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科 《家电维修》2009,(12):11-11
故障现象:开机后,电源指示灯反复闪烁,机器呈三无状态。 分析检修:打开机器后盖,通电测量+B端135V电压为75V左右。断开行电路接一灯泡作负载,通电后瞬间短路光耦N812的①、②脚,此时灯泡亮度大增,由此说明故障出在稳压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字控制实现了一款多路精确稳压输出的DC/DC变换器,系统论述了硬件电路拓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数字控制器的实现途径。该电源模块采用了双控制器和中间母线电压架构,实现了无光耦的隔离式多路输出,解决了光耦的电流传输比因温度变化进入非线性区而引起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该数字控制器可实现关键参数的在线更新,使设计方案更具灵活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一种稳压源满足多种情况下使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开关电源。分析了UC3842芯片工作原理及该电源的工作过程,设计中加入了转换电路,增大了输入电压的范围,采用光耦和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TL431实现了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和实时反馈控制占空比,输出各路相互隔离,并对输出电路进行了设置,使得输出电压可调且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具有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高、体积小、质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UC3842的新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设计了一种以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2芯片为核心的高频单端反激式开关稳压电源.基于信号流程和电路功能模块划分,利用三端稳压器TL431配合新器件UC3842实现了对电源电压的控制和稳压输出.分析了新型开关电源的设计原理、各组成模块的功能以及工作过程.为了满足设计电源的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要求,设计利用低通滤波扼制了传导干扰,采用光耦器件PC817实现了输入/输出的隔离和反馈,并在电源电路中加入了热敏电阻、压敏电阻以及过压、过流保护等保护措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源具有稳压性能优良,纹波小,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一种工业环境中处理器需要获取外部输入电压信号的隔离检测电路.电路设计采取光耦隔离、 TVS瞬态抑制二极管、MELF高可靠性电阻、稳压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主要实现主控制器对外部主动输入或反馈电压 信号有无的安全检测.整个电路实现了高可靠、低功耗、宽电压、抗静电、抑噪声和隔离检测等功能指标,在工业环境 中可稳定实现对接触器、继电器、压缩机、电机等工业设备反馈信号的安全检测,在工业领域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UC3844的反激稳压电源的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流型PWM控制芯片uc3844实现的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原理,并进行了设计,主要介绍了变压器的具体参数的设计、损耗分析,设计采用了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TL431配合光耦构成电压反馈回路,并重点描述了该电路的反馈稳压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表明该电路具有良好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系统稳定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大屏幕彩电的开关电源具有稳压范围宽、输出功率大、转换效率高以及保护功能完善等特点,其电路较复杂。因其工作在高电压、高功耗及大电流的状态下,故障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开关电源稳压控制环路与保护电路有故障时,各单元电路之间相互牵连,维修的难度较大。实践证明,只有了解和掌握开关电源与保护电路的结构原理及维修技巧,才能准确、快速地判断出故障部位,找出故障元件并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8.
步步高系列中部分激光播放机,采用以稳压调整控制的开关电源单芯片JKA1MO0280为核心构成的开关电源组件。该电源组件由集成了一只高压MOSFET功率开关管与一个电电流模式控制器的新型集成电路KA1MO0280、误差取样电路KA431,光耦台器PC817等器件构成。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压大功率锂离子蓄电池组单体电压信号变换问题,提出了三种实用型模拟电子电路方案,分别为线性光耦隔离法、直接采样法、非线性光耦实现模拟信号线性隔离法。对其原理与性能进行分析与实验,比较了优缺点,证明线性光耦隔离法既实现了电池与测量电路的隔离,又有精度高、调试简单等优点,性能优良,适用于串联单体数较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东芝3429KPT型大屏幕(86cm)、多制式(接收28种不同制式)、高质量画中画彩电,采用新型微处理器及I^2C总线调控技术,电源稳压采用双重稳压方法(开关电源稳压和行输出供电稳压),使输入交流电源电压范围宽达AC90-270V时。在其他彩电中,一般都设有开关电源稳压电路.但行输出供电稳压调整电路并不多见,为此本文介绍行调整电路的原理及主要故障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开关电源开盖先看保险管保险烧断须注意电源初级有短路整流滤波在路测还有电源调整管查得原因并不难脉宽调整小电容容量减小电压高首先代换是上策光耦稳压很流行稳压环节出毛病输出电压波动大小小稳压二极管个儿不大作用大更换之时别马虎否则损坏一连串这里还得提一提脉宽控制三极管型号参数不一般消磁电阻好不好不用测试也知道通电工作用手摸有点烫手才正常二、CPU电路CPU电路故障多工作条件应牢记电源振荡及复位电源电压要求高各点电压应正常有时还查存储器部分功能无作用断开键控试试看细测功能对应脚外围元件先检查最后才能换CP…  相似文献   

12.
康佳P2901彩电设有晶闸管保护电路,当行输出级电流过大或显像管束电流过大时,进入保护状态,避免更大的损失。一、保护电路工作原理该机的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其保护电路与开关机电路、取样误差放大电路并联,稳压环路的取样误差放大电路、开/关机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均通过"光耦"N902对  相似文献   

13.
例1:故障现象:按下电源开关后指示灯亮,但遥控开机无光栅、无伴音。 分析检修:测开关电源+115V电压只有40V,+24V输出端电压仅为7.5V,且主板电源部分有“吱吱”声。断开电阻R444,在+115V端接上200W灯泡作假负载,开机观察灯泡微红且闪烁,由此判断开关电源有故障,应重点检查其稳压电路。经检查发现误差稳压放大集成块VQ827的②脚电压只有0.8V(正常值应在100V左右),故怀疑可能是  相似文献   

14.
方兴余  周熙文 《电源世界》2009,(2):60-62,28
介绍一种采用普通数字光耦实现了蓄电池组的每一节单体电池电压的无源耦合,利用软件二次曲线补偿的方法解决了因普通数字光耦的信号耦合引起的非线性问题,利用线性光耦对电池组整体电压进行采样,可以计算出电池每伏电压的补偿量,从而解决了普通数字光耦的温度漂移,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2)软启动控制该电路由N503的⑦脚内部电路和外接的软启动电容C521共同构成。防止开机瞬间稳压控制电路未及时工作,导致N503的⑤脚输出的开关管激励电压占空比过大,使开关管V503被过激励损坏。开机瞬间,由于C52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当它两端电压从小逐渐增大时,N503的⑤脚输出的激励脉冲占空比从小逐渐增大至正常,从而实现软启动控制。(3)稳压控制稳压控制电路由取样误差放大电路N506(SEl35N)、光电耦合器N504和N503的①脚内部电路组成。当负载变轻或市电电压升高引起输出电压升高  相似文献   

16.
模拟量线性光电隔离的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模拟量线性光电隔离的一种新设计方法,此方法通过常用的光耦隔离元件与简单的电路就能达到精度较高的模拟量光电隔离。传统的模拟量光电隔离电路虽然能实现高精度,但都必须采用特殊的光耦隔离元件与多组互相隔离的电源,此方法则克服了这些缺陷,只需采用普通光耦产品,用到1组电源,一样能实现较高精度的模拟信号光电隔离,从而降低成本。新电路已成功应用于弹载黑匣子的电压采样电路中。  相似文献   

17.
王春 《家用电器》1996,(10):27-27
大型电子游戏机俗称“街机”。其电脑板专用电源盒(如图)采用一般并联式开关变压器耦合,并使用光耦、运放及三端稳压块,输出电脑板所需要的三种工作电压。其基本结构、电路原理与日本SWN-7S开关电源十分相似,这里不再赘述。现就此种电源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一些故障,举例排除。 例一:开机后烧断2A保险丝,LED不亮,各档电压  相似文献   

18.
光电耦合器VD15的①、②脚之间电压具有这样的规律:要么是1V左右(因光耦型号不同而略有差别),要么是0V。如果是1V,表明光耦受到了误差检测放大电路控制或开机/待机控制;如果是0V,则表明光耦没有受控;如果远大于1V,则表明光耦损坏。所以测量光耦①、②脚之间的电压,能够快速判断故障是出在电源热端(光耦③-④脚一侧所在电路),还是出在冷端(光耦①-②脚一侧所在电路),或者在光耦本身。  相似文献   

19.
光耦器件瞬态饱和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在快速瞬变扰动的作用下,光耦器件将产生瞬时饱和现象。指出瞬变扰动从直流电源、交流电流、电压端口施加时,即使开关量输入没有任何信号,光耦器件的输出也一直存在电平跌落、再恢复的过程,该过程伴随着每一个瞬变脉冲,相当于光耦器件已经导通,影响开关量输入的正确性。光耦器件用于串行口、开关量输出等回路时也存在上述现象。因此认为光耦器件瞬时饱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微机保护装置影响较大,同时提出基于硬件、软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勇  林林  孙立功 《微特电机》2008,36(1):28-30
根据PWM控制原理,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永磁发电机的新型稳压电路.相对于目前永磁发电机普遍采用的并联式和串联式稳压电路,该电路输出为平滑直流电、功耗更低,且能够实现升降舣向稳压,稳压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