,皮肤搔痒症3例,急性湿疹2例,皮肤过敏2例,慢性湿疹1例,神经性皮炎1例。以祛风、活血、解毒、利湿为主,结合辨症用药。基础方为:防风、灵仙、蝉衣、当归、荆芥各9克,赤芍、刺蒺藜、丹皮、大青叶、地肤子各12克,白癣皮15克。水煎服,日一剂,煎两次服。药解:灵仙散风祛湿,善走十二经。蝉衣散风清热、宣肺,可治风热郁表的风疹、皮肤搔痒。赤芍活血,当归补血活血,可内润脏腑、外达肌表。丹皮凉血活血,荆芥祛风解毒,轻扬疏散。刺蒺藜行气活血,祛风正痒。地肤子、白癣皮祛风止痒,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医十余年,用调营饮加减治疗肝硬变4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半年。其中,肝炎肝硬变23例,酒精性肝硬变15例,心源性肝硬变7例。以上肝硬变患者均为代偿期肝硬变及脾大者。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党参、当归、川芎、鳖甲、莪术、延胡索、赤芍药、瞿麦、大黄、陈皮、大腹皮、亭苈、茯苓、桑白皮、细辛、官桂、白芷、炙草。功能: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主治:肝硬变、脾大。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晦暗,口干苦,神疲乏力,大便色黑,赤缕红…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8岁,因双下肢无力、烦渴、多尿1天入院。患儿入院前1天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以右侧为重,但可站立,有运动障碍。无发热,无肌肉酸痛及麻木感。发病当天出现烦渴多饮、尿多、大汗淋漓。入院时不能行走、颈软、头不能抬起、双上肢无力、握力较差、发音障碍。发病前无饱餐、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感染等病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性家庭史。入院时查体:血压15.9/11.3kPa,心率85次/分。神志清晰。颈软,头下垂。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罗音。心音无力,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肌张力减弱,膝腱反射消…  相似文献   

10.
薤白,别名小根蒜、山蒜,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薤白性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主产东北、河北、江苏、湖北等地。以个大、饱满、色黄白、半透明者为佳。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气虚者慎用。用量为5~10g。置干燥处保存,防蛀。薤白的原植物均为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形,外  相似文献   

11.
疏肝法,即疏肝解郁,使肝失疏泄功能恢复。此法应用颇为广泛。兹举数例如下。1 冠心病 男,62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2年,西医确诊为“冠心病”。诊:胸闷胸痛,口中盐腻不爽,口干不欲饮水,纳呆食少,懒言倦怠,舌暗苔白腻,脉弦细。乃肝郁血瘀湿阻之胸痹证。治拟疏肝活血,理气化湿。处方:柴胡、炒枳壳、赤白芍、元胡、广郁金、川楝子、藿香、佩兰、青皮、陈皮、制香附、川芎、桃仁各10g,丹参15g,葛根25g,泽泻30g。连服14剂。诸症悉除。改用复方丹参片和消遥丸以善后。随访2年未发。  相似文献   

12.
全心衰竭病理生理和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左右心室排出量均减低,体肺循环淤血。治疗目标为减轻或消除体肺循环淤血,改善心功能,改善症状,且要防止心室重塑和心衰进展。具体治疗有去除诱因、休息、吸氧、限制液体输入量、强心、利尿、扩血管、解痉、抗感染、以及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的应用等,注意防止电解质失调,纠正心律失常等。传统医学认为心衰[2]乃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无力行气运血所致的常见急危重症。外邪、饮食、情志、劳累、久病诸因均可引发本病。病理关键在于心体受损,阳气虚衰。病标在于淤血、痰饮、水湿聚结,造成气、血、水互相影响,夹杂为病。每因继发感染、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急性加重,临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且波及多脏受累。病变以心为主,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临床上患者以呼吸困难,心悸烦躁,尿少。下肢浮肿。乏力。干咳或咳血,多汗,胁部胀痛为主症。治疗上须辨明虚实、轻重缓急,明病位、定脏腑,掌握扶正祛邪的先后。突出补虚、化瘀、蠲饮、利水等法,以温补阳气为本,兼顾滋阴补体。  相似文献   

13.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1,18(17):48-48
海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谓:"生海岛上,黑色如乱发而大少许,叶大都似藻叶。"海藻别名乌菜、海带花、海萝。海藻,味咸、性寒。软坚,消痰,利水,泄热,用于瘰疬、瘿瘤、积聚、水肿、脚气、睾丸肿痛等症。其功效还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常用于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14.
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 ,由石膏、熟地、知母、牛膝、麦冬组成 ,具有清胃滋阴之功效。对于少阴足 ,阳明有余 ,烦热干渴 ,头痛、牙痛、失血等症 ,设之最宜。笔者多年来随症加减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疗效显著。例举典型病例如下。例1 :病人女 ,63岁。口舌反复破溃2年余。胲下口腔两颊部、舌边尖见数个小溃疡点 ,说话困难 ,时流涎。口腔烧灼疼痛 ,进冷、热水疼痛更甚 ,且口干舌燥 ,进食困难。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小数。证属脾胃积热。治宜清胃泻火。投玉女煎合导赤散加减 :生石膏50g、生地15g、天冬10g、川牛膝15g、元参1…  相似文献   

15.
地黄的药理学分析以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黄别名酒壶花、山烟、山白菜。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化学成分含梓醇、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等。性味归经:鲜地黄性寒,味甘苦。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  相似文献   

16.
温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48-3248
1病例介绍患者,男,29岁。因咳嗽、咳痰、发热1周,伴胸闷、气促2天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多,呈黄色黏稠痰,伴持续性发热,体温38℃左右。曾在当地医治(具体不详)。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咽痛、胸部闷痛、气促、不能平卧、进食后发生呛咳,无痰中带血、咯血、心悸、腹痛、腹泻、黑便、意识障碍。起病以来,饮食、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燥。既往身体健康,无烟酒嗜好。院外胸片:双肺感染。体格检查:T 38.3℃,P138次/分,R 38次/分,BP 128/65 mmHg。  相似文献   

17.
麝香壮骨膏致接触性皮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6岁。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本次因右踝关节扭伤,疼痛,使用麝香壮骨膏7cm×5cm贴于患处。数小时后,患者右踝关节处出现肿胀、皮疹、瘙痒难忍。局部皮肤明显发红,皮温较高。考虑为药物过敏所致,立即揭去所贴膏药。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氯霉素乳膏涂患处,每4h涂1次。1d后,肿胀瘙痒有所减轻,皮疹减少,继续治疗至3d后,上述症状消失。麝香壮骨膏为外用膏剂,含有麝香、豹骨、当归、生川乌、生草乌、吴茱萸、冰片、樟脑、薄荷脑等16味中药成分,具有镇痛、消炎的功能。用于风湿痛、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扭伤、挫伤等症。本例提示有过敏…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的原因很多,有“营养性、生物性、毒物性、胆道性、代谢性、循环性以及内分泌性等等”。在分型上来说,也很复杂,如“腹水型、消化道出血型、消化不良型、肝脾肿大型、昏迷型、潜伏型”等等。本文所谈的肝硬化腹水,主要是指门静脉性的肝硬化,肝功能代偿失调,以致形成腹水者。肝硬化早期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如延绵日久,有下列表现者,则预后不良。一、面色黧黑,毛发憔悴。二、牙齿枯白无润泽。三、头、面、颈、胸有蜘蛛痣;两手有朱砂掌,或男性乳房隆起者。四、常期低热不退。黄疽日趋加重者。或黄疽与腹水同时存在者。五、有严重的胸、腹水以致缺盆满者。或下肢肿如烂瓜之状,连及阴囊肿大如小斗者。六、时时鼻衄或吐血、便血;以致妇女经闭者。  相似文献   

19.
痛风清消方     
组成:土茯苓、山慈菇、清风藤、车前草、金钱草、萆薢、徐长卿、白豆蔻、黄柏、白术、苍术各15克,薏苡仁30克,重楼、蒲公英、川牛膝各10克。用法:日服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功效: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0.
地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美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79-2479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 ficinalis L)的根及根茎。性味苦,酸,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功效。用于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痈肿、痔漏、湿疹、金疮、菌痢、烧伤、狂犬病、蛇咬伤。口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研末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