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休谟对德性的宽泛定义开始就引起时人的异议.他在德性的标准、德性的生成、德性的对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标志着传统德性观开始向现代德性观过渡。休谟的德性具体体现为各种各样的德目.表明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他的德性思想中也蕴涵着功利主义和情感主义的端倪。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国传统诚信观中的"诚信"与"诚信道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传统诚信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视和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诚对信的根本制约关系、重视和要求对善的不懈追求.它有利于现代社会伦理德性的体现,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的实践和道德人格因素的形成.诚实信用准则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和当代价值,是构建新型的社会公德价值体系的重要柱石,诚信道德在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自"休谟问题"提出以来,众多哲学大师各抒己见,各执一端,但终不能圆满解决.而实际上,怀疑主义大师休谟以不可知论的方式提出了一个连他自己也不能解答的"伪命题",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才终结了"休谟问题"这一"超级难题".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研究者谈论"休谟问题"时,一般忽略因果问题而只谈归纳问题。探讨"休谟问题"内涵的转变。休谟本人未提及归纳问题,当他把因果推理只归结为恒常会合时,他对因果推理的质疑就被看作了对归纳推理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马一浮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精通理学、佛学、诗学,其卓著的学术成就与其学术观密切相关.剖析马一浮的学术观,以期能对当今学术观的发展提供一些价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制度伦理、道德伦理与公民伦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社会里家国同构,导致私德发达,公德欠缺.我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与国家分离,社会伦理分化为面向公共领域的制度伦理和面向私人领域的德性伦理.由于制度伦理的缺失,扭曲公民意志,造成社会道德失范.德性伦理高于制度伦理,但在重建我国社会道德伦理和培养公民精神时,制度伦理建设必须先于德性伦理建设,进而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对友爱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友爱看作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他区分了友爱和爱,把友爱划分为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三种不同的类型,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他的友爱观对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友爱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友爱看作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他区分了友爱和爱,把友爱划分为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三种不同的类型,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他的友爱观对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道德的构建应该立足于现实的中国道德国情。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规则与德性的关系,对社会主义道德构建的层次性加以把握,并着力彰显德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从休谟和胡塞尔各自思想的核心概念——信仰概念与意向性概念切入。分析了两位思想家的关系。休谟的信仰概念既意味着现实性意识,同时又意味着必然性意识。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从这两个方面对休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研究了休谟的合理与局限。并以意向性概念为奠基建立起一门客观的先验现象学,从而超越了休谟。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的现象学与休谟的彻底经验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本文拟从休谟感觉论的起点、印象-观念的区分以及怀疑论三个方面,简要论述胡塞尔对休谟感觉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归纳问题”自休谟提出以来一直未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解决“归纳问题”不能单纯从归纳或演绎去寻求答案,而应从归纳、演绎相结合的角度去思考;对于归纳所得结论的或然性问题,应通过科学共同体的科学实践去解决。通过科学实践使或然的普遍知识达到实然的普遍知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临床实践探索准确应用模型的新途径。 方法:本文选取医学常用的正交和均匀实验设计建立不同模型,依据模型拟合优度和模型差异性检验评判模型。 结果:同一实验目的不同实验设计,模型不同。结论:同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设计,依据模型拟合优度和模型差异性检验,结合专业知识和预实验可探索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的小说以一种“温情”的气质打动人心,她以普通下层百姓的生活为经纬,以对人性的深度观照为核心,在对“善”的理性把握中书写“温情”的力量。在对“人性善”的执守中,迟子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化解人性中的种种缺憾与不完美,使人性的美好得到艺术的张扬;在温情的叙述中,迟子建又以一种不“隐恶”的立场表现了她对现实人性的理性认识和以温情、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力量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原始儒家道德理论最终演变成为“官方道德”,成为专制统治工具.道德利益化与实然性善论这两点的演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道德利益化导致了道德作伪和奴化人格的产生,实然性善论导致了“青天”情结的出现.这些对于稳固君主集权社会的专制统治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真善美因素及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真善美统一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探索。作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必须把求真教育、求善教育和求美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理论力量,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在大量调研和采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近百台数控车床的载荷与循环次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载荷的分布模型,并提出了用综合拟合度来评价拟合精确度的方法,使数控车床载荷谱的数学模型更加精确和可靠,为数控车床实现可靠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决定评价正确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建筑光污染特性的分析,确定建筑光污染的优度评价法;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建筑光污染评价结构层次模型,在确定权系数的基础上,建立关联函数并进行优度计算,实现对建筑光污染的全面、科学和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数据处理 ,常用相关系数的大小来表示线性拟合优劣的判据 .通过实验例证分析研究 ,相关系数好不一定直线拟合结果就好 ,实验结果线性拟合得好不一定相关系数就很大 ,说明不宜用相关系数作实验结果拟合优度的判据 .只有它为回归系数时 ,或当有一变量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标度来测量时 ,才有实际意义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