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环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非线性优化方法研究了圆环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问题,文中提出了圆环单元的FSS的新设计模型,探讨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该模型可同时对影响FSS频率特性的所有因素进行优化,并具有计算时间短,占用内存少的特点,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2.
预测城市用水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权的学习效率,引入变尺度方法来训练神经网络的权值,并根据训练误差自适应调整学习系数和动量因子.将该方法应用于城市用水量预测中,建立了非线性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用水人口、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对用水量需求的影响,具备系统决策功能.杭州市预测实例表明,建立的模型及其相应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议了描述单峰型洪水过程线的一种概化模式,给出了模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定量方法.同时在分析各特征参数的统计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洪水过程概化参数的随机模型,获得了满意的洪水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统计模型受限于标注语料规模且不能捕获标注序列的上下文信息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和统计学习的印地语词性标注模型。该模型具有3层逻辑结构,首先在词表示层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框架训练出印地语单词的形态特征,并利用word2vec方法对语料训练生成具有语义信息的低维度稠密实数词向量,然后在序列表示层将形态特征和词向量作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并进行训练,得到输入序列的信息特征,最后在CRF推理层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状态和当前的转移概率矩阵作为CRF模型的参数,最终得到最优的标签序列。对提出的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深度学习和统计模型的方法较其他几种统计模型的性能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特殊型式梁的子结构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带孔横梁刚架,提出了利用子结构法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介绍了子结构分割、离散、边界自由度定义及缩减模型的形成,并根据和标准梁单元连接的位移协调要求,将子结构缩减模型转换为和标准梁单元自由度数量和性质相同的特殊梁单元,以实现不同梁单元的混合建模。子结构方法可使刚架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和计算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6.
军用飞机可用度建模及仿真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可用度是军用飞机战备完好性的重要度量标准.运用传统的解析法计算使用可用度有其弊端.以军用飞机使用及维修保障过程中各个系统要素为基础,建立了使用可用度概念模型;根据概念模型运用仿真软件Extend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运行稳定可靠,模型中各模块算法合理有效,实现了模型解算目标,可信度高,为飞机可用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组合优化灰色模型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中长期负荷预测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各种预测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的问题,在分析基本灰色模型及其传统改进模型在负荷预测中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实用新方法——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法.该预测法是一种对残差改进灰色模型(GM)和基于等维新息递补预测法的改进灰色模型进行优化的组合方法,能够实现在线预测模型参数,满足动态电力负荷能解决随机干扰影响的要求,最终的预测结果误差可基本控制在3%之内. 经过实例计算,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用于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与传统的系统理论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计算简捷,预测精度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系统开环脉冲响应序列,创造了一种非参数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建模难题,并应用内模控制原理创造了一种反应冷却剂平均温度恒定控制的非参数模型。该模型设计简单、跟踪调节性能好、鲁棒性强、能消除不可测干扰。仿真实验证明了本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现了系统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种面向用户的语言模型及其机器学习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语言模型的自适应能力,提出的面向用户的语言模型在组织结构上由通过大规模平衡语料的训练得到的通用语言模型(其原始参数维持不变)和通过在线学习得到的用户模型(其参数采用先进先出技术动态更新)组成;在数据存储结构上,通用模型采用多级索引结构来解决数据稀疏问题,用户模型采用线性结构表示,用二分法查找,根据最大限度纠正语言模型的转换错误和避免语言模型不平衡的原则,提出了适应汉语N-gram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强化”特点,和“渐进学习”方式一起为应用系统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梁格法在桥梁上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梁格法是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传统梁格法受模型及其网格划分和单元刚度计算高复杂性的条件限制,在桥梁结构电算方面未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梁格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宽翼缘上部结构分析的改进梁格模型,并总结了梁格单元划分和截面特性计算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空间梁格在多格式箱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格法是借用计算机来分析桥梁上部结构的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空间分析方法,但传统梁格法受模型及网格划分和单元刚度计算复杂性的限制,特别是在多格式箱梁中截面特性计算难度大,在桥梁电算方面未能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基于梁格法的基本原理,建立空间梁格模型,文章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以患者的舒适度和系统运行效率为优化目标,对起坐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先介绍了助行器起坐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分析了其主要元器件的数学模型,基于变分法构建了助行器起坐系统的优化模型。运用MATLAB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的Kriging法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的Kriging法进行GPS高程拟合时,由于模型误差和公共点误差的存在,其拟合内符合精度值并不为零。通过对已知点拟合残差进行改正得到一种改进的Kriging法来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通过实测数据对比改进的Kriging法与Kriging法的GPS高程拟合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Krig-ing法的拟合精度明显优于Kriging法,该方法能有效削弱模型误差和公共点误差引起的拟合残差。  相似文献   

14.
模型简化是研究和设计复杂高阶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报告了应用Pad(?)-Routh简化法、按标准传递函数选取一类控制系统控制器及其参数时的仿真问题和有关结果,获得了一些有益结论:Pad(?)-Routh混合简化法是简便的,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岩石,水泥环,套管互作用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力学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首次建立了套管变形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力学模型Ⅲ是准确而可靠的。此力学模型可研究套管外壁受均匀或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其弹塑性变形过程,是一种研究套管形的新方法。该模型在华北油田应用,我们仿真摸拟出了套管罱的外载荷大小分布,为寻求套管周围的地就力大小及抵抗套管变形的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抖动和鲁棒性是滑模控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保持系统鲁棒性基础上有效地控制系统的抖动是将滑模控制引入实际应用的关键.在水轮发电机组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将滑模控制引入水轮发电机组的控制,先对水轮发电机组非线性模型进行坐标变换和反馈线性化,然后对一般滑模控制算法进行改进,通过选取合适的滑动模和趋近律,有效地克服了系统的抖动,从而使系统获得较好的控制品质.仿真试验表明本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坝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将大坝系统及其安全监控看作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系统,结合裂缝实测资料,应用近似推理模型和信息分配法,建立了裂缝变形的不确定性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讨论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建模方法,然后以电信资费仿真系统为例,系统阐述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同时也对电信资费仿真系统做了试验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仿真系统软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传统仿真系统软件开发的不足,将复用技术应用于仿真领域,提出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仿真系统软件模型及设计方法,并在STAR-90仿真支撑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复用仿真系统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实现电梯群控系统的最佳派梯调度及节约能源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方法针对电梯能耗的预测问题,分别讨论了基于ARMA模型的预测算法和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ARMA模型预测与RBF神经网络预测相结合的混合预测方法.新方法综合了两种算法的优点.能较好地满足电梯能耗的预测要求.探讨了新方法在电梯能耗预测中的应用情况,根据电梯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试验,对实际能耗和预测能耗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结果达到了预测速度较快、预测精度较高的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论该混合预测方法应用于电梯能耗的多步预测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