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运用X线影像学诊断对腰椎管内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3例行腰椎管造影,1例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结论在MRI的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及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腰椎管造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腰椎管肿瘤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腰椎管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1997年2月-2007年11月我们收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管肿瘤的20例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二者之间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资料等。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误诊,误诊时间为0.5~10年,平均6.5年。20例均曾行CT检查,3例曾行MRI检查,均报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按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不佳,而后经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针对怀疑部位行MRI检查,诊断为腰椎管肿瘤,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结论腰椎管肿瘤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询问不仔细,查体不全面,过分依赖影像检查,对某些体征以及影像检查征像认识不清等是引起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腰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症:附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症是椎管狭窄症的一型。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综合症、神经根变异、椎管内小肿瘤等难以区别,容易误诊。即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施手术,忽视了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病理变化,致使手术后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骨科医生注意到腰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内肿瘤的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腰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对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采集X线片、CT、椎管内造影及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并综合分析病情后,病理检查为神经鞘膜瘤5例,脊膜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8例均行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全部完整切除肿瘤。随访1~7年,平均5年。肿瘤无复发,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症状完全消失,已恢复原工作;1例轻度腰痛;1例残存小腿外侧及足部轻度麻木感。结论:腰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近似,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早期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MRI所见为诊断主要依据,可作为首选。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肿瘤,可使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失误,方法:分析该院自1990年2月-2000年8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6例,结果:腰椎内肿瘤,脉管炎,梨状肌症侯群等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共23例,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损伤,椎管内静脉丛损伤及术后椎间隙感染共34例,结论:重视病史,仔细查体,熟悉椎管内局部解剖,改进手术方法及技巧是防止和减少失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腰椎管内神经鞘膜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6例分析王益飞,曹凡(杭州市中医院邮编310006)我院于84年开展腰椎管手术共计515例病人,其中6例为腰椎管内神经鞘膜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切除神经鞘膜瘤。患者症状消失,病愈出院。现特作如下分析:1.一般资...  相似文献   

7.
6例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附属医院骨科袁来宝,狄东华,韦少亭,胡仁荣,袁盛茂椎管内肿瘤并非少见,临床症状典型者诊断亦不晚,但因其邻近神经根、脊髓或马尾神经,且常受累,位于胸腰段以下者,早期临床表现酷似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容易...  相似文献   

8.
骶神经根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少见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相似,二者合并存在时易被漏诊或误诊而得不到有效治疗。本文介绍作者自1993年2月至1996年4月收治6例骶神经根囊肿的临床经验,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但是椎管内肿瘤亦是原因之一,临床上并不少见。两者其症状体征又较为相似,故误诊时有发生。笔者近10年共收治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6例,其中4例外院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术后症状加重,另外2例早期亦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延误治疗达1年之久。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总结教训。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44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经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三种疾病的特点,发现它们均造成椎管容积减小和神经根受压这一基本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相近,因此,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要注意大多伴有腰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狭窄。  相似文献   

11.
腰腿痛的原因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腰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等,腰椎管内静脉曲张致腰腿痛比较少见,也容易忽视.2000年1月至2008年11月笔者对28例腰椎管内静脉曲张致腰腿痛的患者进行了神经根管扩大术和部分曲张静脉剥离切除术,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82例手术患者均为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男52例,女30例,年龄30~76岁;其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7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轻度腰椎管狭窄患者7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管狭窄者8例;手术后随访时间最长5年,最短6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椎管内肿瘤的原因,总结本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报告2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管内肿瘤,术后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1例术中见肿瘤组织为游离变性的髓核,游离至硬脊膜背侧;另1例术中见硬膜囊外髓核组织游离,周围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包裹,并深入髓核中。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髓核组织。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内肿瘤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临床上通过仔细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综合诊断。对于无法确诊者,可通过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获取病灶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误诊和(或)误治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探讨其原因。方法 收集我院和外院误诊和(或)误治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其中3例臀上皮神经炎,4例股骨头坏死,1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肺癌腰椎转移,1例股骨下端Brodies骨脓肿,2例腰椎结核,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盆腔内肿瘤,1例胸椎肿瘤,1例脊髓型颈椎病,2例骶骨囊肿,1例S1神经根鞘膜瘤,共20例。结果 门诊误诊并误治为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平均修正诊断1.5月;误诊而入院12例,平均修正诊断2.1月;术前误诊并误行开窗髓核摘除术5例,其中3例术后修正诊断;2例术后3月-2年才修正诊断。结论 误诊和(或)误治原因:①不重视腰腿痛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腰椎平片的诊断价值,②把影像学士的腰椎间盘突出等同于临床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5.
卫静  邹利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2):2036-2036,2039
骶管蛛网膜囊肿临床表现以腰骶部疼痛和骶神经根受压症状为主,临床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或椎管内肿瘤,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本研究就骶管蛛网膜囊肿MRI表现加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神经鞘瘤好发于髓外硬膜内,临床较少见,因其首发症状常为根性疼痛,易与临床常见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常导致临床误诊及治疗上的失误。1990—1996年我院共收治胸及腰椎管内神经鞘瘤1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7例中,男性10例,女性7例;...  相似文献   

17.
腰椎管狭窄包括骨性椎管的绝对狭窄和由于韧带或关节突及椎体后缘增生所引起的相对狭窄。按狭窄部位可分为神经根通道(侧隐窝、椎间孔)与腰椎中央管狭窄[1]。如果再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那么临床上既出现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和体征,又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一般能明确诊断,但有少数破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与椎管内肿瘤相似,不易鉴别,临床上易误诊。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12例误诊为椎管内肿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依据其典型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片大多可获临床诊断。近年来随着CT影象学的发展,更提高了诊断技术,但目前临床上有过多依赖特殊检查,而忽视病史体检和常规X线平片的倾向,从而造成误诊。为吸取教训,现将我院1991~1995年收治的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误诊的14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附120例报告)方伟松章银灿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骨科(311800)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管狭窄;手术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原因,尽管目前CT、MRI等检查手段提高了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