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70928子宫肌摘与子宫腺肌病的B超图像分析/赵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一1卯6,12(10)一34~37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181例,子宫腺肌病47例和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40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亦各具特征。肌瘤B超诊断符合率为96.7%,误诊2.2%,漏诊1 .1%;腺肌病B超诊断符合率59.6%,误诊25.5.漏诊14.9%;肌瘤合并腺肌病B超诊断符合率17.5%、误诊77.5%,漏诊5.0%。作者强调:B超诊断应根据子宫大小、形态、宫壁、病灶内部图像及后方回声等结合临床综合分析,重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因子宫腺肌病常合并肌…  相似文献   

2.
对180例子子宫肌瘤、46例子宫腺肌病和40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二者有很所相似之处,亦各具特征.文中讨论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图像特征.作者强调:B超诊断应根据自宫大小、形态、宫壁、病灶内部图像及后方回声等结合临床综合分析,重视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的鉴别.因子宫肌腺病常合并肌瘤及\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故不应满足某种发现急于单一诊断,必要时TVS、TAS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腹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20例子宫腺肌病和46例子宫肌瘤,再经TVCDS检查,对两种病变进行形态结构和彩色血流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者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病灶多位于后壁,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低回声,其内多见星点状闪烁样彩色血流信号,频谱显示阻力指数较高,RI(0.70±0.07)。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边界清楚,内部出现特有的旋涡样回声,周围有环形血流信号,频谱显示阻力指数偏低,RI(0.59±0.05)。结论:TVCDS能清晰地反映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息,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常规B超检查子宫肌瘤65例,子宫腺肌病41例,并将两者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1例子宫肌瘤(93.8%)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38例腺肌病(92.7%)界限欠清;54例子宫肌瘤(83.1%)探及栅栏样图像,54例(83.1%)后方回声衰减,36例(55.4%)呈低回声,6例(9.2%)呈高回声;而腺肌病11例(26.8%)呈栅栏样图像,3例(7.3%)后方回声衰减,4例(9.8%)呈低回声,24例(58.5%)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与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诊断,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及两组患者超声特征表现。结果 (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分别为96.67%、92.50%。(2)子宫肌瘤的主要超声表现包括子宫增大、局部隆起,有低回声团块。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不均匀回声、后方回声衰减等。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均匀性增大,与肌壁间无清晰界限,有不规则无回声区,部分局灶性腺肌病边界清晰。(3)子宫肌瘤组RI(0.65±0.02)明显低于子宫腺肌病组,PI(1.56±0.29)明显高于宫腺肌病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超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黄欣  刘彧 《中外医疗》2012,31(30):173+175-173,17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3例子宫肌瘤和41例子宫肌腺病,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肌腺病表现为子宫增大,病灶多位于后壁,病灶区回声增粗不均匀,其内可见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子宫肌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肌瘤边界清楚,周围有环绕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很好的显示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声像图特征,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王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81-8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各80例使用GE—Vivid3及EUB-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子宫内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检查,观察异常回声区内及周边血流供应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主要超声特征为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改变,子宫大小出现周期性改变,肌内散在强光点、强光斑及积血小囊;CDFI血管分布稀少,异常光团周围无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P〈0.05)。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CDFI团块周边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信号为主(P〈0.05)。结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超声图像各有其特殊性,B超检查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易于复查,可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和子宫腺肌病42例。结果超声诊断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病理证实4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0%,超声诊断的42例子宫腺肌病经病理证实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5%。结论以二维声像图特征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王蓓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97-98,F0003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各自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及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Philips HD11XE和ToshibaSSA-660A超声诊断仪多切面扫描;然后观察病变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子宫增大形态饱满经期增大更明显、肌层散在分布似“蜂窝”状小无回声区,CDFI低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3±0.07);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CDFI团块周围血流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为主,肌瘤内部可记录到低阻力的动脉频谱(RI=0.65±0.08)。结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超声图像有不同特征性改变,超声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结合血清EMAb测定对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的价值. 方法 对61例子宫腺肌病及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经腹及经阴道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用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EMAb.超声诊断结果与血清EMAb水平测定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 结果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子宫肌瘤组符合率高于子宫腺肌病组(P<0.01).血清EMAb水平与术后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子宫腺肌病组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 结论 超声和血清EMAb结合监测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的诊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081663超声结合血清EMAb在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刘彩娥…∥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9(8).—660~662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合血清EMAb测定对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对61例子宫腺肌病及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经腹及经阴道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用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EM-Ab。超声诊断结果与血清EMAb水平测定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子宫肌瘤组符合率高于子宫腺肌病组(P<0.01)。血清EMAb水平与术后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子宫腺肌病组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结论:超声和血清EMAb结合监测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的诊断有应用价值。表2参8(原文摘要)08166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动静脉瘘14例临床分析/唐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5).—356~358目的:探讨子宫创伤所致子宫动静脉瘘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特征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4例既往有流产或剖腹产史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血流情况。结果:14例创伤性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彩色多普勒频谱超声均观察到子宫肌层丰富血流信...  相似文献   

12.
孙若晶 《中国现代医生》2014,(12):77-78,F0003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2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对比两种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 54例子宫肌瘤2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症;8例子宫腺肌病中,2例均误诊为单纯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为96.3%,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75.0%.子宫肌瘤阻力指数RI=0.58±0.09;子宫腺肌病阻力指数RI=0.78±0.0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显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通过掌握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以减少误漏诊的发生,从而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病灶回声可表现为囊状无回声型、片状低回声型、团块状混合回声型和弥漫分布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囊状无回声型和片状低回声型病灶内部及周边多无血流信号,团块状混合回声型和弥漫分布型病灶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PW)录及高阻力动脉血流频谱.病灶内部及边界回声、CDFI血流走行有助于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患者用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病灶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59例,子宫腺肌病8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8例.59例子宫肌瘤中,肌壁间肌瘤41例,浆膜下肌瘤8例,黏膜下肌瘤10例.结论 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及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患者89例,对经阴道超声、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腺肌病35例,子宫肌瘤5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2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为子宫腺肌病36例(误诊1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71.43%;子宫肌瘤53例(误诊6例),诊断准确率为90.38%.联合检查结果为子宫腺肌病37例(误诊6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88.57%;为子宫肌瘤51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2.31%;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诊断准确率为50.00%.经阴道超声和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与阴道、腹部联合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接近,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在两种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3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照组92例用普通B超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病灶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9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85例,子宫腺肌病3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5例,诊断准确率为91.40%。对照组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78例,子宫腺肌病5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9例,诊断准确率为84.78%。163例子宫肌瘤中,肌壁间肌瘤106例,浆膜下肌瘤34例,黏膜下肌瘤2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腹部超声结果定为对照组,将阴道超声结果定为观察组,结合术后病检结果,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及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出病变44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7.8%,对照组检测出病变40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88.9%,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首选经阴道超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经阴道超声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频谱特点.方法:对78例子宫腺肌病行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动态观察,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液暗区,血流频谱特征与子宫动脉相一致.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子宫腺肌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可与子宫肌瘤等疾病相鉴别,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用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病灶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1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147例,子宫腺肌病17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5例.147例子宫肌瘤中,肌壁间肌瘤94例,浆膜下肌瘤33例,黏膜下肌瘤17例,肌瘤位于子宫峡部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或子宫肌腺瘤妇女48例,其中子宫肌瘤27例,子宫肌腺瘤21瘤,都进行常规超声与彩色超声分析。结果:相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患者常规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前后径增大,肌壁回声不均,后壁增厚明显,内膜线稍偏前。子宫肌腺瘤患者的RI参数值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彩色超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能够实时动态反映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差异,有利于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