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院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CT)、真菌、滴虫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12月采集的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生理盐水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BV快速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在2 5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2 027例,阳性率为78.3%,其中细菌性阴道病1 213例,检出率为46.9%,支原体789例,检出率为30.5%,假丝酵母菌279例,检出率为10.8%,滴虫86例,检出率为3.3%,衣原体81例,检出率为3.1%。阳性标本中,单纯性感染1 693例,占83.5%,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334例,占16.5%。结论:BV和支原体是本地区阴道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对阴道炎患者病原学联合检测,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阴道炎患者的病原学感染状况,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丽阳  林斌  李懿  秦雪 《广西医学》2011,33(4):476-477
目的了解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感染情况。方法对15 288例妇女的阴道分泌物,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革兰染色法检测假丝酵母菌及滴虫,了解其感染情况。结果 15 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15.5%(2 371/15 288),滴虫检出率为0.9%(143/15 288),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滴虫检出率(P〈0.01)。夏秋季节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和滴虫的检出率为19.7%(1 583/8 036),明显高于冬春季节的检出率12.8%(931/7 252)(P=0.01)。结论假丝酵母菌感染是阴道炎的重要原因,夏秋高温季节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检出率高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病原体检出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800例门诊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结果 BV检出率为32.4%,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23.7%,假丝酵母菌+ BV检出率为12.9%滴虫+ BV检出率为5.1%,滴虫检出率为3.45%。结论 BV 的检出率高,在阴道分泌物检查时即使清洁度正常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并应注意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王晓红  王永红 《吉林医学》2010,31(31):5572-5573
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病原体检出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452例门诊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结果:BV检出率为32.4%,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23.7%,假丝酵母菌+BV检出率为12.9%滴虫+BV检出率为5.1%,滴虫检出率为3.45%。结论:BV的检出率高,在阴道分泌物检查时即使清洁度正常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并应注意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状况及各年龄组阴道炎发病率分布情况.方法 将2 859例育龄妇女按年龄分为4组,即:20~岁、30~岁、40~岁和≥50岁组.对4组育龄妇女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利用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液染色阴道分泌物后显微镜镜检,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 859例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阳性率49.81%,细菌性阴道炎22.59%,以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为主,混合感染为5.95%;不同年龄组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83.99%、86.13%、76.19%及43.39%,其中20~岁组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最高,与≥5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阴道病,且20~2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假丝酵母菌与滴虫在阴道炎中的感染,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方法: 对我院附属医院817例门诊阴道炎患者及232名我院健康体检者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常规培养鉴定。结果: 817例阴道炎患者中,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214例和滴虫54例,检出率分别为26.19%和6.61%;我院健康体检者232名,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28例和滴虫2例,检出率分别为12.07%和0.86%;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 假丝酵母菌、滴虫是阴道炎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杨慧梅  薛爱芳 《吉林医学》2013,34(16):3155-3156
目的:对妇科患者阴道炎发病相关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妇科高危疾病患者800例,根据年龄段分布将患者分为≤20岁、20~50岁、≥50岁三组,比较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结果:800例患者中检出208例阴道炎患者,检出率为26.08%,其中滴虫性阴道炎检出16例,检出率为2%,细菌性阴道炎检出38例,检出率为4.7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154例,检出率为19.33%,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50岁患者检出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为临床发病率最高的阴道炎,要做好预防,及早确诊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存雪 《吉林医学》2013,34(14):2717-2718
目的:了解社区妇女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和阴道病病原菌感染情况,为降低社区妇女阴道炎患病率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对就诊的5 158例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线索细胞检查。结果:5 158份标本中,清洁度Ⅰ~Ⅱ度446例,占总数的8.65%,Ⅲ~Ⅳ度4 712例,占总数的91.35%;4 712例阴道炎中检出假丝酵母菌有1 384例,检出率29.37%;线索细胞104例,检出率2.20%;滴虫有30例,检出率0.64%;淋球菌2例,检出率0.04%。结论:阴道清洁度异常情况发生率高,应引起此社区妇女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此社区妇女的健康教育。阴道炎病原体主要是假丝酵母菌,其次是细菌,最低是淋球菌。针对本社区妇女阴道炎病原菌特点,制定预防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257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阴道细菌检出率最高,清洁度I~Ⅱ级明显低于Ⅲ、Ⅳ级;20~49岁组及〈20岁组总的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在四季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秋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而最低的是滴虫阴道炎。结论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感染病菌较重,与季节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深圳女性生殖道HR-HPV感染与常见阴道病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深圳城区育龄妇女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与生殖道常见阴道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对深圳市城区育龄妇女1 943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问卷调查、妇科检查,收集阴道及宫颈分泌物。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检测阴道病原体。结果:深圳城区妇女HR-HPV DNA阳性381例,阳性率19.6%。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HR-HPV的感染率分别为29.4%、31.4%、15.3%,患不同阴道炎的患者感染HR-HPV的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感染HR-HPV的OR值及OR值的95%CI分别是1.697(1.330~2.164)、1.589(0.892~2.568)、0.827(0.507~1.159)。结论:深圳城区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与生殖道HR-HPV感染具有正相关性,而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HR-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病原体感染及微生态状况,为阴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阴道分泌物常规显微镜检联合需氧菌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五项预成酶谱分析技术对21 812例妇科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1)21 812例阴道分泌物送检标本检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BV、AV、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TV)单一感染及各类混合感染共计13 510例,总检出率61.94%;13 510例感染标本中,单一感染6 391例占47.31%,混合感染7 119例占52.69%。混合感染中,AV合并VVC2 323例,占32.63%,构成比最高;其次为AV合并BV 2 113例占29.68%。(2)检测结果按4个月份段进行统计分析,VVC在1~3月检出844例(15.12%);混合感染在7~9月检出2 328例(42.48%),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1 812例阴道分泌物送检标本中,乳酸杆菌失衡检出率78.19%,常见阴道炎与阴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VVC、BV、AV、TV及混合感染菌群失调的检出百分比分别为83.85%、95.67%、100%、96.97%、100%。结论:本地区常见阴道炎及混合感染发生率高,阴道菌群失调多见,混合性阴道炎以AV混合感染为主,VVC和混合性阴道炎的感染与季节相关。  相似文献   

12.
苏德永 《四川医学》2012,33(7):1302-1304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道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取受检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清洁度、霉菌、滴虫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结果体检组447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正常(Ⅰ°~Ⅱ°)255例,清洁度Ⅲ°172例,Ⅳ°20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检出率为43.17%。门诊就诊者447例,清洁度正常(Ⅰ°~Ⅱ°)71例,清洁度Ⅲ°308例,Ⅳ°6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检出率为84.50%。体检组人群霉菌性阴道炎检出28例,检出率为5.85%;门诊就诊者检出114例,检出率25.63%;滴虫性阴道炎体检组人群未检出,门诊就诊者检出8例,检出率1.81%;G-双球菌体检人群未检出,门诊就诊者检出2例,检出率0.42%。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910例正常健康人群妇女体检中阴道分泌物涂片的检验结果分析,了解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分布及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情况。方法将91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5~34、35~44、45~54、≥55岁等四组采集阴道分泌物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查白假丝酵母菌、滴虫、加德纳菌。结果910例阴道分泌物涂片165例检出病原菌,阳性检出率18.13%;以加德纳菌为主,占14.07%,其次是假丝酵母菌和滴虫分别为3.74%和0.22%。各年龄组(25~34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55岁组)合计阴道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5%(22/76)、45.14%(79/175)、57.60%(216/375)、67.61%(192/284),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45~54岁组最高(16.80%),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发生率≥55岁组最高(52.11%)。清洁度Ⅳ度时病原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Ⅲ度、Ⅱ度,清洁度为Ⅰ度时未检出病原菌。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和非特异性阴道炎是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FZ型臭氧妇科冲洗仪治疗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组中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80例,细菌性阴道病40例,用臭氧水冲洗,3d为一疗程;对照组中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80例,用达克宁栓和克霉唑栓剂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40例,用甲硝唑泡腾片和双唑泰泡腾片药物治疗。置入阴道内每日1次,7d为一个疗程。结果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总有效率:实验组97.3%,对照组85.7%。细菌性阴道病总有效率:实验组97.2%,对照组85.9%。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反映良好。结论 CFZ型臭氧妇科冲洗仪治疗阴道疾病高效、无毒、无残留、方便、经济,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年龄、妊娠及4种阴道疾病对阴道pH和阴道乳酸杆菌分布的影响。方法:检测212例不同年龄段正常女性,150例不同孕期妊娠女性,5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26例滴虫性阴道炎,28例老年性阴道炎女性阴道pH和阴道乳酸杆菌分布。结果:在21 ̄60岁的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阴道平均pH值升高,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下降;妊娠期阴道pH明显降低(P<0.01),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和21 ̄30年龄段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和老年性阴道炎,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阴道乳酸杆菌半定量计数大都集中在  ̄ 范围中,和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其中老年性阴道炎病人阴道pH值最高,细菌性阴道病病人的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最低。结论:阴道乳酸杆菌在阴道中的分布受年龄、妊娠及阴道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女性幼儿教育从业者阴道霉菌及滴虫的感染率。方法对1 755例女性幼儿教师阴道分泌物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镜检。结果阴道霉菌感染者136例(7.75%),滴虫感染者16例(0.9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种感染者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霉菌以18~2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占8.9%,滴虫以51~62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占2.4%。结论女性幼儿教师存在一定的霉菌、滴虫感染引起的阴道炎,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梁雪琼 《当代医学》2011,17(4):89-90
目的研究白带标志物多项检测对妇科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观澜医院600例妇科门诊患者白带同时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与显微镜镜检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与各相关标准相比,在乳酸杆菌、白细胞、念珠菌、滴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判定细菌性阴道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行白带标志物多项检查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客观、不需特殊仪器,在妇科病的筛查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道炎病人在不同年龄段及在不同季节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妇产科门诊的阴道炎病人的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以唾液酸酶法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的快速检测。结果 2583例标本中,不同年龄段就诊患者20~30岁,31~50岁,50岁组BV阳性率分别为45.28%、41.69%、29.79%,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05)。不同季节:冬、春、夏、秋季就诊患者BV阳性率分别为36.61%、30.87%、54.91%、48.63%,各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23,P0.05)。而假丝酵母菌和滴虫在年龄和季节分组中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的发生在不同季节和年龄之间有着不同的感染率。本地区中20~30岁年龄段和夏秋季节是BV的高发期,冬夏季节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的高发期,应注意性生活频度和个人生活、卫生习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降低常见病原体感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