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髂静脉解剖学异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髂静脉解剖学异常在左下肢静脉曲张及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单侧左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静脉造影,对33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急诊顺行取栓,左额静脉探查术。结果:左髂静脉闭塞或明显狭窄61例。结论:左髂静脉解剖学异常在左下肢静脉曲张和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卞栋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719-72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随访时间3~36月,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手术较复杂、费时,有较多并发症。笔者采用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术后若无症状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10例均在术前行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7例增强CT见下腔静脉内血栓者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取栓术后经皮、大隐静脉置5 F导管鞘溶栓;3例直接行取栓溶栓治疗.10例均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结果 静脉造影示髂静脉再通率100%;术后患肢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手术取栓、经皮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可明确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形成从而为置入滤器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治疗,一直存在着争议。从80年代起,随着欧洲的许多学者陆续发表一系列关于手术取栓联合加作临时性动静脉瘘可显著降低术后早期血栓再次形成,提高下肢深静脉系统的远期通畅率的研究成果[1~3],使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又重受重视。 1 临床分型和病因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小腿肌肉深静脉丛和髂股静脉。临床上可分为近端型(髂股静脉)、远端型(小腿深静脉丛)以及相互蔓延而成的混合型。手术以及长期卧床所导致的血流滞缓、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被认为是40岁以上人群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应用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摄取试验,可明确揭示手术与小腿深部静脉丛血栓形成的关系。   血栓形成可发生于术中,甚至麻醉开始后;有20%的血栓可滋长到股静脉,绝大多数可在小腿自发溶解。但对于髂股静脉血栓的起源、病因分类、病程演变尚存争论。Cockett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下肢,主要与左髂总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分叉处易受到右髂总动脉向脊柱的压迫,造成这一区域血管腔内外的炎症反应,纤维缩窄束带或隔膜样改变的解剖因素有关。手术、妊娠以及长期卧床,在此基础上易诱发血栓形成。亦有学者认为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很少,绝大多数是由小腿蔓延所形成。得出这一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摄取试验的应用,这一方法对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率仅50%[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部位、回声特点及血流充盈情况。结果 57例患者中,左下肢34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5例。累及髂静脉、股静脉血栓24例;胴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22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急性血栓21例,亚急性血栓27例,慢性血栓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观察动态变化,及时准确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栋 《安徽医学》2010,31(4):366-36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改进。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麻烦、费时,有较多并发症。采取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在无症状情况下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7.
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Li X  Yu C  Nie Z  Zhou W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35-136
目的 探讨对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外科处理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 左下肢静脉曲张或慢性肿胀46例,行介入治疗32例,进腹行髂静脉松解、右髂动脉后置吻合8例,髂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6例,同时或二期手术处理大隐静脉及股静脉瓣膜41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取栓后行左髂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25例,髂一下腔静脉搭桥11例。随访6~66个月。结果 无手术死亡和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左髂静脉病变是左下肢静脉曲张或肿胀和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应尽早处理。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国亮  陆炜  程国兵  李晓阳  蒋楠  王李华 《浙江医学》2018,40(4):411-413,419
Cockett综合征是人体左髂总静脉受前方右髂总动脉压迫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左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脂质硬化、下肢溃疡甚至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已成为Cockett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围绕Cockett综合征发病机制、诊断以及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测髂静脉及下肢深静脉内径,管腔内有异常光团及絮状回声,管腔的压闭性。有无彩流信号及血流频谱。结果48例中,急性髂总静脉-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完全阻塞20例;亚急性股总静脉-胫后静脉完全阻塞8例;慢性髂外静脉-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伴部分再通8例;慢性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伴部分再通6例;慢性股总静脉血栓及胭静脉血栓各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最常见原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有1/2~2/3病人是由于右髂总动脉长期压迫导致左髂静脉受压处形成粘连带、间隔.其中2%~5%由于左下肢静脉长期受压,出现IVCS,当髂总静脉受压至回流量受限,则出现IVCS,在它严重的临床表现中,已知的是IVCS能导致出现急性DVT.随着导管介入溶栓术的广泛开展,髂股静脉DVT的潜在病因被揭示,IVCS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由于长期静脉流出道受阻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永远致残.随着血管内支架的广泛应用,潜在病因得到解决.本文就IVC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温升高,深静脉走向部位压痛。如治疗及时血栓可完全溶解,症状立即消失;治疗不及时或病变发展迅速,可进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E1、用影像学方法显示管腔内血栓是诊断并估计深静脉血栓程度的重要方法。现对多层螺旋CT(MGCT)诊断下肢静脉疾病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香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376-337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联合腹部大血管彩超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若有血栓已经累及股静脉的患者,则需要对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同时进一步逆行扫查。结果61例处于急性期,21例处于亚急性期,18例处于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是管腔内可探及实性回声,用超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能压瘪或消失,脉冲多普勒不能引出血流频谱(或引出不正常的频谱波形)。腹部大血管逆行扫查可见髂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内有血栓、栓瘤等存在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联合腹部大血管彩超诊断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够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而且还能够发现导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娟  温桂芬 《海南医学》2011,22(14):146-147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常见于下肢,以左下肢最多见。DVT形成后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患肢静脉部分或完全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栓子脱落造成致命的急性肺栓塞。而老年患者由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下肢静脉曲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等,加之年老体弱,手术后活动不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预防老年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就老年患者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介入疗法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7月至2011年6月,回顾性分析214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用包括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机械性血栓碎吸、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无肺栓塞发生.术后1周、2周、4周的有效率分别为97.2%、98.6%、100%.结论综合介入方法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温升高,深静脉走向部位压痛.如治疗及时血栓可完全溶解,症状立即消失;治疗不及时或病变发展迅速,可进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1];用影像学方法显示管腔内血栓是诊断并估计深静脉血栓程度的重要方法.现对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下肢静脉疾病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彻底地顺行取出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在取栓过程中若遇到左髂静脉病变者,采用取自体大隐静脉作左股静脉耻骨上交叉转流并建立临时性动静脉瘘,术中,术后输以溶栓抗凝治疗,术后2个月结扎临时性动静脉瘘。结果:17例患者有14例症状消失,有效率为82.35%,全组患者无死亡。结论:顺行取栓、取自体大隐静脉耻骨上交叉转流及临时性动静脉瘘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8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CDFI)观察,以明确血栓的类型、部位、栓塞程度及侧支循环等情况。结果血栓发生在左下肢53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12例;急性血栓45例,亚急性血栓27例,慢性血栓11例;血栓发生在髂静脉4例,股静脉24例,腘静脉13例,小腿深静脉20例,整个下肢深静脉22例;急性期完全性栓塞32例,部分性栓塞或经治疗后再通6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伤、无禁忌证、可重复性,能及时准确诊断血栓形成,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应用CDFI对2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及时诊断,并用彩超观察治疗期间病变部位的超声图象变化。结果,27例中,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栓塞部位在髂外静脉与大隐静脉汇合处13例(46.5%);股静脉血栓7例(25.0%);腘-胫前、胫后静脉血栓5例(17.8%);髂-股-瞩静脉2例(7.1%);股-腘静脉血栓1例(3.6%)。超声二维图象表现为病变段血管内径显著增宽,血管内见低回声血栓,管腔加压不变扁,CDFI示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本组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7~30d内复查超声见血栓缩小、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再通。认为彩色多普勒可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早期诊断依据,并可动态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背景 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后遗症。髂股静脉血栓患者是特别高危人群,易发展为PTS。解剖学中,股总静脉、髂外静脉及髂总静是下肢静脉的主要回流通道,当发生急性闭塞时,会导致静脉及相邻管腔内压力增高。持续的静脉高压,特别是回流静脉压力持续增高,是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对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经静脉置入溶栓导管,用尿激酶对髂、股静脉进行持续溶栓治疗,必要时配合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结果 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介入治疗,114例症状完全缓解,另6例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经静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