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对配电系统中如何设置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进行探讨,提出无末端切换要求的一.二级负荷ATSE 主要应用在低压配电系统的主电源切换,对要求双电源末端互投的负荷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设置,同时应重视负荷对切换时间的要求。建议各类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对要求双电源末端互投的重要负荷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孙文华 《电世界》2013,(5):44-48
根据负荷性质及负荷对供电要求的不同,德方把低压配电系统分为正常电源供电系统(General Power Supply System,简称GPS系统)和应急电源供电系统(Emergency PowerSupply System,简称EPS系统)。其中,正常电源供电系统为供电要求低的普通负荷供电。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配电系统的负荷预测要求对未来5~10年在某一地区内所有变电所负荷增长率进行预测,这属于中期负荷预测。配电系统规划内容涉及变电所地址、容量、馈电线路的布局以及与未来负荷增长量及其分布有关的许多其它决策变量的确定。负荷预测是配电系统优化规划的基础。由于配电系统负荷预测不仅要预测变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松怀 《华东电力》2000,28(9):50-52
电力市场对负荷预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系统说明了负荷预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负荷预测的种类及预测的步骤.全面介绍了负荷预测的"传统方法"和新技术、以及负荷预测技术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从电力负荷对系统暂态稳定、静态稳定、电压稳定、系统阻尼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电力负荷建模的要求,综述了现有的电力负荷模型结构、参数辩识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电力负荷建模的实践,对电力负荷建模今后的研究提出了4点建设性意见。认为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必须立足本地区系统和负荷的实际情况,开展负荷模型实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要求,对水电厂监控系统AGC负荷调节模块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和改进了能够正确反映水电厂调节系统的模型,包括单机AGC负荷调节部分、水轮机及引水系统、调速器几个部分,模型能对机组一次调频、单机AGC增减负荷过程进行仿真,同时选择安康水电厂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Mobitex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国电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通信网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实时性。Mobitex无线数据专用网专注于高可靠性、短时间突发数据的实时通信,非常适合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文中根据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通信系统的要求,结合Mobitex无线数据专用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ATSE的正确选用对消防供配电系统实现对一、二级消防负荷的可靠供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消防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人员在选择ATSE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国家对不同级别消防负荷的供电要求进行供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以往互感器负荷箱校验仪的分析,提出了高精度智能型互感器负荷箱校验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框图,详细论述了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法。经过实验数据分析,互感器负荷箱智能校验系统达到了实用要求,大大提升了生产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低频低压减负荷的控制方法,对分散安装在各地的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缺乏协调,不利于实现系统整体控制的实时协调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散递阶控制框架的低频低压减负荷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功能实现,同时分析了系统的特点。该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了现有智能化变电站及调度数据网络,满足了电网对区域协调及负荷准确切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低压电器试验站为了考核各类开关等电器产品是否满足产品标准规定的各种特性要求,需要模拟各种短路故障,进行大容量的短路试验。大容量试验站电源取自电力系统,实行短路试验工作制,负荷主要是冲击负荷。由于其负荷的特殊性,对于其变电站接入系统也必然有特殊要求。对此种较大的冲击负荷会导致系统公共连接点电压暂降、继电保护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Load Management is currently being evaluated by many utilities, including San Diego Gas & Electric (SDG&E), as a demand-sid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electric system resources. The industry has identified improved load factors, capacity benefits, and lowering system costs as major operational benefits of load manage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as an electric system resource. This paper will address two specific areas. The first area is intended to establish general resource requirements, from the operating standpoint,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ll resources,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e. The second area will address the potential of load management as an electric system resource. The SDG&E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program will be evaluated in detail utilizing the establish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3.
牛洪海  李兵  陈俊 《中国电力》2016,49(12):96-100
针对目前电网单机发电控制模式无法兼顾电厂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现状,分析了厂级负荷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对其系统架构、负荷优化控制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装置、双机冗余的厂级负荷控制系统架构,在满足电网控制实时性要求的同时实现了电厂信息的高度集成,进而在常规以全厂煤耗量最小为目标的负荷经济分配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电网调频需要,建立了AGC模式下的火电机组负荷在线优化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降低全厂发电标煤耗约0.3 g/(kW·h)。最后对厂级负荷优化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可为厂级负荷优化控制系统的改造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徐仁武  徐锴 《供用电》2007,24(3):1-3,10
在分析当前电网供需形势和负荷特性基础上,论证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进行需方调峰资源调度、改善电网负荷特性和电力零售市场运作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医院属于民用建筑中供电要求高、供电负荷较为复杂的一类建筑,其中存在大量重要负荷。介绍了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大楼的供配电系统,包括医院内负荷等级、负荷计算、供电方案及配电系统的设计,可为其他类似医院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解亚军 《电力学报》2006,21(4):559-561
对利用负荷管理系统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各方面进行了解释及说明,对其作用和效益做了描述,使负荷管理系统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作用和能力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其准确度直接影响到电网建设。介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常用的几种简单预测方法,用各方法对常德地区的负荷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供电部门对负荷预测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An uninterruptible ac supply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power sources (static inverter and ac line) and a thyristor switch is presented. The thyristor switch is opera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equalization current flow between the sources is prevented. Consequently continuous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sources may be applied. Faults in one of the sources do not affect the voltage supplied to the load. In order to obtain these features the trigger mode of the switch must meet certain requirements. The analysis of these requirements is given and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presented. Test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by oscillograms. The 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re that 1) load transfer is performed in an instantaneous and smooth way, 2) the system is able to deliver large inrush currents required by the load and to blow fuses in branch circuits of the load, and 3) no voltage monitors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19.
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荷载测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载测控系统在特高压杆塔真型试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荷载测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研究了荷载测控系统的结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组成和主要功能,总结了系统的主要特点。应用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较好地满足了特高压杆塔试验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