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和父母的个性(人格)等都会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微型的社会,父母与儿童的关系是儿童能否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基本缩影。家庭教育与儿童情绪能力发展呈正相关,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在的孩子家庭生活优越。父母及亲人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包办代替,目前小班入园幼儿的自理能力很差。教师要调查分析并加以正确引导,家园要相互配合,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一片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冷淡,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让感恩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孩子尤其应该学会感恩,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小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种优越的环境之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以及各种各样的包容下,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里,问父母要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有很多人甚至只会向父母无休止的索取,却从来不能体会父母工作的劳累、养育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月亮 《阅读》2023,(ZC):58-64
<正>本篇适合:模仿、角色扮演本期电影《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讲述了11岁的莱莉随父母从明尼苏达州搬到了旧金山,对旧生活的依恋和对新生活的不适应使她出现了剧烈的情绪变化。和所有人一样,莱莉也是被五种情绪共同支配——快乐(Joy乐乐)、恐惧(Fear怕怕)、愤怒(Anger怒怒)、厌恶(Disgust厌厌)和忧伤(Sadness忧忧)。  相似文献   

5.
正《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近年来国家对幼儿教育高度重视,农村孩子的入园率逐年提高,但从整体办园质量上衡量,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分析目前农村由于公办幼儿园少,百分之八、九十的孩子在民办园或校带学前班就读。无论是民办园还是校带学前班,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多数年轻的父母都  相似文献   

6.
柯普 《阅读》2012,(9):12-13
史蒂夫·莫里斯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萨吉诺城.幼年随父母搬到底特律。他和班上的同学比,很“特殊”,因为他双目失明。小史蒂夫一度生活在深深的自卑中,直到他遇见了本尼迪斯太太。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和生活的基本环境,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从家庭开始,家庭是美育的起点。家庭美育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艺术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及父母情感、情操的美对孩子都有巨大的魅力,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少年群体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孩子对父母逆反情绪在学习、个人、家庭、交往中产生的不同触发情境,揭示社会环境变迁、成功希望延续、家庭沟通方式、群体环境认同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提出构建民主的家庭氛围、积极参与多边活动、正面强化孩子的家庭担当、加强社会文化导向分析、重视和利用逆反情绪的正能量等家庭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育家说:"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快乐!"21世纪的学生,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心理和思想的成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初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渴望独立,又不满父母的喋喋不休和百般呵护;他们开始学习关照自我的心灵世界,又与父母有了一种意识上的疏离感;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着成年人的帮助和引导,又由于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还不成熟,常常出现偏激和较为强烈的情绪波动。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呢?构建快乐语文课堂,正吻合了科学发展观,推动了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相继增加,因而许多人纷纷涌到一些城市里做起了打工者,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外来打工者的子女被迫留在了老家,与其祖辈们生活在一起。因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孩子。农村留守孩子是指父母到城市外出打工,自己却与父母分离,留在农村家中,与其他亲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我在农村初中任教多年,并且一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逐渐从农村留守孩子身上看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学习风气差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初中、高中兼有的学校。初中一年级时,每个班学生人数都是70人以上,而到初中毕业时,人数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
专业调剂导致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是一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因服从调剂进入所在专业,在入校后不久出现适应不良等焦虑情绪,经评估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和适当职业指导,改善了求助者的认知偏差,帮助其重新适应了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爱,是人的本性,怎样爱孩子,怎么教会孩子爱,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认真考虑和仔细研究的重要课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生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爱”。那么怎样的家庭教育、怎样的爱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全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背景资料:“我们幼儿园来了个外国小朋友”,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王宇歌小朋友父母的眉毛就拧在一起。王宇歌是我园新来的一名小朋友,她患有少见的先天性的白化病,她全身皮肤都是白色,头发是金黄色,眼睛是蓝色。眼球轻微抖动,怕光,视力极差,只有近距离才能看得见。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是多么吃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王宇歌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我们接受了这个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学前儿童及父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探讨了父母元情绪理念、幼儿焦虑和幼儿社会技能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幼儿焦虑的影响以及社会技能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情绪不干涉理念对幼儿焦虑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社会技能在情绪不干涉理念和幼儿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袁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真爱的情感。青少年的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教师具有亲和力,才能和孩子友好相处,促使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孩子追求美好的生活,愉快地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远离父母关爱和监督的家庭之中,他们的父母到远离农村的都市打工谋生,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于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在性格、道德层面还是在知识、学习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民工潮涌动的同时付出的很可能是一代留守儿童的前途和未来的沉重代价。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目前,我国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有1.5亿,农村留守儿童3000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本次“两会”热议的话题。最近几年,随着民工潮的涌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纷纷远赴城市打工谋生,他们的孩子却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只能由隔代的长辈来抚养和管理。老年人由于精力有限,往往在教育这些留守儿童的时候力不从心,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留守学生主要...  相似文献   

17.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必然使独生子女比例上升。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双系抚育是家庭社会学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在一个健全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随着婚姻的确立和家庭的建立,家庭的功能开始运转起来,孩子的出现,就是家庭基本功能——生育功能的自然显现。而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也成了父母的首要任务。一、父母影响孩子成长的特点在一定社会中,由于男女在生理、性格上的异同或父母在家庭角色中伦理规范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正>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做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注重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重视心理抚养、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等。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实施方式、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家长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社区及周边的资源优势,注重幼儿各项潜能的开发及个性发展,将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将孩子生活环境——社区、幼儿园、家庭融为一体,多方面进行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提高教师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综合活动的能力,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提升整体办园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