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香港CBD内天桥步行系统形成的背景及其现状的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指出国内商圈的交通改造不是只有步行街及人行过街天桥两种人车分行的交通方式。可以结合国内商圈的现状、背景及周边环境在商圈内形成一套完整的立体交通系统,为国内老城区商圈交通改造找出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寨地区海绵城市改造中内涝整治工程设计,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小寨地区现状及改造方案后的1D管网模型及2D地表漫流模型,并对现状排水管网过流能力和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对内涝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雨水通道及分散调蓄的方案,并对其方案进行评估,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改造方案可行,以期为类似城市内涝改造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飞速发展,部分老站需要进行扩能改造以满足使用需要,而扩能改造往往是在车站不停运的情况下进行的,给跨越多个站台的天桥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论文以信阳站改扩建工程天桥施工为例,详细论述了跨既有线钢结构天桥顶推施工方法,希望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济南市现状人行天桥随着城市交通发展出现的问题,结合公共交通,因地制宜地提出对应的改造措施,同时,选取7座天桥进行改造,达到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舒适度,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某铁路客运站客运设施扩能改造工程为背景,对天桥顶推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达到了安全快速施工的效果,并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天桥进行了受力研究,论证了顶推方案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针对福州市东街口天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调研,通过分析,把市民爱天桥的“不容易”归结到三大方面九项原因,呼吁相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部门抛弃对人行问题的轻视,真正树立起“人行应当得到更多尊重”的观念。展望了一处“人走地面、车行地下、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交叉口。  相似文献   

7.
<正>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4月1日以全国统计数据和大量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策略与方法。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当前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现状调研与分析;回迁安置现状调研与分析;改造策略与模式;改造方法与措施;回迁安置住区建设技术集成和主要结论。本书提出了低收入者社区生活形态的延续与提升、保留改造区域"无形"  相似文献   

8.
刘立钧  冯华  沈宁 《山西建筑》2010,36(4):20-22
以邯郸市环路规划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现代城市环路规划改造的原因、动力和目的,从环境现状入手,通过实地调研,详细阐述了城市环路规划改造的措施和具体办法,进而表达作者对城市环路环境规划改造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范余华 《建筑施工》2020,42(8):1497-1498
以京沪铁路镇江站改造工程新建天桥施工为例,为确保列车正常运行,提出并介绍了拖拉法施工工艺。实践证明,采用拖拉法进行繁忙营业线中的跨线天桥施工,既能保证施工安全,又能提高施工效率,可为类似的项目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佰筑针对中国上海市普济路人行天桥改造项目提出一项方案,并将其命名为凌波桥。该方案重新设计了这座总长约1公里的高架平台,在不改变天桥原有结构的情况下为城市注入趣味性和鲜活的色彩。佰筑提议将这座桥改造成横跨城市的多功能高架公园,以大胆而跃动的明亮色彩取代传统的灰色沥青,优化交通系统,并且赋予天桥更丰富的功能。该设计利用色彩勾勒出了不同的交通动线,青柠色范围以内是属于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通行直道,另一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铁施工将是未来地下工程的发展趋势。在遍布各种既有建筑的地层中实施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是决定地铁施工质量的关键。对城市已有建筑物下地铁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变形规律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应用价值。本文以西安地铁工程二号线小寨区间隧道下穿人行天桥工程为背景,通过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既有建筑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及运营安全。同时对相关地层的沉降规律的研究也为城市地铁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玉明  张保平 《矿产勘查》2020,11(10):2142-2148
河南省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二郎坪地体中,通过矿产调查和矿区勘查工作,发现矿体呈脉状产出,含矿围岩以小寨组绢云石英片岩为主,矿石类型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赋存矿体的二郎坪群小寨组变质岩地层中Ag,Au含量较高,为矿源层。矿床流体气相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系统与造山型矿床的特征基本一致,其成因类型可归为造山(层控)型变质热液型矿床。对该区成因机理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在二郎坪地体东段的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启孝 《山西建筑》2010,36(23):105-106
通过对某煤矿以上小寨村周边的地质、水文环境进行调查和实测及研究,得出了影响地面变形的诸多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地面变形的监测、控制、开采等有效防护措施,以期为相邻矿区的地面变形处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余侃华  董娟  常伟 《山西建筑》2007,33(9):68-70
以西安市小寨东西路街景为对象,结合整治规划设计,从如何整合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和场所现状等诸要素入手,论述了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将地域特色、整体意象、功能环境、休闲生活融合为一体,以寻求设计过程的内在逻辑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小寨大桥5号桥墩边坡的工程概况。结合边坡实际地形及地质情况,更改了原有的设计方案,通过有效的边坡治理措施对该边坡进行综合治理,并对该边坡进行了长期的监测,以确保边坡安全。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安市小寨-铁炉庙地裂差异沉降动态特征,以监测资料为背景予以二维有限元分析,进行沉降旋回期或寿命预测,根据预测将来45年地裂差异沉降量,分析了其对地铁隧道,得出将来45年地裂差异沉降必错断地铁隧道的结论,为此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地下承压水的开采和加强地铁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保证未来地铁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精密控制测量具体施工中,单一的北京1954坐标系往往难以保证精度。结合隧道洞外精密控制测量实例,设计2套相对独立、彼此存在重叠区的施工坐标系,有效实现对测区的精密控制,并对重叠区域角度、边长的改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季宏  朱永春 《华中建筑》2008,26(1):24-26
汉画像升仙图中极为夸张的斗拱形象不能仅从结构体系上分析,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汉代人的宇宙观与升仙观念,折射出汉代斗拱的文化涵义。该文从图像学意义上分析了汉代斗拱的文化内涵及发展轨迹:在以升仙为主题的基室汉画像中,斗拱是通往天延枢纽的符号。正是这一象征意义促成了汉代斗拱的成型、发展。汉代诸如曲拱、重拱一类特殊形态的斗拱,也与升仙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孟祥武  叶明鉴 《华中建筑》2010,28(9):177-180
该文以三国时期为历史背景,对勉县武侯墓的历史建置沿革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武侯墓建筑的测绘与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整理,总结出勉县武侯墓建筑单体的特征与的总体建筑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20.
吴芳  吴越 《中外建筑》2012,(5):93-96
以湘潭昭山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公共安全理论出发,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城市的安全系统。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昭山示范区城市公共安全概况;功能区划;防洪排涝规划;重大危险源布点规划;交通安全规划;突发事件安全规划六个方面,强调对城市安全内容;本文以城市安全为目标,进行城市公共安全的规划应用研究,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