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博宁 《大观周刊》2011,(34):172-172
自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全国高考作文改为话题作文以米,话题作文就在全国热了起来,走向初中,影响小学,逐渐向低龄化进军,成为中国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话题作义的优势体现在:它是自由的作文,快乐的作文,创意的作文和发现人才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孙武康 《大观周刊》2011,(47):136-136,96
话题作文呈破竹之势向我们走来.小学毕业考试话题作文屡见不鲜。其主要特点是:谈话审题、文体不限、内容广泛、题目自拟。同一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开放学生思维及想象的空间,提供了多条思路的选择。例如以“春天”为主题.展开话题,可以说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春天的情,这样百花齐放.各自争新。追求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李浩涓 《声屏世界》2005,(10):36-36
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新周刊》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中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全国推广.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现阶段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下,《超级女声》基本保持同时段收视率稳定.即使在去年面临奥运冲击波的八、九月份,其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笔者认为,《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其节目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吴凤晓 《大观周刊》2012,(50):234-234
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几种考察类型.近年来,高考作文已南热极一时的话题作文转移到“新材料作文”的没置上了.其特点和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些同学面对这一变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与旧材料作文相提并沦.或者当成话题作文胡乱拼凑,导致偏题、跑题,出现高考考场严重失利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懂得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把握不准写作的要领所致。下面我结合自己从事高三教学多年的体会.谈谈对新材料作文写作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谭杰 《大观周刊》2011,(14):97-97
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发展到话题作文后,由于话题作文在“最大限度的开放自由”下,“套作”、“宿构”和抄袭文章屡见不鲜,因此,今年题型出现了全命题作文独领风骚,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平分剩下蛋糕的局面。其中.融合了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特点的新材料作文尤其引人注目。如2009年黑龙江、吉林、河南、宁夏、青海、昆明、吉林长春等考区都采用了新材料作文题。  相似文献   

6.
潘玉婷 《大观周刊》2012,(41):284-284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南的写作天地。  相似文献   

7.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儿”,这是学生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老师们也常常在作文教学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作文难、难作文还是师生一个共同的永恒话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写得快乐.让老师们教得轻松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认为片断练习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能为学生铺设一道通向习作成功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报于2001年1月3日和2月14日分别发表了我写的《成就精彩文章》、《怎样写话题作文》两篇文章,就话题作文的几个本质特征和怎样写好话题作文谈了一些看法。2002年高  相似文献   

9.
段少龙 《大观周刊》2013,(4):152-152
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南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当然,这“自由地表达”的“自由”,是应当精神的自由,是思想表达的自由,是张扬个性的自南。作为教师,就是要设置美好而自由的情境,使学生真正进入到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文思流畅、语言自然的“自由自在”的作文境界。  相似文献   

10.
鞠萍 《大观周刊》2011,(26):81-81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有无创意,是衡量作品有无价值的标准。要想中考作文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立足于创新。近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已把作文创新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情感、体裁、表达、创新等五个方面)之一。作文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是内容(如立意、情感等)上的,也可以是形式(如体裁、语言、表达等)上的,甚至标题也可以创新。  相似文献   

11.
淮光金 《大观周刊》2012,(41):364-364
一、突破高中生写作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学习的最大障碍。要想突破思维定势.我们首先要明确思维定势的主要表现..作文中.学生作文的立意定势表现较为明显。对于一个作文题目或写作话题.作文主题落入窠臼,作文中的形象不够鲜活,立意简单化、模式化,人云亦云。由于学生生活面受限,作文选材易出现定势思维。作文材料往往拘泥于自身生活的小圈子.所选材料总是被沿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陈旧事例.选材范嗣相当狭窄.有的甚至出现低幼化倾向。文章结构也有思维定势现象。多数记叙文往往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议论文已经变为新八股文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为考生的应试写作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广阔天地.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展现了展示个性、显示才华、表达感情的较大空间。事实证明.面对考试作文的限定话题.考生在文章的具体体裁、立意、选材、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充分地展现个人的写作灵性和悟性.写出自己满意也符合命题要求的优秀作文。但是.近几年确有很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失分很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迎战今年的高考.笔者特将作文最容易失分的几个重要方面列举并琐议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编辑、出版《中国学生作文年鉴》这个创意,最初是由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陶本一先生提出来的。陶本一先生在山西工作多年,曾任山西师大校长,颇有名气的《语文报》也是由他创办的。他对语文学科教育素有研究,对作文教学有许多精到的见解。当时我们有一套学生作文的书内...  相似文献   

14.
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新周刊》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中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全国推广,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现阶段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下,《超级女声》基本保持同时段收视率稳定,即使在去年面临奥运冲击波的八、九月份,其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笔者认为,《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其节目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受众对于媒体来说是第一位的,而戏剧性是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戏剧性的关键在于利用人性中的…  相似文献   

15.
马震莲 《新闻传播》2009,(8):142-14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县域旅游品牌的建设与传播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旅游部门、旅游景区以及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自2006年我国陆续举办了“中国县域旅游品牌评选活动”、“中国县域旅游品牌高峰论坛”以及中央电视台在奥运前夕策划的《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栏目等形式,均可以看到我国旅游品牌的营销之路已经悄然兴起.品牌化经营与传播必将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创新意识谈新闻工作思维方法的十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与选择的关系创意是什么?创意是一种崭新的思维内容.创意就是思想火花.创意和策划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创意更多是从思想上,策划往往是从形式上.创意是从无到有的问题,是未知的。而选择是既定模式,是对现成的东西予以挑选的问题。创意是在舆论宣传中对既定意图、观点、立意萌生的一些想法,它是以想象力为其主要思路的。选择就是根据立意,创意所提出的目的.基于必要的现实条件,特别是环境、内容、方式、方法、途径给予选择。创意必须借助于支撑点.不然就是不合实际的空想。比如,1995年5月1日全国开始实行双休日.一个月内有1…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是继2001年“诚信”以后对话题作文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3+X”高考内容教学的“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应当说是一道有深度很精采的高考作文试题。它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柳家容 《大观周刊》2013,(12):128-128
在每年的语文中考阅卷中,经常会出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美文,体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改卷归来不禁深思:“怎样的考场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备受青睐呢?”那些真正拨动读者心弦的作文,是有个l生、有创意、新奇脱俗的作文。那么,怎样在考场上写出个性鲜明、创意独特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一次别开生面的电视专业研讨会 2004年8月24日,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开幕的当天,近300位全国电视节目制片人聚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参加“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活动,共同探讨中国电视品牌栏目的成长之路。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一方面,参加会议的核心群体是全国电视百佳栏目的制片人.这在全国还是首次;另一方面,这是一次极具电视味道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讨会。整个会议被设计成为一个电视  相似文献   

20.
三、得失成败的思考 上面列举了五种主要的写法,实际上还有其他好多种写法。在考生运用的各种各样写法中,有的是比较适合今年的话题,有的是不那么适合今年的话题。就在同一种写法中,有的作文就写得很好,有的作文就写得不那么好,究其得失成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问题上: 1、对话题的认识理解程度 有许多评卷员反映,2000年的作文话题亦浅亦深,考生对话题的认识理解程度不仅仅影响了“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作文的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立意和形象化过程。考生对话题认识理解深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