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婵娟  张键铭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340-1340,134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Ⅰ型46例(1期15例,2期23例,3期8例),Ⅱ型86例(1期15例,2期46例,3期25例);Ⅲ型24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156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其中Ⅰ型治愈41例,好转5例;Ⅱ型治愈65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Ⅲ型治愈13例,好转6例,无效5例。患者治愈+好转率为89.7%(140/156)。术后出现眶周瘀肿9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注意点。方法:对1997年10月~2006年6月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的536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分析。536例中Ⅰ型198例(36.9%),Ⅱ型266例(49.6%),Ⅲ型72例(13.4%)。结果:治愈392例占73.1%,好转92例占17.2%,无效52例占9.7%,总有效率90.3%。主要并发症是眶纸样板损伤、术中出血、术后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刚 《海南医学》2011,22(22):87-8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以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或者黏性鼻涕、嗅觉减退、头痛头晕等,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根据1994年Gliklich分期法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和分期标准[1]:其中Ⅰ期患者31例,Ⅱ期患者19例,Ⅲ期患者10例Ⅰ期。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愈38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其中Ⅰ期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为67.7%;Ⅱ期患者治愈15例,治愈率为78.9%;Ⅲ期患者治愈2例,治愈率为20.0%。三期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治疗Ⅰ期和Ⅱ期临床效果较好,Ⅲ型治疗效果较差,可根据患者临床分型选择鼻内窥镜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对应传统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160例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分析,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Ⅰ组(采用药物、微波、激光等传统治疗方法)80例和观察组Ⅱ组(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80例。结果:传统治疗组Ⅰ组:药物治愈Ⅰ型总有效率为60.7%,微波治愈Ⅱ型总有效率为55.6%,激光治愈Ⅲ型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Ⅱ组:进行鼻内镜手术治愈率Ⅰ型96.4%、Ⅱ型91.9%、Ⅲ型86.7%。观察组Ⅱ组与传统治疗组Ⅰ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手段,观察组Ⅱ组与传统治疗组Ⅰ组比较有明显疗效差别,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炎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92例11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治愈率68%,总有效率93%,无效7%.I型和II型间无显著差异,Ⅰ型、Ⅱ型和Ⅲ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3).结论 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手段,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如何开展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2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结果:2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分型分期Ⅰ型80例,Ⅱ型114例,Ⅲ型66例。总治愈率71.1%,好转率22%,无效率6.9%。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普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573-57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2005年完成随访的279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279例中Ⅰ型36例(12.9%),Ⅱ型168例(60.2%),Ⅲ型75例(26.9%).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51例.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36个月,平均18个月.Ⅰ型治愈率为91.7%,Ⅱ型治愈率为80.4%,Ⅲ型治愈率为65.3%.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注意点。方法:对1997年10月~2006年6月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的536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分析。536例中Ⅰ型198例(36.9%),Ⅱ型266例(49.6%),Ⅲ型72例(13.4%)。结果:治愈392例占73.1%,好转92例占17.2%,无效52例占9.7%,总有效率90.3%。主要并发症是眶纸样板损伤、术中出血、术后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棣 《安徽医学》2011,32(7):926-927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1例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辅以术前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处理及随访观察。结果经随访6个月~2年。治愈126例(83.44%),好转20例(13.25%),无效5例(3.3%)。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安荣 《吉林医学》2010,(25):4322-4323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方法:对我院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治愈62例,好转33例,总疗效达95.0%,Ⅰ、Ⅱ、Ⅲ、三型之间治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满意,治愈率从Ⅰ型至Ⅲ型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1.
陈芳明 《吉林医学》2013,34(24):4972-4973
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20例患者中Ⅰ型73例,Ⅱ型75例,Ⅲ型72例,治愈94例(42.7%),好转87例(39.5%),总有效率为82.3%。其中Ⅰ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Ⅱ型、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效显著,且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手术彻底、治愈率高等优点。可见,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1998年8月~2002年8月间经鼻内镜手术及中西药综合治疗的360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治愈108例,好转12例;Ⅱ型治愈145例,好转30例,复发5例,无效6例,Ⅲ型治愈38例,好转12例,复发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3%。结论: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关键在于行鼻内镜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窦口,达到引流通畅,并加强术后随访及应用中西药进行综合治疗,以减少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治愈69例,治愈率为80.23%;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02%。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2例患者术后鼻腔粘连经分离、并用凡士林纱条分隔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良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10-231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我科1998年至2005年完成随访的328例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5.9%,Ⅱ型治愈率为84.5%,Ⅲ型治愈率为71.7%;总治愈率为83.5%。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永杰 《中国医刊》2008,43(2):53-5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并完成随访224例鼻内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Messerkling法,224例中Ⅰ型44例,Ⅱ型118例,Ⅲ型62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Ⅰ型治愈率为77.27%,Ⅱ型治愈率为62.71%,Ⅲ型治愈率为41.93%,Ⅰ~Ⅲ型的疗效呈下降趋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纸样板损伤和鼻腔粘连为常见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疗效与其临床分型有关,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通过围手术期处理及术中仔细操作,可使手术更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符合鼻窦炎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69例患者中治愈47例,占68.1%,好转12例,占17.4%,无效10例,占14.5%;Ⅰ型患者治愈率为78.6%,Ⅱ型患者治愈率为76.7%,Ⅲ型患者治愈率为18.9%.Ⅰ型治愈率与Ⅲ型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治愈率与Ⅲ型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与Ⅱ型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疗效与临床分型分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珺 《中外医疗》2009,28(29):61-6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方法,以期总结鼻内镜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以来2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198例,好转7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损伤小、治愈率高,疗效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规范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3例59侧儿童慢性鼻窦炎Ⅰ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中5例患者行腺样体刮除;21例38侧儿童慢性鼻窦炎Ⅱ型患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取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Ⅰ型:Ⅰ期4例(100.0%)均治愈;Ⅱ期7例(33.3%)治愈,13例(61.9%)好转,1例(4.8%)无效;Ⅲ期2例(25.0%)治愈,3例(37.5%)好转,3例(37,5%)无效。Ⅱ型:Ⅰ期2例(100.0%)均治愈;Ⅱ期5例(38.5%)治愈,7例(53.8%)好转,1例(7.7%)无效;Ⅲ期1例(16.7%)治愈;3例(so.0%)好转;2例(33.3%)无效。结论儿童慢性鼻窦炎Ⅰ型患者应积极保守治疗,特别是对Ⅰ、Ⅱ期患者,对伴有腺样体肥大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刮除肥大的腺样体;对儿童慢性鼻窦炎Ⅱ型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手术加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在小儿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98例,均接受腺样体切除术,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半年,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鼻窦炎疗效判断标准,98例中治愈64例(65.3%),好转29例(29.6%),无效5例(5.1%),术中无任何并发症,总有效率94.9%。结论:Ⅰ型、Ⅱ型1期、Ⅱ型2期的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以切除阻塞鼻腔通气的腺样体为主,配合积极的内科治疗可以达到治愈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目的。Ⅱ型3期及Ⅲ型患者应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鼻息肉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2003至2007年完成随访的240例内窥镜鼻内鼻窦手术进行随访研究,240例中Ⅰ型81例(33.7%),Ⅱ型120例(50.1%),Ⅲ型39例(16.2%),术后随访6~16个月.结果 Ⅰ型治愈率90.1%,Ⅱ型型治愈率80.8%,Ⅲ型型治愈率66.7%.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结论 鼻内窥镜行鼻内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规范的手术操作(建立准入制度)与细致的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这是鼻窦镜手术围手术期是值得重视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