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21例氢氟酸灼伤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1例氢氟酸灼伤病因分析上海市职业病医院孙道远氢氟酸作为催化剂、清除剂、腐蚀剂、杀虫剂等在工业和生活中用途较多。它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渗透作用强,对组织蛋白有脱水及溶解作用。因此使用不当易造成灼伤,是常见的化学性灼伤之一。本院自1992~1996...  相似文献   

2.
氢氟酸烧伤治疗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氢氟酸烧伤治疗程序的探讨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00041)金永才氢氟酸烧伤主要有组织的破坏和全身中毒两种表现,现根据个人治疗氢氟酸烧伤的体会[1~3],结合近期国外文献资料[4~6],对皮肤、眼、呼吸道吸入及摄入的治疗程序,用图解形式表达如下...  相似文献   

3.
手部氢氟酸灼伤的护理体会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怡乐路,510260)何洁华氢氟酸是无色液体,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腐蚀和渗透作用。高浓度的氢氟酸和其它无机酸一样,接触后迅速穿刺角质层,向深部穿透,至使组织发生液化、溃疡、坏死。1992年我院曾收治一...  相似文献   

4.
氢氟酸在玻璃业、金属铸造业、有机硅的制作、塑料业、陶瓷和电子工业、除锈剂、杀虫剂、染剂等领域内的应用很广。关于氢氟酸烧伤机理及主要表现已为人们所熟知,故本文重点对氢氟酸烧伤治疗进展方面作一介绍。 迄今为止,对氢氟酸烧伤的治疗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用清水和硷性溶液冲洗,清除残余的氢离子和未渗入组织内、未与组织结合的氟离子;2.把渗入组织内的氟沉淀下来,使其失去继续损害组织的作用;3.局部清创处理。 鉴于清水及硷液冲洗多有报道,故本文仅就上  相似文献   

5.
氢氟酸烧伤救治体会(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氟酸是弱酸,对生物组织有强腐蚀作用,当它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或粘膜)时,会引起严重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氢氨酸浓度、接触时间、部位和现场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等因素有关。现就氢氟酸烧伤后(皮肤、双眼烧伤各1例)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5岁,工人。于就诊前—天下午被50%氢氟酸溅至右脚跟部,患者在现场只用清水冲洗一下,因无其它不适未及时就诊。第二天,患者右脚跟部剧痛难忍而来诊。查体见:右脚底及皮下组织液化性坏死,周围红肿。诊断:氢氟酸烧伤,面积约1%浅II度。用0.05%新洁尔灭冲洗患部后,彻底清除坏…  相似文献   

6.
氢氟酸是一种无机酸,对生物组织有强腐蚀作用。作为一种清洗剂,广泛应用于高级辛烷燃料,制冷剂、半导体制造以及玻璃磨砂和石刻等工业领域。氢氟酸烧伤引起深部组织剧烈疼痛。当氟化物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时可以引起组织液化坏死以及受伤部位骨组织的脱钙作用。氟离子通过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吸收后,分布在组织器官和体液内,从而抑制酶的活力。氟离子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使血浆钙浓度降低,严重时可引起致命的低钙血症。临床上氢氟酸烧伤比较常见,但成批氢氟酸烧伤少有报告。我科于1998年6月收治11例氢氟酸烧伤患者,采用湿敷中和、钙离子透入、创面包扎等治疗措施,配合全身治疗,患者均痊愈。现将治疗与护理中的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氢氟酸极易透过皮肤黏膜的脂类屏障迅速渗入皮肤下或黏膜下组织,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可引起组织坏死.临床病例多见皮肤灼伤,少数为消化道灼伤.对我院收治1例因误服氢氟酸溶液致消化道灼伤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20例氢氟酸化学灼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氟酸为制造无机和有机氟化合物的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冷冻剂、催化剂、金属清洗剂及杀菌剂等。生产中常因各种意外事故引起氢氟酸灼伤,现将我们近30年收治资料完整的120例氢氟酸灼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一、一般情况1.对象:120例氢氟酸灼伤病例均来自生产或科...  相似文献   

9.
氢氟酸灼伤甚至合并中毒在化工系统时有发生,化工部已将氟化氢(或氢氟酸)列入首批重点登记管理50种化学毒物之一。现将氢氟酸灼伤研究近况和临床经验报道作简要介绍。1 理化特性与作用机制氢氟酸对生物组织有强腐蚀作用,但因为氟离子带很强的阴电,与其结合的氢离子  相似文献   

10.
TDP辐射治疗左手氢氟酸灼伤后肌萎缩一例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怡乐路,510260)苏兆钦一、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住院号5703,外资企业临工,接触有机溶剂近一年,1994年元月开始接触氢氟酸,不慎被氢氟酸灼伤左手,即在当地医院外科处理及中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群体急性氢氟酸吸入患者的救治经验及组织管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05年3月收治的21例氢氟酸吸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群体吸入的护理措施和组织管理。结果患者经救治后全部痊愈。结论迅速明确诊断,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得当,措施到位,及时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评估了静脉内注射硫酸镁治疗氢氟酸烧伤的效果,并用兔模型实验,此种疗法与对照组及皮内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氢氟酸烧伤进行比较,两种疗效显示,烧伤面积、浓度和愈合时间及愈后疤痕大小等方面比对照组减少。静脉硫酸镁注射治疗烧伤,从所有参数总的看来,优于皮内钙治疗,但这些差异还未能达到统计学的意义。该项研究发现,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氢氟酸烧伤是一种有效的疗法。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仍需要治疗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氢氟酸是一种具有很强刺激性,和腐蚀性的强酸。氢氟酸烧伤,在科研单位及医疗卫生单位比较常见。我所使用的氢氟酸,主要用于单导体材料及一些仪器的处理,用以除去表面上的氧化物或附着物,达到清洁光亮的目的。掌握氢氟酸烧伤的诊断和治疗,对指导预防氢氟酸烧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来稿简报     
白松恩 张丽媛(吉林省劳研所)、李谱文 田斌(长春地质学院):本法的原理是在245—250℃的高温下,焦磷酸使硅酸盐等杂质溶解,游离SiO_2不溶,过滤分离后经氢氟酸分解形成氟硅酸,在有KCl共存时形成K_2SiF_6沉淀,过滤。将沉淀水解,生成等当量的氢氟酸,用NaOH标准液滴定定量。用本法与焦碳酸重量法,对十种游离SiO_2  相似文献   

15.
<正>硝酸和氢氟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两者广泛用于化工业,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急性气体中毒,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并可导致死亡。氢氟酸是一种无机酸,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及反复损伤特征,吸入后支气管黏膜和肺组织缓慢进行性破坏,可造成呼吸道严重损伤,硝  相似文献   

16.
氢氟酸是具有强的腐蚀作用,在工业上较为广泛使用,常因操作不当,重视不够,防护用品缺乏或破损导致皮肤、眼灼伤。为了保护职工健康,更好地防治氢氨酸灼伤,现将我院1984~1994年收治的24例氢氟酸灼伤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氢氟酸灼伤者均为住院病人,男18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26.8岁。接触氢氟酸的工龄最短5天,最长23年,平均2.5年。1.2灼伤原因操作不当,氢氟酸溅酒致皮肤或眼灼伤13例;工作时因橡皮手套破裂所致5例;检修时氢氟酸污染线手套引起的3例;违反操作规程3例。1.3灼伤部位24例氢氟酸灼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22例氢氟酸化学烧伤的病例,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还提出了试用季铵化合物一氯化苯甲烃铵(Benzlkonium Chloride.美国药典0.1~0.133%)溶液治疗的实用价值。并与3—5%碳酸氢钠溶液对比治疗作简要评价。 氢氟酸烧伤是常见的职业损害,由于氢氟酸有较好的脂溶性和脱钙性,故一旦沾染后,它很快穿透皮肤的角质层渗透到深部组织,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组织坏死,或伤及骨质造成终身残废。据资料报导:40%的氢氟酸接触皮肤一分钟后即可造成Ⅰ°~Ⅱ°的烧伤。  相似文献   

18.
在某核燃料生产线故障时氢氟酸灼伤手指的局部脱落血痂等组织中监测到 3mg铀 /3 2 0g (组织 ) ,针对铀以化学毒性为主 ,及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保守疗法 ,使伤者手指得以痊愈。  相似文献   

19.
马洪娟  于素英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83-183
氢氟酸是一种高腐蚀性、高毒性物质,氢氟酸灼伤皮肤用钙离子透入治疗效果较好,近几年来我院收治多例氢氟酸灼伤患者采用钙离子透入治疗达到减轻组织损伤的目的,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20例中轻度灼伤8例,中度灼伤8例,重度灼伤4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0.33岁2 氢氟酸灼伤特点 氢氟酸是一种强腐蚀剂,灼伤初期为无痛性,易被患者忽视而延误就医。待数小时后局部开始疼痛外观变化不特殊易被医务人  相似文献   

20.
420例氢氟酸灼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20例氢氟酸灼伤,其中96.9%属职业性,3.1%属生活性,以(淡青灰色)坚实水肿、淡青灰色脓样大疱或果酱色血性大包是氢氟酸灼伤的特征性损害。临床观察提示不伴氢氟酸或氟化氢气道吸入史的。仅由液态氢氟酸直接接触所致面积〈1%(个别可达10-16%)的皮肤灼伤,一般不引起系统中毒,但血钙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