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志强 《通讯世界》2001,(12):49-51
ADSL上网的接入方式ADSL接入INTERNET有虚拟拨号和专线接入两种方式。1、采用虚拟拨号方式的用户采用类似MODEM和ISDN的拨号程序(如,PPPOE或PPPOA程序),ADSL接入INTERNET时同样需要输入用户名与密码(与原有的MODEM和ISDN接入相同)。此时用户侧向远端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用户名、密码),远端认证服务器确认后,该用户才能真正联网,但ADSL连接的并不是具体的接入号码,如163或8888,而是所谓的虚拟专网VPN的ADSL接入的IP地址。2、采用专线接入的用户只要开机即可接入INTERNET。无论是那一种接入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EP7312并利用ISDN网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的新型的公用多业务信息终端。给出了该信息终端的总体设计和硬件设计,并介绍了启动代码的设计和ISDN协议栈的移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 ISDN 和 Internet的协议,引出了通过 ISDN 接入Internet 的业务,说明 ISDN 接入 Internet 比传统的接入方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ISDN技术起源、发展、特点、接口方式及终端设备 ,并与其它一些上网方式比较。还提出用ISDN技术解决局域网互连和上INTERNET的方案。以及ISDN技术在中波广播自动播控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席康  阮方 《通信技术》2001,(8):61-64
窄带ISDN是V5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接入综合使用了时分复用和统计复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ISDN业务复用和接入的方案设计,并对其设备功能模块及软硬件实现给出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6.
孙敏 《电信快报》1998,(9):20-23
本文介绍ISDN的基本概念 ,中国ISDN业务飞速发展的状况。并结合实际 ,着重讨论了ISDN与电视会议系统、ISDN与Internet的接入等当今ISDN应用最广泛的业务。  相似文献   

7.
贺信 《电子世界》2013,(3):150-152
设计了一种基于MTCA架构的ISDN接入网关AMC模块。给出了以VOIP处理器M82515为核心的核心控制电路以及专用芯片构成的接口电路的硬件结构和组成。以Vxworks系统作为嵌入式软件平台,采用C语言进行了ISDN信令、SIP信令以及信令转换的软件开发,实现了ISDN业务在MTCA系统中的接入以及ISDN终端与SIP软电话的呼叫流程。  相似文献   

8.
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是基于公共电话网的数字化网络,它能够利用普通的电话线双向传送高速数字信号,广泛地进行各种通信业务,包括话音、数据、图像等。ISDN主要应用于Internet接入、话音新业务、公司网络的互连或远程接入、大型商业用户专线连接备份和流量溢出备用、桌面可视系统及视频会议等方面。用户可以用申请模拟电话线相同的方式申请ISDN线。通过ISDN,用户能在一条电话线上同时连接电话、电脑、传真机和可视电话等多种终端,两部电话可以同时使用而互不影响。ISDN网络体系是在普通…  相似文献   

9.
宽带无线接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荣 《中国无线通信》2001,7(7):24-24,26
随着世界各地区电信业务提供者利用高速光纤骨干网承载话音、数据和INTERNET业务,没有先进接入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将不可能在网路通信中取得优势。信息共享已经成为商业基础。INTERNET、电子商务和其它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接受已经改变世界通信方式。电信运营商如果不能充分运用这些新技术,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宽带无线接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接入手段,为通信公司提供了经济和简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相信您对ISDN并不陌生,也许ISDN已为您提供了一些服务,但ISDN是如何工作的,接入ISDN需要什么设备,ISDN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当前制约ISDN普及的因素是什么,不同用户选择ISDN的投资回报如何,也许这些你并不很清楚,那么请看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介绍了 Internet的各种接入方式及根据齐齐哈尔市本地网的实际情况,在接入网规划中对 Internet 接入方式所采取的各种因地制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Communications     
《Spectrum, IEEE》1996,33(1):30-41
The autho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communications. The main features being: Internet access over TV cables; TV signals transmitted over power and phone lines; cheap phone like service over the Internet; and wireless networks including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media, ISDN, virtual LANs,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wireless telephony, and network secur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Internet的巨大发展给N-ISDN的生存提供了一个成长的空间。建设N-ISDN网最终实现PSTN网的ISDN化是固定电话网建设目标。本意在探讨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必须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监测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提出上网行为审计系统的设计并加以实现,系统满足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需求,同时规范上网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通过用户准入、上网行为记录、流量控制、终端管理等技术手段,部署了一套完整的上网行为审计系统。本系统旨在解决互联网视听节目监测从业人员访问互联网所衍生的信息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克勤 《电信快报》1997,(12):24-27,32
本文介绍了Internet上访问数据库的几种方案———CGI方式、IDC方式和WEBSQL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凤 《信息通信》2010,(1):18-20,30
TD—SCDMA网络具有高速数据传输性能.这样TD—SCDMA用户通过电脑能和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服务数字网)用户一样快速地上网浏览.实现高速移动上网。本文详细叙述了在Windows XP及VC++6.0平台下.利用RASAPI和虚拟调制解调器(modem)实现RASH号连接的设计方法及过程.最后给出了该技术在某无线上网卡管理系统软件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traffic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 GPRS wireless networks. With a stochastic source traffic model describing the user behavior, we will deriv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Quality of Service measures in terms of WWW downloading time and the transmission bandwidths on TCP and TBF level. Comparing the obtained values with wireline network modems and ISDN yields a slowdown factor which indicates the subjective degradation that the wireless user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8.
The success and growth of Internet-based services has profoundly impacted the global economies, as well as the ways people communicate and their lifestyles. With ever increasing demands for accessing the Internet via mobile devices, the focus of next-generation mobile wirel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enable and efficiently deliver broadband mobile multimedia and Internet services to users.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s making big strides in the design of next-generation broadband mobile networks which are poised to enormously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Internet and its usage by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users as opposed to having users go to the Intern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