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部儿童意外损伤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4月~2000年12月意外损伤的96例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损伤,城市前3位为动物致伤、中毒和跌落伤,分别为42.9%、21.4%和17.8%,农村为中毒,动物致伤和烫伤,分别为55.7%、8.6%和7.1%;中毒农村高于城市,动物致伤和跌落伤城市高于农村,2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毒城市乡均以一氧化碳为首位,其次,城市以药物,农村以有机磷和灭鼠药为主;3岁前儿童意外损伤以窒息和气管异物为主,3岁以上以动物致伤和跌落伤为主;意外损伤致死23例,占意外损伤儿童的23.5%(23/98),致死原因主要为车祸和溺水.结论城乡结合部儿童重点预防中毒、动物致伤、跌落伤和烫伤,同时防止车祸和溺水导致儿童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死因分类。结果:儿童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的9.41%;前五位死因为溺水、意外窒息、跌落伤、车祸、中毒;死亡多发生在0岁组和2岁组,农村高于城市。结论:儿童的意外死亡多数是可以避免的,但需全社会重视及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的特点,为制定预防儿童意外损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0~14岁少年儿童意外损伤741例病案资料的年龄、性别、损伤类别及居住环境进行分析。结果741例意外损伤儿童占同期住院儿童的9.32%,病死率1.21%,男女之比为1.6:1。交通事故是意外损伤的首要原因。各类意外损伤发生在不同年龄段有明显特点:交通事故多发生在7岁以下,占85.46%;跌落伤多发生在3岁以下,占53.38%;中毒多发生在7岁以下,占59.59%;烧、烫伤多发生在3岁以下,占93%;3例性伤害全部是10岁以下。总之各类伤害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而且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多于城镇儿童。经检验,=23.08,P〈0.05。结论农村儿童发生意外损伤多于城镇儿童,学龄前儿童多于学龄期儿童。各类损伤的发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生存环境有明显特点,社会、学校、家庭应重视儿童意外损伤已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对农村及学龄前儿童采取相应预防、安全教育等干预措施,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及监护,消除某些可能发生意外的危险因素,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住院儿童意外伤害的城乡差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0~14岁意外伤害住院患儿城乡特征、伤害类型、入院严重程度和转归。【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2003年两年0~14岁的意外伤害住院儿童4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的487例0~14岁意外伤害的住院儿童占全部住院儿童的2.21%,来自农村者占59.8%,城市儿童占40.2%,农村儿童异物和中毒多于城市儿童。病情严重程度相对较重,男童跌落伤和机械伤多于女童,且病情较严重。【结论】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病情均较重,与年龄、忡别、城乡住址、伤吉部位和类喇密切相关,若能住院及时抢救,可获得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5.
意外损伤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中6岁以下儿童病例的损伤类别、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特点。结果:741例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儿童意外损伤总住院人数的55%。意外损伤的前4位原因是烧、烫伤、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意外中毒。男女比为1.65:1。烧、烫伤随年龄增长明显减少,而交通事故伤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住院费用最高及住院时间最长的是交通事故伤。结论:6岁以下儿童是意外损伤的高危人群,在年龄、性别及意外损伤类别上有其特点。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密切配合,研究儿童意外损伤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6~2008年安徽省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城乡哨点医院伤害发生类型(原因)的分布及变化特征,为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06~2008年7个城乡监测点的21所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依据《全国伤害监测工作手册》的相关标准和定义统计分析。结果监测系统报告伤害例数逐年增加,而增幅逐年下降(17.1%→6.5%),系统有趋稳的迹象;伤害严重程度构成以轻度伤害为主(城市接近60%,农村超过70%),城市的中、重度伤害构成明显大于农村(P=0.000);城、乡成人伤害类型(原因)构成都以车祸、跌落伤和钝器伤为主,占70%以上(其中车祸占30%);城乡儿童青少年伤害类型(原因)分布特点是跌落伤比例很高,达40%以上,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农村儿童青少年动物伤比例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应针对城乡交通事故伤害、儿童青少年跌落伤害及农村儿童青少年动物伤害制定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幼儿园儿童安全教育课程,对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设计了在幼儿园中班开展针对烫伤、跌落伤、火灾、急救常识课程,在大班开展车祸、切割伤、跌落伤、触电和中毒的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识别、急救常识的健康教育课程。安全教育内容围绕某种意外伤害以主题活动形式,在南京市鼓楼区1所幼儿园于2个学期共进行了8个主题活动。实施效果采取课堂评估和终期评估。结果中班和大班儿童课堂前后评估显示他们的知识掌握明显提高,几乎达100%;中班儿童在安全教育课程后对烫伤、跌落伤、火灾的意外伤害危险因素项目的认知显著提高;大班儿童在车祸、跌落伤、中毒等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识别项目的认知都有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反应了学龄前儿童对意外伤害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幼儿园儿童接受良好,评估效果满意,为在幼儿园开设安全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死因分类,按照分层培训,全面调查,抽样核实,最后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处理。结果:3年内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68例,占同期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26.98%,居第1位。儿童意外死亡前5位主要死因为意外窒息,中毒、溺水、车祸、跌伤。1岁以内意外死亡多见于意外窒息,1-2岁的多见于中毒、跌伤。2-3岁死于溺水较多,车祸致死的多见于4-5岁的儿童。提示: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作为一组疾病,完全可以预防。因此,大力开展预防工作,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制定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对全市城乡2001~2005年0~4岁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大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死因顺位为:意外窒息、交通意外、意外跌落、溺水、意外中毒、其它意外。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发生率城乡比较,分别为26.9%、73.1%,差异显著。除意外跌落城市略高于农村外,其它意外死亡农村均高于城市;意外窒息主要发生在婴儿组,而交通意外、意外跌落等其它意外死亡多发生在1~4岁年龄组。结论:意外死亡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加强小儿安全管理,重视基层卫生人员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等,是降低儿童意外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顺德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其危害因素,以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应用自制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对2005年9月~2007年6月来院诊治的2 160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进行问卷调查.以一般资料的各项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男女之比为1.59∶1, 4~12岁学龄儿童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意外伤害类型及排位在0~14岁儿童中主要为跌落伤、碰撞伤、车祸、烫或烧伤、各种中毒、动物昆虫咬伤、溺水、刀割伤、击打伤以及窒息等.结论 儿童意外伤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致残率、致死率。方法对2006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共537例,根据年龄分组,0~3岁为婴幼儿组,3~6岁为学龄前儿童,6~12岁为学龄儿童组,12~14岁为少儿组,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 10)中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分类。结果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为3~6岁,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男孩高于女孩,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为中毒、跌落伤、交通事故。其中交通事故是主要的致残原因,异物窒息和溺水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结论全社会应重视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的预防,做好儿童和家长的宣教工作,采取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预防方法,并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性格特点进行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村511名高中生伤害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高中生伤害的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影响,为制定高中生伤害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利津县某高中9个班的511名高中生中进行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过去一年里所调查的高中生8种伤害(车祸、中毒、跌落、烧烫伤、电击伤、钝/锐器伤、动物昆虫叮咬伤、溺水)的总发生率为15.5%,男、女生发生率分别为18.5%、11.9%。发生率最高的前4位伤害依次是跌落伤(7.6%)、中毒(4.3%)、车辆伤(3.3%)和钝/锐器伤(3.1%)。家中常发生中毒、烧烫伤,学校常发生跌落伤和钝/锐器伤。平均每人次伤害花费最大的是车辆伤,其次为跌落伤;平均影响学习时间最长的是车辆伤,其次为烧烫伤和跌落伤。伤害发生率在性别和父亲健康状况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对不同伤害特点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伤害发生率,促进青少年健康,减少社会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宁波市城乡6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死因分类。将1991~1999年间宁波市江东区(26例)和鄞县(233例)259例6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源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意外死亡前4位主要原因为溺水、意外窒息、车祸、意外坠落,儿童意外死亡率排在首位,农村为溺水,而城区为车祸。1岁以内意外死亡多见于意外窒息,死于溺水、车祸及意外坠落多见于2岁以上儿  相似文献   

14.
226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外死亡已成为当今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992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江阴市活产总数为25057人,1~6岁儿童死亡总数为261例,死亡率为10.4‰,其中意外死亡数226例,死亡率为9.0‰,占死亡总数的86.6%,居1~6岁儿童死因的第一位。资料表明,儿童意外死亡以1~3岁较为突出(186例占82.3%),且男孩高于女孩,男女之比为1.94:1。意外死亡以溺水为主(179例占79.2%),车祸居第二位(20例占8.8%),后依次为烧烫伤,意外窒息、意外跌落、中毒等,溺水死亡儿童中,男125例,女54例,男女之比是2.3:1)。年龄以1~3岁为多(150例占83.8%)。分析资料,可能与1~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市儿童伤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泉  俞诚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060-1062
目的了解景德镇市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伤害的流行水平、分布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结果0~17岁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6.49%,各年龄组中以1~4岁组最高,达11.31%;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伤害类型构成排前三位的是:动物致伤(2.33%)、跌落伤(1.82%)和道路交通伤(0.80%)。1~17岁儿童中发生致死性伤害4例,其中溺水2例,占50.00%。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实施相应的儿童伤害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1349例意外损伤住院儿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损伤的类别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349例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病例按国际损伤分类标准,对损伤类别、构成、年龄、性别、住院费用及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住院患儿及全部意外损伤住院人数的8%,是导致同期1月以上年龄住院患儿死亡的第1位原因。儿童意外损伤的前4位原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烧烫伤和意外中毒。男女比为1.79∶1。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高峰年龄段在4~9岁,烧烫伤和意外中毒主要发生在3岁前。其中交通事故的平均住院费用最高,平均住院时间最长。坠落物致伤及机器致伤也占一定比例,分别为3.92%和1.33%。结论:应当大力开展儿童意外损伤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以减少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儿童及青少年的意外跌落伤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青少年是非故意伤害的高危人群,且在几种主要的伤害中,意外跌落伤居非致死性伤害的首位,其严重性在于常见、多发、后遗残疾多。儿童跌落伤的发生具有性别特征,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意外损伤类型主要为跌落,随着年龄的增大,跌落的比重逐渐降低,跌落伤的主要损伤部位为下肢,损伤类型以骨折为常见,跌落伤误诊为比例较高,医院应加强专科建设,以提高对患儿的救治质量,因此提出,对儿童意外跌落伤的干预、控制的措施应考虑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1991~1998年0~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江苏省 1991~ 1998年 0~ 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分层不等比例分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技术 ,抽取 14个市县总人口数共 110万的监测地区 ,自 1991年起对监测地区家庭户中全部 0~ 4岁儿童进行监测。结果 :意外伤害死亡自 1992年起已上升成为江苏省 0~ 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溺水和意外窒息是死亡儿童的前 4位原因 ,二者占意外死亡的 80 %~ 90 %。意外窒息和溺水引起的意外死亡有下降的趋势 ,而车祸和中毒引起的意外死亡比例有所上升。农村儿童意外死亡率约为城市的 7倍 ,意外死亡一直是农村儿童死亡的第 1位原因 ,而在城市列第 4位死亡原因。结论 :意外伤害是极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儿童意外伤害死亡中 ,重点是干预农村的溺水和意外窒息 ,同时要防止中毒和车祸的死亡率上升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0—4岁儿童意外死亡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江苏省1994年0-4岁儿童死亡监测工作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全省0-岁儿童意外死亡率高达1190.0/10万,意外死亡已成为全省及农村地区0-4岁儿童死亡的第1位死因。农村地区意外死亡率为城市的7.7倍。0-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溺水,意外窒息和中毒,溺水和意外窒息占意外死亡近90%。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及其分布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期间首次就诊于安徽省10个市(县)33家监测点医院的0~14儿童伤害病人为研究对象,由接诊医护人员询问调查对象,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共调查0~14岁儿童伤害病例6103人,男女性别比值为2.21。伤害原因以跌落(41.86%)、刺伤(18.78%)、交通事故(16.24%)和钝器击打(11.65%)为主。男性跌落、钝器击打和溺水等伤害构成高于女性,女性交通事故、烧烫伤和中毒的构成则大于男性;城市除刺伤和中毒外,其他伤害原因构成均高于农村;交通事故(96.9%)多发生在公路/街道,跌落(50.7%和31.5%)和钝器击打(42.5%和34.5%)多发生于家里和学校。溺水、窒息/上吊和中毒等引起伤害程度较重。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为伤害原因、性质和伤害发生时的地点。结论儿童伤害以发生跌落和交通事故为主。开展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已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